中国河口海岸水库发展现状与展望

2019-09-10 07:22林鹏智龚泽林
人民长江 2019年7期
关键词:河口淡水水库

林鹏智 龚泽林

摘要:河口海岸水库是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区的水库,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堤坝分隔海水与淡水,从而达到在海洋环境中蓄积淡水的目的。首先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河口水库,探讨了河口海岸水库从雏形发展至今的历史进程,并结合实例介绍了现代河口海岸水库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整理并总结不同类别的河口海岸水库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口海岸水库的科学分类,当以建造位置为分类标准时,可将其细分为河口型、海湾型、海岸线型和岛屿型水库;归纳了建造过程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讨论了河口海岸水库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结合我国主要流域的水文与地貌特点,在最后展望了未来可以修建河口海岸水库的重点区域,特别提出了在珠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河口海岸水库的设想,讨论了在台湾、海南、舟山等几大主要岛屿修建岛屿性水库的可行性。

关 键 词:河口海岸水库; 咸潮入侵; 岛屿型水库; 珠江三角洲

1 研究背景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总量约为28 000亿m3/a,人均不足2 400 m3/a,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沿海地区虽然只有国土面积的13%,却居住了全国40%的人口,提供了60%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这一地区由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水资源供需矛盾尤为突出。大部分沿海城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 m3/h,其中天津、上海、大连、青岛、连云港等城市甚至在200 m3/h以下[1]。

沿海地区常有大小河流流入并入海,在水资源总量统计时,其中的区域地表水入境水量增量一般都很小,这是因为出境径流总量一般都简单考虑为入海水量,与入境径流总量大致相当;即便入境径流量很大,因为入海水量未被充分利用,导致河流径流对水资源总量的贡献不大。沿海地区入境径流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一般地势平坦,且受咸潮影响,不易建设大型的内陆水库。由于缺乏足夠的水库,大部分入境径流未被充分利用即流入大海。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显示[2],我国现有水库98 002座,总库容9 323.12亿m3(表1)。而根据2017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3]的数据,我国河流年径流量排名前三的河流分别为长江、珠江、闽江,年径流量总计13 127.5亿m3,为全国现有水库总库容的大约1.5倍。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河流入海淡水资源,将可以大大缓解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在沿海地区,如何寻找足够大的空间储存河流入海淡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近年来一个革命性的方法是将淡水直接储存在海洋环境中,最为典型且成功的例子是上海的青草沙水库,它目前已经成为上海最主要的供水水源[4]。事实上,在河口与海岸地区修建淡水水库的想法历来有之,古今中外均有建成的实例[5-7],但将其作为系统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式提出,杨树清无疑是最早的倡导者[8-11]。除此之外,高学平等[12]、王文等[13]也曾对中国的海岸水库发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第7期   林鹏智,等:中国河口海岸水库发展现状与展望    人 民 长 江2019年 上文中的河口海岸水库指修建在河口或者海岸地区的水库,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其堤坝抵挡咸水入侵,并在恰当的时间段蓄积淡水。这一思想很早即在中国有所实践,如自唐代以来逐次修建的它山堰、木兰陂、金清闸等一批河口水利工程,皆为现代河口海岸水库之雏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又建设了珊瑚沙水库、宝钢水库、青草沙水库等一系列河口海岸水库,将河口海岸水库的设计、建设与运行推向了新的高度。本文将首先回顾河口海岸水库在中国从雏形发展至今的历史进程,阐明不同河口海岸水库的特点与解决的问题;根据水库所处的具体位置提出河口海岸水库的科学分类;讨论河口海岸水库建造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以及生态环境影响;最后展望未来河口海岸水库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2 中国河口海岸水库概览

河口海岸水库在中国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浙江宁波它山堰,和其它修建在河口的古代水利工程(如木兰陂、金清闸等)一样,其主要功能是御咸蓄淡。建国以后,初期的河口海岸水库延续了在河口修建闸门的思路,其主要目的仍是防御咸潮。20世纪70年代以后,防御性的思想逐渐被扩展性的思想所取代,通过将堤坝延伸到河口以外的湾区甚至封堵全部湾区,将河口海岸水库的建造位置向海洋突进,扩大了水库的水面面积,从而发挥了更为积极的蓄积淡水的作用。在世界河口海岸水库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故事尤其精彩,许多案例独树一帜,对在世界范围内解决沿海城市缺水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2.1 古代中国

古代中国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其中如都江堰、郑国渠、灵渠、它山堰(图1)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相较于前3个修建于内陆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它山堰工程(图2)是唯一一个以御咸蓄淡引水灌溉为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称得上是现代河口海岸水库的“雏形”。 它山堰始建于唐太和七年(公元833年),位于甬江支流鄞江之上[14]。据史料记载,古时鄞江江水“与海潮接,成不可溉田”,江潮上涨时,“民不能饮,禾不能灌”。该区域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咸潮侵蚀,附近的明州城经常缺少淡水。县令王元玮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在“两山夹流,铃锁两岸”的它山修建了御咸蓄淡并兼具引水功能的它山堰。它山堰建成之后,发挥了与都江堰类似的旱涝季节不同的分水功能,“堰上之水,旱时七分入河,三分入江;涝时七分入江,三分入河。”它既保证了县内七乡的农田灌溉,又确保了明州城区用水之需[15-16]。它山堰在现代仍在发挥作用,如1967年,宁波大旱,海水倒灌入甬江、奉化江、鄞江,它山堰将咸潮挡在了堰外;再如2009年,莫拉克台风席卷宁波,四明大地暴雨如注,山洪从四明山奔腾而泻,它山堰水利系统工程及时泄洪,保住了鄞西的农田。

位于滨海的福建莆田同样遭受咸潮侵蚀。为解百姓困苦,相传当地钱四娘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携巨金动工截流筑堰,但因水流湍急,建起来的陂堰很快被山洪冲垮。后人锲而不舍,在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由侯官人李宏筑陂成功。木兰陂全长110 m,高7.5 m。900年来,木兰陂经历了无数次洪水与海潮的袭击,今天仍巍然屹立并继续发挥作用。当地政府于1961年扩建木兰陂灌区至20多万亩,整个灌区做到了“未旱先蓄,未涝先排”,既能防洪排涝,又能防旱御潮[17]。位于东海之滨的浙江台州,当地百姓为了抵御由于地势低洼带来的上游洪涝以及海水涨落淹没浸没的双重侵害,于宋淳熙十年(1183年)首次修建了金清闸。在此后的八百多年风雨之中,金清闸为当地百姓有效抵御了水害,起到了御咸蓄淡排除洪涝的功效[18]。以上列举的它山堰、木兰陂、金清闸等河口水利工程都是中国古代御咸蓄淡的代表,它们是现代河口海岸水库的雏形,其建成和运行为后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2.2 现代河口海岸水库

新中国建国后,沿海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发展,从早期御咸为主的河口水库逐渐发展到今天以蓄淡为主的海岸、海岛甚至海洋水库。图3绘制出了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代表性河口海岸水库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北至河北、天津,南到广东、香港,均有河口海岸水库的身影,在江苏和浙江两省以及上海尤为集中。从修建年代看,则是20世纪50~70年代较为密集,其中50年代修建的大多是被动防御性的御咸型河口水库,60~70年代香港先后在境内修建了两大水库,这两个水库都是在海中通过连接天然的岛屿以围成半人工半天然库区。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河口海岸水库迎来了建设的第二高峰,水库类型以外延性的蓄淡型海岸水库为主,将挡水建筑物从河道与河口处外移到湾区与海中。在第二次修建高峰中,上海起到了很好的先锋示范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的宝钢水库、陈行水库,到21世纪的青草沙水库、东风西沙水库,无一例外都成为了行业的标志性工程。

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苏北射阳闸、海河防潮闸是新中国第一批将水利工程修建于河口海岸的工程。这类工程广泛修建于长江以北地区大大小小的河口区域,其目的都是抵挡海潮对河道的侵蚀。通过调节防潮闸的启闭,可以有效防止海水侵入上游河道,但缺点是阻隔了河口地区的物质交换,长期运行也面临河道泥沙淤积的问题。另外,因为防潮闸修建的主要目的是防挡海潮,所以上游河道储蓄的淡水资源一般相对有限。

20世纪60年代,香港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人口越来越密集,饮用水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时任香港水务署署长的T.O. Morgan在船湾游船时大胆设想:船湾三面环岛,如能修建堤坝把岛屿连起来,便能在海洋中蓄积淡水,有望解决当时严重的水荒。此设想很快即付诸实践,香港于1968年建成全球第一个现代海湾水库——船湾淡水湖(图4)。船湾淡水湖库容2.3亿m3,是香港水面面积最大而库容第二的水库,其库容仅次于十年后修建的万宜水库,后者的库容为2.73亿m3[19]。万宜水库同样建于海中,为了对抗外海海浪的侵蚀,东西两条主坝均有主副坝,主坝拦蓄淡水,副坝(弱波堤)对抗海浪侵蚀,主坝和副坝之间建有缓冲区。

20世纪70年代起,华东地区亦开展了河口海岸水库的建设。大塘港水库和胡陈港水库都修建于1973年。大塘港水库位于浙江省象山县南部,大塘港水库水面面积4.7 km2,总库容4 675万m3,正常蓄水位库容3 135万m3[20],其主要功能是灌溉、防洪、排水和淡水养殖。而胡陈港水库位于浙江省三门湾,水库自北向南呈狭长形分布, 水面面积9.4 km2,总库容8 173万m3[21]。这两个水库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来自东海的潮汐和海水入侵问题,为沿海城市提供淡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钱塘江畔的珊瑚沙水库建于1979年8月,水面面积0.4 km2,水库总库容近190万m3,有效库容160万m3。珊瑚沙水库在退潮时期储存钱塘江的淡水,是杭州市重要的应急水源之一[22]。20世纪80年代,上海市为了解决宝钢公司炼钢用水的水质问题,也在1985年建成了宝钢水库(图5)。该水库水面面积1.8 km2,库容1 200万m3,为宝钢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之后不久的1992年,上海市在宝山区长江江堤外建成了陈行水库(图5)。该水库呈矩形,水面面积1.35 km2,库容830万m3[23]。

进入21世纪以后,上海市先后在长江河口建立了青草沙水库(图6)和东风西沙水库,其中青草沙水库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河口海岸水库,最大有效库容达5.53亿m3,设计有效库容为4.35亿m3。水库拥有总长43 km的大堤,圈围近70 km2的水面,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24]。全部工程始建于2006年,于2010年完工。目前上海市50%的飲用水都由青草沙水库提供,从而改写了上海市饮用水主要来自于黄浦江的历史。而东风西沙水库位于上海长江口南支上段的北侧、崇明岛西南部,主要包括水库围堤、取水泵站和输水泵站、管理区、涵闸等。水库总库容976.2万m3,有效库容890.2万m3,最高蓄水位5.65 m。2014年1月17日,东风西沙水库正式实现了通水。该水库取水口有两根直径达3.2 m、总长度达450 m的水管,就像探针一样伸向库外的江心深处取水,确保取到水质稳定的长江好水。工程设计近期供水规模为21.5万m3/d,远期供水规模为40万m3/d[25]。

3 河口海岸水库的分类、技术难题及生态环境影响

3.1 河口海岸水库的分类

按照水库在河口海岸地区所处的位置及发挥的作用,笔者将河口海岸水库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别(图7)。

(1) 河口型水库(River Mouth Reservoir)。通过封堵已有的入海河道或河口,从而阻止咸潮入侵,进而在上游河道蓄积淡水的水库。这类水库是河口海岸水库在早期常采用的形态,其挡水建筑物可以是河道中的堰或堤坝,如它山堰,也可以是闸门,如海河防潮闸;前者一般修建在比较上游的河道中,而后者则一般位于下游靠近河口处。

(2) 海湾型水库(Estuarine Reservoir)。利用海湾的地势,通过封堵部分或全部海湾形成封闭的库区,从而达到蓄积淡水的目的。与河口型水库相比,海湾型水库一般具有更大的水面面积和水库库容,因而能发挥更大的淡水蓄积作用,如新加坡的滨海湾(Marina Bay)就是典型的海湾型水库。因地形限制,有时也可通过连接近海的数个岛屿形成人工海湾,其典型代表是香港的船湾水库。

(3) 海岸线型水库(Coastline Reservoir)。利用天然海岸线的一部分,通过在海中建造堤坝分隔淡水与海水,形成包含原海岸线的库区,从而达到蓄积淡水阻挡咸潮的目的。与河口型水库与海湾型水库不同,海岸线型水库一般不封堵河口,不影响河道水流与海水的正常交换,淡水蓄积一般通过管道和人工渠道导入库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海岸线型水库的代表有上海的宝钢水库和陈行水库。

(4) 岛屿型水库(Island Reservoir)。利用河口三角洲或者海中岛屿的部分岸线,修建围水建筑物,从而形成一个与海水隔绝的区域,用以蓄积淡水。这类水库依托岛屿岸线作为库岸的一部分。岛屿型水库如建在河口处而河流流量充足,一般可在低潮时取水;如建在远海处,则需就近寻找水源,如汛期洪水、台风降雨等。岛屿型水库的代表有上海的青草沙水库和东风西沙水库。

除了按照河口海岸的建造位置进行分类之外,还可以参照陆上水库的分类形式,按照库容(如大、中、小)、功能(如挡咸、蓄淡、防洪、景观、生态等)、水库形态等指标将河口海岸水库进一步分类。

3.2 河口海岸水库的技术难点

河口海岸水库在诸多方面都与传统的陆地水库不同,因为海岸地质环境和浪潮动力环境的复杂性,需要考虑的因素更为繁杂,建造与运行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有其独特性。一般来讲,河口海岸水库由以下几个主体结构构成,现分别简要论述其建造与运行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1) 堤坝。堤坝是主要挡水建筑物。和陆上高坝相比,海洋水库堤坝两边不存在巨大的水头差,无需承受长期的单边水压作用,所以其主体结构形态一般内外对称,甚至可以采取软体结构形式。因施工时一般需要在水中作业,所以对海上施工技术要求较高,结构材料需要能够抵御海水的长期腐蚀作用。为了减少海水从底部渗入,底部防渗细节处理要求较高;为了抵御风暴潮期间的大浪越顶,需对顶部防浪进行特别设计,或采用香港万宜水库的双坝形式。

(2) 闸门。闸门是调节库区水位的主要拦挡结构物。对于河口与海湾水库,闸门一般在高潮时关闭,低潮时开启,以达到挡咸蓄淡的作用。对于库容较大有纳洪功能的海湾水库,可以像运行陆地水库那样,在暴雨来临之前,提前开闸泄水,降低库区水位,腾出库容接纳洪水,从而减小城市内涝的风险。

(3) 泵站与取水。泵站是河口海岸水库正常运行的重要设施。因为建造在海洋环境中,如何获取优质淡水是水库取水的主要挑战。一般情况下,水库取水有3种方式:① 依赖上游来水,如河口水库与海湾水库;② 通过引水渠从外部陆地引水,如海岸线型水库;③ 在外部海洋环境中取水,如青草沙水库与东风西沙水库。第三种取水方式一般需在特定的时段(如低潮)与特定的位置(如江心)进行,这时往往需要泵站与取水结构联合工作,达到抽取优质淡水的目的。在有防洪功能的海湾水库中,泵站往往需要和闸门联合运行以达到在高潮位时排水的作用。

3.3 河口海岸水库的生态环境影响

河口海岸水库作为建造在河口海岸区域的大型水利工程,必然会对周边的陆地与海域造成一定的生态环境影响。这些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需要长时期的观察与研究才能客观地评估其综合效应。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来评估其影响。

(1) 河势。如果河口海岸水库建造位置离河口较近,应考虑水库建造后对河床与河道长期演变的影响,确保水库的修建对河势稳定没有负面影响,保证河流的健康生命和水库的长期安全运行。

(2) 生态。水库的修建不应对海岸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不应造成原有生物物种数量的减少。海岸水库虽然占用了海岸地区的部分海洋用地,但与填海造地不同的是,这些海洋用地的水属性并未改变,改变的只是将原有的海水转化成了淡水,更有利于增加海岸地区的生物物种多样性,也能有效改善库区内侧土壤的盐碱化程度。不可否认的是,水库的建造将不可避免地减少甚至隔断库区内外的物质交换,但如果措施得当,其生态影响可局限到库区附近而非整个周边海域。如果水库取水量较大,可能会减少河流冲淡水的影响范围,对生态的长期影响尚需继续研究。

(3) 环境。水库修建后,水库内外的水环境都将发生改变。库区内如果能确保取水时取到的是优质淡水源,库区内的水质一般会高于库区外的水质,如青草沙水库。当然,因为库区内水体流动缓慢,必须持续监测水质变化,避免库区水体富营养化与藻类爆发性生长,也应关注水库长期运行的泥沙淤积问题。库区外与海洋相连,因水体巨大,一般情况下水质不会受到水库建造的影响。

4 河口海岸水库未来发展与展望

虽然河口海岸水库在中国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但现代河口海岸水库的概念还是近年来才逐渐形成的,而相关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也只有数十年的时间。河口海岸水库发挥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作用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尚需时日才能客观而准确地进行评价。但有鉴于中国沿海城市面临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我们仍有必要在今天对河口海岸水库的未来发展进行一些思考,分析未来可能开展的河口海岸水库建设工作(图8)。

4.1 适合河口海岸水库开发的各大流域

以2017年为例,在我国主要河流的年径流量排名中,长江、珠江、闽江分别以9 378,3 216,533.5亿 m3排在前三位置。而松花江、淮河、钱塘江、黄河、辽河、海河分列4~9位。

长江是我国径流量第一大的河流,2017年径流量为9 387亿m3,年输沙量为10 400万t。在其河口地区已经建成了青草沙水库、陈行水库等一系列河口海岸水库,这些水库在陆海统筹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利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未来长江口可以继续挖掘潜力,通过建设地区性海岸线型水库和岛屿型水库满足当地发展的用水需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2017年珠江年径流量达3 216亿m3,年输沙量达3 450万t,流量丰盈且支流众多。由于该区域地势平缓且土地价高等因素,在内陆建设大型水库的成本很高。而不占用陆上土地资源的海洋水库无疑是有很大吸引力的。2016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26]的数据显示,广东省内陆水库总库容220.7亿m3,如果能将珠江年径流量的5%,即160亿m3淡水资源利用河口海岸水库储存起來,可大大缓解珠江三角洲的用水紧张问题。

閩江径流量仅次于长江和珠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533.5亿m3,年输沙量38.5万t。其河口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且河口狭窄、淡水资源丰富,适合建设河口海岸水库。闽江河口的川石岛位于闽江河口位置,其三面环山,且河口形状狭窄、流速较大,有利于淡水资源的获取,可以参考香港船湾水库建设岛屿型河口海岸水库。

松花江年径流量475.5亿m3,年输沙量为645万t。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流经黑龙江、吉林,最终在俄罗斯流入太平洋,不在本文讨论的中国河口海岸水库范畴内。

淮河位于中国东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之间,年径流量374亿 m3,年输沙量332万t。由于历史原因,淮河并没有天然入海口,目前利用人工修建的渠道入海。并且该地区主要依靠洪泽湖蓄积淡水,淡水利用率较高,修建河口海岸水库的必要性不高。

钱塘江2017年年径流量达201.1亿m3,年输沙量达318万t。钱塘江入海处的杭州湾是一个巨型的喇叭形海湾,湾口宽约95 km,自口外向口内快速收窄。海湾口宽度的急剧收窄加上天体引力以及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促成了天下第一大潮——钱塘江潮的形成。由于杭州湾湾区面积宽广,易受咸潮影响,所以一般不适合在靠近湾区口外侧建设河口海岸水库(除非库区水源从外部引入),但是可以在受咸潮影响较少的口内侧建设类似于珊瑚沙水库的海岸型水库。

黄河全长约5 464 km,流域面积约68.22万km2。2017年年径流量为197.7亿m3,年输沙量为13 000万/t。目前河口地区未有成型的海湾或岛屿,且岸基泥沙含量高,河口海岸水库修建难度较大。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辽宁四省(自治区)后注入渤海,全长1 345 km,流域面积21.9万km2。由于人为因素,辽河目前污染严重。辽河河口岸坡平缓,可以参考上海宝钢水库建设海岸型水库,在汛期将污染相对较小的洪水导入库中。

海河位于京津冀地区,2017年年径流量为16.22亿 m3,年输沙量31.7万t,是中国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早在1958年天津市就在其入海口修建河口型河口海岸水库,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咸潮入侵。

4.2 适合河口海岸水库开发的岛屿

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海岛11 000余个,海岛淡水资源匮乏[27]。截至2016年底,已建成水库和大陆引水工程522个和108个,较2015年分别增加10个和7个。海岛淡水存储和供应能力有所提升,但淡水基础设施建设和保护力度仍需加强。按照岛屿面积排名,我国前五大岛分别为: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舟山岛与平潭岛。其中除崇明岛建有东风西沙水库外,其它岛屿均未有大型的河口海岸水库。以下将就在其它4个主要岛屿建设海岛型水库的可行性进行简要讨论。

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面积约3.62万km2。台湾岛雨量丰沛,大、小河川密布。由于最大分水岭中央山脉分布位置偏东,使得主要的河川大多分布在西半部,包括长度最长位居中部地区的浊水溪,流域最广位居南部地区的高屏溪,以及长度与流域面积均为第三而位居北部地区的淡水河。台湾岛受台风影响大,山区水库库容小,泥沙含量高,易淤积,水库寿命短。台风期间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加之处于地震活跃区,为大坝安全考虑,山区水库难以在汛期大量蓄水,而海岸水库却可在台风期间大量蓄积淡水。未来可考虑在人口密集且水质较好的淡水河河口附近建设河口海岸水库,但堤坝设计应充分考虑地震和台风大浪的影响。

海南岛是中国南方的热带岛屿,面积3.54万km2,人口925万,岛上热带雨林茂密,沿岸海水清澈蔚蓝,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两个季节。海南岛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共有河流214条,独流入海的河流154条。海南岛上湖泊很少,人工水库居多,著名的有松涛水库、牛路岭水库等。北部的南渡江长311 km,西部的昌化江长230 km,东部的万泉河长163 km。未来河口水库的修建可考虑在三条主要河流的入海口附近选址,但需严格评估其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

舟山群岛是我国第一大群岛,其中舟山岛面积约485 km2,人口约42万。舟山群岛中大部分岛屿四面环海的地理条件,使得缺水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据统计,舟山群岛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700 m3,只有浙江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属于严重缺水地区[28]。目前舟山群岛已建成水利工程可蓄水量达1 595万m3,而平均天然径流总量为6 916.5万m3,其水资源可储蓄量与径流量严重不匹配,可挖潜力巨大。考虑到海岛土地资源宝贵,建设大规模陆上水库势必会和经济发展产生矛盾,未来可优先建设不占用陆地资源的河口海岸水库。由于舟山群岛距离钱塘江距离较远,且钱塘江河口区域开阔,受咸潮影响较大,因此其水源应以拦截天然径流和台风期降雨为主。

平潭岛与福建省陆区相比,海岛地域狭窄,降水量低,径流入海快,蒸发量大,属于资源性缺水,淡水总量不足,同时面临地面水库库容规模过小,调节能力不足等问题。扩大现有水库蓄淡能力,并在岛屿海岸地区修建新的蓄淡水库可以缓解制约平潭岛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矛盾:淡水贫乏、土地短缺、台潮侵袭,并为解决沿海岛屿水资源利用不足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王文元. 海水淡化:解决沿海缺水的重要途径[J]. 瞭望, 2002(41):30-3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J]. 中国水利, 2013(7):64-6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中国河流泥沙公报[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7.

[4] 顾玉亮, 乐勤, 金迪惠. 青草沙:上海百年战略水源地[J]. 上海建设科技, 2008(1):66-69.

[5] Cao S., Liu X. , Huang E. Dujiangyan Irrigation System - 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corresponding to concepts of modern hydraulic science[J]. Journal of Hydro-environment Research, 2010,4(1): 3-13.

[6] Chen Y, Zhu J. Reducing eutrophication risk of a reservoir by water replace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Qingcaosha reservoir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J]. Acta Oceanol. Sin., 2018, 37(6):23-29.

[7] Falconer R A, Sutherland J. Cardiff Bay: a coastal reservoir for urban regeneration[J]. Hydrolink,2018 (1): 26-28.

[8] Yang S Q, Zhang Z G, Ng B C, et al. "Coastal Reservoirs":Singapore, 200504653-7[P].

[9] 杨树清. 21世纪中国和世界水危机及对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4.

[10] 杨树清. 试论深圳水危机及珠三角'咸潮入侵'问题的治本之策[EB/OL]. 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606-158.

[11] 杨树清. 发展海洋水库是解决上海缺水问题的根本出路[EB/OL]. http://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508-130.

[12] 高学平, 郭磊, 涂向阳, 等. 入海洪水资源的海洋水库开发模式研究[J].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7, 29(6):141-146.

[13] 王文, 张鹭, 杨云. 沿海地区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法与策略[J]. 水利经济, 2014(4):35-38.

[14] 叶仲龙. 它山堰攷略[J]. 中国水利, 1982(1):60-63.

[15] 苏勇军. 鄞州它山堰[J]. 寻根, 2010(1):42-43.

[16] 张丽红. 唐代它山堰[J]. 黑龙江水利, 2014(2):22-23.

[17] 李文辉. 木兰陂小史[J]. 中国水利, 1984(4):40-41.

[18] 李永和. 金清闸风雨八百年历程概述:台州市金清闸考略[J]. 浙江水利科技, 2017(6):62-65.

[19] 许经纶. 海上淡水库:船湾水库的管理(香港)[J]. 上海水务, 2004(4):77-77.

[20] 金德钢, 孙尧, 龚安国. 人工湿地在大塘港水环境整治中的应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4(8):27-29.

[21] 朱江平. 胡陈港水库水质咸化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J]. 浙江水利科技, 2002(4):50-51.

[22] 高建峰. 杭州珊瑚沙水库避咸蓄淡供水的运行管理与经验启示[J]. 西南给排水, 2013(2):70-72.

[23] 刘登国, 林卫青. 陈行水库氨氮完全混合模型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 2004, 23(b4):9-11.

[24] 陆忠民, 吴彩娥. 青草沙水库堤坝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J]. 人民长江, 2013, 44(21):28-31.

[25] 關许为, 刘晓敏. 东风西沙水库工程施工期主要风险因素及对策探析[J]. 水利科技, 2012(4):30-33.

[26] 广东省水利厅. 2016年广东省水资源公报[EB/OL]. http://www.gdwater.gov.cn/zwgk/tjsj/szygb/szygb2016/zs/

[27] 国家海洋局. 2016年海岛统计调查公报[R].北京:国家海洋局,2016.

[28] 耿相魁, 金雨. 构建舟山群岛新区水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5, 32(1):18-23.

(编辑:郑 毅)

猜你喜欢
河口淡水水库
探究如何提高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
道不尽的水库钓鱼
空中有个隐形水库
我掉进水里了
贵州省水库空间分布研究
他们为什么选择河口
河口,我们的家
特殊的河口水
河口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