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玉
摘 要:很多语文课存在语文味不足,不像或不是语文课等问题。语文课应该是本色的,关键在于寻找一个好的教学切入点,使学生的思维活跃,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探究的乐趣,改变平庸沉闷的课堂氛围,最终使学生乐学、爱学,并在文本的欣赏中充分感悟文学艺术的魅力,从而打造本色高效精彩的课堂。
关键词:动情处;细节处;精彩处;深刻处;疑难处
语文课应该是本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流程平铺直叙,不讲究曲折变化,不追求新颖别致。黄厚江老师说:“返璞归真是对的,但并不意味着倒退回到三四十年前的老路上去,课堂创新仍有很大的空间。”
教师必须挖掘出一条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接受心理,又符合学科学习逻辑的教学线索。教学线索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条件。而挖掘恰当的教学线索,其关键在于寻找一个好的“线头”——教学切入点。选取一个好的切入点,往往也能打破课堂沉闷局面,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将学生带入一种别样的文本思维境界。
一、选准文章动情处,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
教学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考虑到哪些内容最容易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例如诗词教学,朱光潜说:“诗词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因为诗词是概括最集中,思想感情最饱满,语言表达最精美的文学艺术,而情感又是诗词的生命。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追求个性自由和蔑视权贵的精神;《旅夜书怀》中诗人因政治失意的孤独和愤慨之情;《沁园春长沙》中青年诗人的革命豪情等等,这些浓郁的情感极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如在教温庭筠的《菩萨蛮》时,可从与学生交流电视剧《甄嬛传》中安陵容的演唱开始,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也可以声情并茂地介绍剧中安陵容唱这首歌时的心境,从而带动学生理解诗词中主人公的情感。
又如学习《再别康桥》时,可以和学生交流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也可以声情并茂地介绍徐志摩的一生及有关的评价,这样学生学习诗词的热情就更加高涨了。
二、选准文本细节处,锻炼良好的思维品质
选入教材的作品大多是一些经典之作,文本中的一个看似随意的词、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体现着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教师可以选取这些细节处作为切入点提出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如教学《项脊轩志》,第一段。“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家雀儿什么的飞来偷食儿吃,人来了,啄食的小鸟还不知飞走。我们可以从这动态描写中感觉到小院的幽静,所谓“以动衬静”。归有光用一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让人感觉到项脊轩环境的幽雅静谧。
第三段借老妪的话描绘了母亲“以指扣门扉”这一细节动作,又问“儿寒乎?欲食乎?”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听到老妪关于母亲这样的诉说,对于幼年丧母的人来说,多末亲切多末温暖多么值得眷恋啊!写祖母“以手……自语……”一个轻轻关门的动作,几句喃喃自语,细致入微地透露出老祖母内心的喜悦和对孙子的殷切期待之情。这不禁令我想起当代著名作家巴金散文《爱克尔的灯光》中的四个字:长宜子孙。
最典型的细节描写,当属文末第六段,为点睛之笔、为千古绝唱,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庭有枇杷树……”树本来是无情物,但归有光把他的种植时间与妻亡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道是无晴却有晴”。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能仔细研读文本,抓住这些细节之处作为切入点,定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三、抓住文章精彩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材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美育读本,作品中到处闪现着“精彩点”,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精彩点”作为审美的切入点,达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审美教育的目的。如《荷塘月色》中有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精彩点”,写静态荷花,连用三个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分别写出了淡月映辉下的荷花晶莹剔透、忽明忽暗、纤尘不染的美质。写塘中月色,用通感由视觉转向听觉,用“名曲”的旋律形容光影的和谐,烘托出一种温馨、典雅的氛围。
又如《满井游记》,虽是文言文,但语言同样精彩纷呈。读熟了会让我们有种朗朗上口、韵律优美的感觉。因为它的语言有个特点:四字词语特别多。如“余寒犹厉、冻风时作、欲出不得、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波色乍明……”,这些四字词语,把春天这么多的景物,这么丰富的内容,这么愉悦的心情,完全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对这样文情并茂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反复诵读语言的精彩点,从重点语段切入,先景后情,两头突破,既直观又形象,水到渠成地让学生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使他们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
四、选准文本深刻处,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
文本中的深刻处,往往是文章中富有哲理或含义深刻的语句中,而这些句子一般都蕴涵着作者深层次的情感。抓住这些语句切入问题,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领悟文章的主旨。如在教学《可以预约的雪》时,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朗读——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对话。让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文字(语句)朗读,并感悟其中的情感。这样,作者寄寓文中的情感就在学生的朗读感悟中得以呈现,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然后再探究造成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最后,顺利得出结论:我们要常怀一颗欣赏、祝福、宽容、悯恕的心。
又如在教学《老王》时,以文末最后一句话“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为切入点设置问题:如何理解该句的含义?理解这句话首先抓住“不幸者”和“幸运的人”两个关键词,其次理解“愧怍”的含义,弄清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情感?当学生在文中找出老王不幸的依据,明白“我”所谓的幸运有表现在何处时,整篇文章的脉络也就清晰了,老王这个人物所具有的淳朴、善良、厚道等美好品质也就呼之欲出了。再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愧怍”,学生很快可以得出结论。此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杨绛的生平思想,说明作者对老王的愧怍除了对他同情之外,还因为作者的平等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
五、选准文本疑难处,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学生阅读过程的疑难处入手,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能迅速地激起他们穷根探源的兴趣,使之更加快捷地找到矛盾的突破口,有利于促进教学过程的民主与互动。如教学刘亮程的《柴禾》一文(2012年四川高考语文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找到合适的“点”进行细化设计。依托原高考题最后一题的设问,“这篇文章有人认为重在写柴禾,有人认为重在写人,你赞成哪种看法?”把文本设计成“柴禾对我”——“我对柴禾”——“柴禾和我”三个板块。把切入点定在“我”和“柴禾”的关系上,让学生用填写动词的方法来补充“我_______柴禾”的结构方式,概括“我” 和柴禾之间先后发生的事。学生概括出“我”拉柴禾——“我”搬柴禾——“我”需要柴禾——“我”不管柴禾——“我”看着柴禾成灰,不仅能熟悉文本,概述大意,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些动作的追问,这每一个短语背后隐藏的“我”的情感也就渐渐明朗了。選准这个切入点,就能举重若轻,化繁为简,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因此而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享受语文课堂: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典型案例》 黄厚江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7.
[2]《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2011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