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龙军
摘 要:文章通过比较北师大版历史教科书与部编历史教科书对经济重心南移表述的异同,分析部编历史教科书的编制特点与叙述差异,结合史学成果对部编历史教科书的变化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部编历史教科书;经济重心南移;历史教学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中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为此,《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内容上明确要求“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笔者所在地区目前九年级学生使用的是依据该课标编制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版历史教科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和八年级使用的则是同样依据该课标、由教育部编制的全国通用的历史教科书2016年版(以下简称“部编教科书”)。两部教科书在围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阐述有所相同,亦有所不同。不同的表述在给一线教师带来困惑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挑战。本文试图从两部教科书的不同之处入手,分析部编教科书带来哪些变化,如何在教学中应对由变化而带来的挑战。
一、探究教科书变化,感悟部编教科书特点
(一)两部教科书编制方式的异同
两部教科书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表述均为“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1]。内容编排皆跨越七年级上下两册教科书。
为说明两部教科书在编制方式上的差异,笔者将课文框架结构列举如下。
1.北師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分“人口南迁与东晋南朝政局”“淝水之战”“江南经济的发展”三个子目。人口南迁和淝水之战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第三子目“江南经济的发展”着重讲述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与前两个子目是因果关系。三个子目紧紧围绕“江南经济的发展”而展开,体现了在遵循通史体例的前提下,适当兼顾专题史(学习主题)的教科书编制理念。
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由“经济重心南移”“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三个子目组成。第一子目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和表现,构成了“经济重心南移”这一概念化的“线”;第二、第三子目,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等三个方面介绍宋代经济发展状况,呈现宋代经济发展的“点”。课文标题带有专题史的色彩,框架结构先“线”后“点”,以“线”连“点”。
2.部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编制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个子目,前两个子目分别叙述东晋和南朝的政治,第三子目讲述东晋南朝时期的江南经济开发,全文采用政治、经济分类叙述的通史体例,子目依次呈现东晋、南朝的时间元素,时序特征明显。
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有三个子目的内容,分别是“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贸易的繁荣”。第一、第二子目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第三子目商业繁荣局面的形成。在整体叙述宋代经济发展的“点”的同时,教科书突出介绍了南方的经济状况,这既是落实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的需要,也是欲连“点”成“线”,达到“让学生自然地认识到南宋时,中国古代经济的重心已经逐步地转移到了南方”[2]的编制意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北师大版教科书立足时序却不囿于时序,适当兼顾专题史(学习主题),内容呈现先“线”后“点”、以“线”连“点”;部编教科书严格“遵循时序编写历史教材的原则”[3],淡化专题史(学习主题),内容呈现连“点”成“线”。
(二)两部教科书史实和史论叙述异同分析
1.两部教科书有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叙述基本一致,细微差别在于部编教科书增加了有关“北方战乱,南方比较安定”的明确叙述,北师大版教科书则将这一叙述隐含在字里行间,需要师生去发掘。具体内容如下: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力,而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当时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
——部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2.两部教科书有关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叙述不同,最大的分歧在于经济重心南移开始的时间,北师大版教科书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部编教科书则持唐朝中期说。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上两部教科书结论基本一致。具体内容如下:
东晋南朝……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
——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相对安定,得到大规模的开发……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部编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部编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3.两部教科书有关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表现叙述不完全相同。北师大版教科书从人口、粮食产量及国家赋税依赖度等三方面叙述,部编教科书则强调国家赋税依赖度,其余不及。具体内容如下:
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北师大版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10课《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
那时(注:南宋)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部编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部编教科书变化特点分析
两部教科书对经济重心南移表述的异同,折射出部编教科书在编制理念和内容呈现方式上的特点。
1.立足时序,淡化学习主题。既往初中历史教科书以“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编制教科书,多年实践发现“学习主题”式教科书与历史学科的基本特征时序性相悖,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相悖。有鉴于此,部编教科书在编制方面完全立足时序的做法,是对过去教科书编制理念的纠偏,是对学科常识的回归,同时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时空观念”学科素养的培育。
2.部编教科书先“点”后“线”、连“点”成“线” 的内容呈现方式,与学生感知历史、理解历史的认知结构相吻合,也是“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4]的体现。
3.部编教科书在史实叙述上有所取舍,不追求叙述的完整性,既突出了重点,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二、关注史学研究成果,深化对教科书的理解
部编教科书为什么不把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开始,而是确定从唐中期开始?面对这种变化,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不去探究这种变化背后的依据是什么,那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就会止步于教科书的陈述,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就会停留在识记的层次,无法切合课标理解的能力要求,遑论史学如何求真?学生的史学核心素养如何养成?
笔者认为要准确理解这种变化,就必须准确把握经济重心南移的内涵,应明确四个问题:
①什么是经济重心?②南北方区划的分界线是什么?③经济的开发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标准是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靠研读课标与教科书还不够,必须广泛阅读吸收学术研究成果,提升教师的史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变化,举重若轻。针对上述四个问题,学界论述不少,分歧也颇多,笔者选择其中有代表性且与教科书基本一致的观点。
1.所谓经济重心,应该指某一地区的经济对全国经济有重要的贡献度,使国家经济对其有较大的依赖性。学者宁志新的观点是:“说某个地区是经济重心,是指那个地区的经济总产值占到全国的50%以上。”[5]古代没有GDP这样的数据统计,所以在实际操作层面可依据前人所统计的户口数量、粮食产量及国家赋税依赖度等方面进行考量。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对经济重心南移进行论述时,多采用这三方面的数据。
2.就南北方经济区划而言,宁志新认为:“西段的秦岭南北气候差异很大,以之作为南北经济区的分水岭,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与之纬度接近的是淮河,而不是长江。因此,以淮河作为东段南北经济区的分界线,要比以长江为界合适得多。故所谓北方,是指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所谓南方,是指秦岭、淮河以南地区。”[5]
3.厦门大学郑学檬、陈衍德两学者针对“经济重心南移始于六朝说”提出“关于经济开发和经济重心转移的区别问题”。他们认为,六朝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确实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是从原有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来评价,还不能断言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已超过北方……南方可以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然而在六朝时期,它仅仅处在形成全国经济重心之前的历史阶段——经济开发阶段。所谓经济开发地区,顾名思义,原来的经济不发达,尚未开发或尚未全面开发,具有经济发展前途及经济潜力,但尚未形成强大的经济实力,不足以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六朝时期的江南,还处在开发时期,当时全国的經济重心尚未转移到这一地区……不能把六朝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视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起点,更不能视其为终点,而只能把它看作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准备阶段[6]。部编教科书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与此观点相吻合。
4.郑学檬、陈衍德认为经济重心转移过程完成的标准有以下几点。第一,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超过其他地区,具体表现为:人口众多,劳力充足;主要生产部门的产量与质量名列前茅;商品经济发达。第二,经济重心所在地区生产发展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不是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居优势地位,而是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就是说其优势为后世所继承。第三,新的经济重心取得了旧的经济重心后,封建政府在经济上倚重新的经济重心,并在政治上有所反应。据此,我们认为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起始点,确定为唐代安史之乱以后是适宜的[6]。需要提及的是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的一段话:“唐中叶以前中国经济文化之支撑点,偏倚在北方(注:黄河流域)。唐中叶以后,中国经济文化的支撑点,偏倚在南方(注:长江流域)。这一个大转变,以安史之乱为关捩。”[7]
部编教科书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上述史学成果支持并深化了部编教科书的这一史论。由此可以认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指:从唐朝中期开始,南方经济持续发展,速度和程度都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且南方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有持续占优势的趋势。
三、活用部编教科书,聚焦学科素养养成
(一)以课标为教学指南,增加专题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教学
部编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是依据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要求而编写的。“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前后两者在知识层面上是并列关系,在能力层面上是递进关系。“知道”是学习历史课程应达到的最基本的目标,属于第一层次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表述与“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有关的基本史实。“理解”属于第二层次要求,要求学生能够在知道的基础上对有关史实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初步认识。
“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这一课标要求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学习专题,就历史而言是专题史的范畴。在遵循时序的部编教科书中,仅仅通过文末一段、两行44个字来讲述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难以得到充分的叙述,即便叙述也是散见于不同的课文中,缺乏系统性。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以课标为教学方向,用好教科书,用活教科书,实现教科书内容向教学内容的嬗变,使教科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具体而言,就是整合七年级上下两册有关经济重心南移的内容,大胆增加课时,落实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增加专题史《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教学,发挥通史体例与专题史体例的互补性。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在著述通史体例《国史大纲》时,用三章的篇幅阐述“南北经济文化之转移”这样的专题,实质上就是着眼于两种体例的互补性。《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专题史教学建议使用1课时,教学时机应选择在讲授完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后,亦可选择在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后,原因在于学生没有通史的基础是难以理解专题史的。
(二)立足时序,以点带线,系统梳理教材
时序性是历史的显著特征,所以通史和专题史都有时序。教师引领学生,立足时序,回顾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第二子目“八王之乱”,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三子目“江南地区的开发”,七年级下册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第一子目“安史之乱”和第三子目“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的有关内容,连点成线,帮助学生建构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发展线索,培育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此举对学生而言既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功效,又体验了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
(三)区分“宋代经济的发展”与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年级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主要讲述了宋代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具体内容涉及北方和南方经济,而课标内容要求“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师应区分两者之间的差别,厘清两者的逻辑关系,在教学中突出教科书中“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逐渐超过北方”“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宋代的经济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发展”“两宋时期南方的手工业非常繁荣,纺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的成就尤为突出”“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等与课标密切相关的内容。
(四)创设情景,直观教学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这些历史概念难以理解,教师只有通过讲述具体、生动的史实,提供必要的历史图片、地图和表格等史料,才能“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4],给学生以直观和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感知历史,进而理解历史。
(五)感悟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历史是要服务现实的。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这一专题史,其中既有历史的叙述,也有时代的需要。在明确“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后,教师应让学生知道此后南方经济依然保持活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也建立起来”,更是直接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这样的教学处理让学生明白今天南方的经济繁荣与既往历史的渊源,又为八年级的学习预留了空间,达到卡尔所说的“借助现在,理解过去,借助过去,充分地理解现在”的目的。现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历史课也应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内涵丰富,影响深远,课标也提出了较高的理解要求,部编教科书叙述较为简略,这需要我们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活用教科书,使历史教学更有实效,让学生的学科素养真正得到滋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2]余桂元.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的风格和特点(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1).
[3]余桂元.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教科书的风格和特点(上)[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6(10).
[4]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5.
[5]宁志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问题浅论[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6]郑学檬,陈衍德.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若干问题探讨[J].农业考古,1991(3).
[7]钱穆.国史大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