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娟
摘 要:传统文化在当代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华民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具有良好的德育价值。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运用这些传统文化,不仅可以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了传统文化在当代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小学德育
當今,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就目前来看,德育教育一直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机械式地按照教材内容来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这种教学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也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传统文化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积淀下来的,体现了中国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为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少年强则国强,小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加强其爱国情怀的培养是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向来提倡民族至上、国家为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不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借助这些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爱国的信念。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就目前来看,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父母当作掌中宝,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缺少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拼搏意志,在发生不顺心、不如意的事情时,他们不容易听劝告,喜欢发脾气。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孔子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等,都体现了中华儿女积极向上、坚强不屈的精神。借助这些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感染小学生,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品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德
人无信则不立,一个人没有信誉,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悲哀,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很难立足社会,可见诚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小学生作为未来事业的接班人,诚实守信很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讲述诚实守信的名言例句、故事,如韩信的“知恩图报”、季布的“一诺千金”[2]等,都讲述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借助这些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
宽厚、仁爱是我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保持一颗仁爱之心,可以提高人的亲和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尊敬往往是相互的,不懂关爱别人就很难得到别人的关爱,对别人不礼貌也很难让别人以礼相待。我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岁月洗礼,这种宽厚之道逐渐与国人的性格、情感、思维融为一体,对人们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借助这些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小学生以一颗宽厚之心善待他人[3]。
二、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应用分析
传统文化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素材,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活跃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格和品质的完善。因此,教师要重视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借助传统文化拓宽德育教育内容
长期以来,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工具就是教材,而教材上的知识比较呆板,除了一些插图,大多都是文字,这些文字对小学生的吸引力不高,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借助传统文化,可以拓宽德育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德育知识。如针对“诚信”这一优良传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一些名人的诚信故事来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进而将这一优良传统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借助传统文化塑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要想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意义重大。良好的德育环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德育环境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5]。如可以在宣传栏、橱窗、教室等地张贴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画、标语等,让学生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我们学校的节气园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阵地。节气园中设置了二十四节气牌,每当节气交替,学校便会安排学生去更换节气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这样一个由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订立的历法有了切身体会,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爱学、乐学。
(三)巧用多媒体来呈现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有着较好的德育功能。现在,很多教师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难免会采取机械式的宣教方式来介绍传统文化,而这种方法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的发挥。多媒体融合了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功能,可以将静态知识转为动态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来呈现传统文化,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优良的品德和行为[6]。如在低年级的诚信教育中,《曾子杀猪》的故事很是有趣,笔者从网上找到了这个故事的绘本,在讲故事、说道理的同时,配合视频播放绘本画面,这些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他们听得很投入,体会也就更加深刻了,最后在交流感受时个个都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又如,针对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光是口头空洞的讲述,学生很难理解和感受,这时便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一些爱国题材的视频,结合视频内容来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小学德育教育中传统文化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的应用应与德育教育内容相匹配
站在教育的角度来看,传统文化是一种德育素材,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在借助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德育教学内容,选择与教学相符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培育学生的道德素质。
(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借助传统文化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探究与德育教育相符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丰富情感,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在教学校本教材《我的家乡——“陶都”》一课时,笔者早早地就让学生开始了解家乡“陶都”的历史,并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请准备充分的学生做“小老师”,讲述陶都的由来、制陶的工艺以及陶艺的发展,“小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一种“我骄傲,我是陶都人”的家乡自豪感在学生们的心中油然而生。我想,这节德育课堂的收获,将会在他们的一生当中都留有清晰的印记。
(三)要深入剖析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虽然德育价值高,但是其德育价值都蕴藏在文字背后,而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差,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很难挖掘出传统文化背后的寓意。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挖掘传统文化背后的价值,进而更好地培育学生,让学生接受德育知识的熏陶。
四、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样,德育价值高,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应用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主动去探究和学习,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来.浅谈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7):19,24.
[2]侯健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课堂的渗透策略[J].课外语文,2017(02):17.
[3]袁玉华.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J].好家长,2017(38):52.
[4]刘燕晓.传统文化在当代中职德育教育中的意义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142.
[5]李飒.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國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7(12):5.
[6]曾海燕.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有效渗透与传承[J].新课程(小学),2018(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