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时间:2014年
成员介绍:核心成员12人,主要由桥梁施工技术创新经验丰富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组成。
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发表创新技术论文9篇。
收获荣誉:中国中铁五星级“劳模创新工作室”、湖北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第二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人才
“张瑞霞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之初,从公司内部95名设计人员中选出了8名创新意识较强的人员组成了创新团队,现已培养出多名创新人才,目前核心成员已发展到12人。工作室根据“三五八人才发展计划”,组织成员参加各类培训30多次,参与重大科研课题10余项。工作室现已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新技术科研创新”基地,组成了以创新成员为骨千的多个攻关项目组,形成了老、中、青台阶式的创新梯队,先后培养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6人。
攻关
以在建平潭海峡大桥、沪通铁路长江大桥、孟加拉PADMA大桥、丽香铁路金沙江大桥等重大桥梁工程为创新源,梳理创新内容36项,针对海洋环境、深水基础、长大钢梁架设等技术难点,通过头脑风暴将概念方案深化对比、做精做细。先后解决了裸岩大直径钻孔桩、超厚土层大直径钢斜桩、高墩高塔快速化施工、大节段或整孔钢梁架设等相关技术难题30余项,为企业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经费
大桥局工会每年投入专项费用,为团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公司财务设立了专项费用,用于工作室的硬.件购买、培训学习等支出。
成果
工作室通过提方案、细设计,带领创新小组深入工地,使创新設计成果有效转化实现实用性与经济性的高度统一。如发明的大直径钢锚桩、350吨连续收放缆绳装置,解决了1.5万吨超大钢沉井的快速过缆及精确定位难题,节约钢材8000吨,比常规方法提高工效1.5倍;发明的组合式导管架平台,解决了倾斜岩层平台的快速定位难题;发明的导流板及系梁桁架式哑铃型承台围堰,取消了系梁支撑桩,解决了裸岩钻孔桩的施工难题。目前,工作室已有27项创新设计进行了成果转化,申请专利46项,其中已授权专利31项。
管理
工作室定期组织内部交流和外部培训,通过“科技图书室”“草根讲堂”以及参加国际桥梁技术论坛等方式,拓展成员视野,提升团队创新能力;鼓励成员开展头脑风暴,从概念出发,通过反复研讨,将设想细化、量化到实施阶段,不断打磨使之成为成熟的创新技术;依靠公司资源优势,组织专家评审方案,从结构安全、操作难易、经济效益、工期进度等方面进行论证,保证创新设计的应用价值;以应用为目标,通过现场技术交底、驻地服务以及实时跟踪,将创新意图落实到操作层,真正做到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转化。
点评人:林红 中铁大桥局工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