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
一、情景呈现
所谓涌潮,是指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早在公元1世纪,东汉的王充就已指出:“涛之兴也,随月盛衰。”
当涨潮时,潮波进入河口或海湾后,因水域骤然缩窄,底坡变陡,大量水体进入窄道,能量集中使振幅骤增。同时,潮波靠近底部的水体,受底部摩阻等影响,其运动速度较上部水体为小,从而使潮波波峰的前坡面变陡,并随着水深的减小和河水径流的顶托而逐渐加剧。在传播一定距离后,潮峰壅高前倾,形成潮头,状如直立的水墙向前推进,来势极其迅猛,称为涌潮。中国杭州湾钱塘江口的涌潮举世闻名。
钱塘江与南美的亚马孙河、南亚的恒河并列为“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
二、原创题
图甲、乙、丙分别分布着世界著名强涌潮河流。所谓涌潮,是指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据图和所学知识完成1~3题。
①天体引力 ②地形地貌 ③大气环流
④河流沙坎 ⑤纬度位置 ⑥植被
A.①③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⑥
2.图甲河流出现最壮观的涌潮现象,被称为“天下第一潮”,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胜景。据图可知最佳观赏地点应该在何地?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从盛行风的角度考虑,对图乙、丙地区形成涌潮影响最大的风向分别是:
①东南风 ②西南风 ③东北风 ④西北风
A. ③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④③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图甲、乙、丙分别对应世界著名河流:我国钱塘江、南亚恒河、南美亚马孙河。涌潮现象的产生首先是受日地、月地的引力影响,特别是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时更甚。其次跟喇叭状河口形态有关,外宽内窄的河口更易发生涌潮。其三是受大气环流之盛行风的影响加剧。其四是受河床底部沙坎影响,不断影响着涌潮的变化。纬度的高低和植被的状况对是否发生涌潮影响不大。
2.图中③地位于河口收窄处,由于河口急剧收窄,潮势越来越强,形成壮观的涌潮,在此地欣赏最佳。
3.图乙为恒河,恒河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引起较强涌潮。图丙为亚马孙河,由于河口大体朝向东北,当盛行东北风时,涌潮现象较为明显。
涌潮容易淘刷河床,对两岸居民造成较大的危害。流经伦敦的泰晤士河深受海水活动的影响,涌潮曾给它带来极大的洪水危害。为缓解危害,人们在河口处修建了水闸,水闸的泄洪孔会根据具体情况打开或关闭。读以下水闸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4.水闸泄洪孔在夏季关闭时间( )冬季;当水闸由于涌潮而关闭时,图中1区域水位( )2区域。
A.少于 低于 B.多于 高于
C. 多于 低于 D. 少于 高于
5.该地冬季降水量较夏季大的原因是
A.冬季沿岸暖流增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B.夏季河流流量小,地表植被稀疏,蒸腾作用弱
C.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降水较少
D.冬季南北温差加大,盛行风加强,降水较多
【答案】4. C 5. D
【解析】
4.由于夏季降水较冬季少,故河流夏季水位较低,给涌潮发展提供机会。为防止涌潮灾害,水闸会在涌潮发生时关闭闸门,防止潮水上溯到伦敦,所以夏季关闭时间较多。當水闸关闭时,水闸下游段的水位较高,往上游方向上溯,故1区域水位低于2区域。
5.此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冬季时南北温差较夏季大,增强了西风,故带来的降水较多。
三、考点预测
近年来,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考察,关注学科素养,突出区域认知、人地协调,体现高中地理的教学方向。试题以区域作为情境信息的载体,渗透区域认知素养,考察考生信息获取、综合思维及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计此类考察在试卷中的比重仍然会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