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梦
在忙碌中度日总感觉时间飞逝,春节拆迁租房搬家一通忙乱,安顿下来透口气,发现已是酷夏了。今年北方地区高温天来得早,看新闻报道也是有的地方旱,有的地方涝;还有被龙卷风光顾了的不少之地,总之今年又是个风不调雨不顺的多灾年景。
一些年久的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在寒冷的冬季是不宜拿到室外拍摄用的,老化的旧皮腔在低温下变得硬脆,开合皮腔容易出现裂损,除非是给这类老相机换上个新皮腔。还有一些涂胶的布帘快门老照相机,在低温环境帘幕发硬导致快门不能正常的工作。但是这些折叠式皮腔和布帘快门的老照相机在炎热的夏季使用还是没问题的,所以酷夏也有适拍的老照相机。
这次拆迁搬家时,有些成色较差的折叠式皮腔照相机因合上后是个扁平盒形,整齐不占地,就都用来填塞箱子缝隙了,搬家后再整理物品又都翻腾出来了。有台二手购入成色一般的广州照相机厂生产的珠江牌60-Ⅱ型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还从来没用过(图1),那就给其装上个胶卷带着拍些照片吧。
1958年6月18日,由广州市私营的艺林照相器材修理店与大亚仪器厂联合成立了公私合营的广州照相机厂。1959年该厂开始以德制蔡司6x6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为参照,着手研制用120型胶卷的折叠式皮腔照相机。1960年试制成功了这种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定名叫珠江牌60-Ⅰ型,其型号代表该厂1960年出的第一款照相机。
珠江牌60-Ⅰ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采用铁皮、黄铜制作机身,逆伽利略望远结构平视旁轴取景器。镜头为3组3片光学结构,镜片的表面镀单层光线增透膜,最大相对孔径1:4.5;在镜头的前压圈上刻印有KUKE(音译:“库克”或“柯克”)1:4.5 F=75mmZHUJIANG字样;利用旋转镜头前镜片来改变整个镜组的焦距值来调焦,目测估计距离,手动调节焦点。镜头的光圈由9枚叶片组成,光圈调节范围在F4.5-F22。
珠江牌60-Ⅰ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装配有5叶片镜间机械快门,速度设有:B、1/25s、1/50s、1/100s、1/300s;相机顶部设有附件插座,镜头上有闪光灯联线接孔,闪光全速同步。此机卷片看后背的红窗计数,红窗上有推拉遮光挡片,一卷120型胶卷可拍摄6x6规格底片12张。
1960年,广州照相机厂与玉华电筒厂合并成为了国营企业。
1961年,珠江牌60-Ⅰ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小批量生产并投放市场销售,配有棕红色和棕褐色牛皮照相机套。珠江牌60-Ⅰ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问世之后也在不断的改进,其后期型在机顶部加设了取景器视距调节孔,方便视力有问题的人使用;因为快门动力弹簧材料的问题,在后期机型上本着诚信原则,把镜间中心快门的最高速度降标为1/250s了。
到了1963年,广州照相机厂在珠江牌60-Ⅰ后期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的基础上加装了机械自拍器,并将其命名为珠江牌60-Ⅱ型。
1965年,广州照相机厂针对国外订货商的要求取消了这种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取景窗的视力调整功能,简化了机件,降低了制造成本,机顶采用了英文标牌,该款机型标称为PEARL RIVER(珠江)一Ⅱ型,其均配有棕红色和棕褐色牛皮照相机套。
珠江牌60-Ⅱ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于1967年停产,存世量也不少,只是品相新的机子较少见,二手市场上的价格不算高。
图2是给珠江牌60-Ⅱ型折叠式中画幅照相机内装上卷乐凯牌120黑白胶卷拍摄的街景,镜头前加扣上枚深黄色的滤色镜,光圈在F8-F11之间;照片的清晰度还不错,暗部影像的层次表现欠佳。再给珠江牌60-Ⅱ型折叠式照相机装上一卷富士牌ISO100彩色负片胶卷试拍看看色彩效果,图3是在一个景点遇见了对新人拍戏装照,一群游客围着拍,但这二位表现的很淡定,继续着自己的摆拍,我也打开珠江牌60-Ⅱ型照相机拍下了这个好玩的画面。
酷热的夏天虽然用这老折叠皮腔照相机拍摄没问题,在室外待久了人可热得受不了啊。選择到商业街去试拍,就是为了外拍几张照片后躲进商场里去凉爽凉爽。现在的大商场顾客很少,你进去不仅中央空调制冷效果好,也能感受到店家生意的冷清,总之是有种透心凉的感觉。在商场里把珠江牌60-Ⅱ型照相机设定在小光圈慢速度,放在台阶上用自拍器启动相机的快门拍张内景照片(图4),其色彩表现得很真实。
珠江牌60-Ⅱ型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的摄影镜头所拍照片色彩饱和度虽然不高,但很真实,不偏色;在光圈F8-F16所拍的照片上分辨率也挺好的,只是在逆光拍摄的照片效果就差些了(图5)。
虽然没有直接作对比拍摄,但凭经验感觉这珠江牌60-Ⅱ型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的75mm F4.5镜头成像质量似乎是比上海牌201型和202型的镜头要好点,当然,这类目测估计调焦的照相机对焦点准确与否也影响着照片的清晰度。在用F4.5-F5.6的光圈拍摄时,照片的成功率不会高。
从相机的收藏角度来看,产量相对较少的珠江牌60-Ⅰ型的两款折叠式照相机收藏价值略比珠江牌60-Ⅱ型要高,而在顶盖上标着英文“PEARLRIVER-Ⅱ”的珠江牌中画幅折叠式照相机在中国境内也较少见,遇到成色和功能皆好的此款照相机,只要价格合理,不妨买上台玩。
国产的折叠式皮腔照相机品种并不多,也就是上海牌、海鸥牌、珠江牌、红梅牌、太湖牌,还得算上菊花牌。一起填箱子缝隙的还有德国蔡司伊康( ZEISS IKON)折叠式照相机,其中有合二战前出品的用116型胶卷的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图6),因116型胶卷早已停止生产了,这台老照相机买回来就没实拍过。其实它用的116型胶卷比120型胶卷宽些,把用过的120型胶卷的塑料片轴两端圆片截断下来,粘到120型胶卷的片轴两端,使其宽度与116型胶卷一样就可用了。这种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也是采用看后背红窗卷片计数的(图7),用116型胶卷拍摄的是6.5cm×11cm画幅的底片;若改制成用120型胶卷(拍6×11画幅)还得给上下边加装挡片框,否则胶卷感光片在焦平面处会不平整,影响拍摄效果。
我把35mm有齿孔胶卷卷在116型胶卷的废背衬纸内(图8),装在这蔡司伊康的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内就可以拍摄宽幅照片了(见题图,加扣深绿色的滤色镜拍摄)。这种蔡司伊康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打开时体积不小(图10),合上就是个扁平盒子,还有棕色的牛皮相机套,携带倒是很方便的。
蔡司伊康这款折叠式皮腔照相机的镜头是3组4片光学结构的TESSAR(天塞)型,焦距12cm,最大相对孔径1:4.5,镜片没有镀膜,光圈调节范围在F4.5-F32;镜间中心机械快门,速度设有:T、B、1~1/250s。
该机也是靠目测估计距离对焦的,在镜头旁有个可横竖转动的俯视取景器,也可用框式取景器直视取景,其镜头旁有个铁丝框,后背有可伸缩的金属片目镜框,通过这两个框框来决定拍摄的画面范围,视差比较大,却挺有古典相机的韵味。这种照相机在打开折叠皮腔时用手扶着让其慢些到位,打开的猛了可能会损伤皮腔,也会把焦平面上的感光片向前吸,导至胶片不平整。
蔡司伊康这种用116胶卷的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在对卷片轴增加垫片后可用120型胶卷,也可用35mm胶卷拍摄,本身也能作道具或装饰陈列品。蔡司这类折叠式皮腔老照相机的画幅规格比较多,其用122型胶卷(早已停产了)的宽度就达8cm,可拍摄8cm×10.5cm画幅的底片。
手边一直放羞台潘太康( Pentacon) FBM型带测光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这也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品的康太克斯( contax)和潘太康品牌的最后一款M42螺口单反照相机,其性能是比较完善的;可毕竟也是步入花甲之年的老照相机了,涂胶的横走式布帘焦平面快门在低温环境使用恐怕也不太可靠了,那就在夏季也装个胶卷带上试拍几张。
这台潘太康(也有康太克斯品牌)FBM型螺口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在使用上与同品牌的E型、FB型、FM测光型没多少差别,除了继续装用东德制造的摄影镜头试拍之外,把晨光牌等国产的螺口单反照相机的镜头拧下来也能按压在这机身上拍两张片子看看。M39、M40之类的螺口镜头可以用在M42螺口机身上拍摄,M39镜头可用转接环装在M42螺口相机上,别的螺纹规格镜头就只好用“人肉接环”了。
天津照相机厂在1959-1962年间参照东德的康太克斯和苏联的泽尼特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设计試制了晨光牌可换镜头的单反照相机,标准镜头设计试制有50mm F3.5(图10)、50mmF2.8、60mm F1.7三种,镜片的表面均镀有单层光线增透膜;其中金属银色壳的50mm F3.5镜头体积最小,其次是黑白相间的50mm F2.8镜头(这枚镜头演绎成之后的东方S1型照相机摄影镜头了),体积最大的是金属银色壳的60mm F1.7摄影镜头。
晨光牌单反的螺口镜头无法转接到M42螺口机身上,只能用手按压在机身接口上试拍,无限远处焦点还差些,用小光圈拍街景尚可。图11是用50mm F3.5镜头加深黄色滤色镜拍摄的黑白照片,分辨率和暗部影像层次表现的并不好。图12是用50mm F2.8镜头加深黄色滤色镜拍摄的黑白照片,这个镜头的成像质量与东方牌S1型照相机的差不多,中小光圈时锐度和分辨率皆不错,暗部影像层次再现也不好,国产镜头大部分在暗部影像层次表现上欠佳,大光圈时影像的分辨率和锐度都比较差。
中国产的早期单反机身快门完好保存下来的机子不多,维修也挺麻烦的,把配套的摄影镜头安到其它可用机身上作试拍也可了解一下成像效果嘛。
酷夏在商业街上试拍,不用担心会中暑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