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云
课程是学校的核心,体现学校的育人目标。一所学校的课程对校园内每个人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学校就要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学校课程必须提供远远高于知识普及方面的教育,必须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并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的教育。
我校位于青岛市市南区西部老城区,50%的生源是新市民子女,5.1%的家庭是城市特困户。这些孩子带着纯朴、本分而来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城市生活中的适应问题,表现在成长的自信不足、对自我期待目标不高、选择意识缺失和积极主动性不够等。因此,帮助这些孩子自信、主动成长就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此,学校沿着激发自信、提供选择、增强体验的课程建设思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提升素养、全面发展。
“梦想课程”点亮学生自信成长之灯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初心,不仅关注“我给”,更关注“他要”,课程的设计以活动、游戏、心理训练为主,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关注知识的系统化,更关注主题的统整,以专题学习的形式,实现跨学科的学习;不仅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更关注学生能获得多少机会,采取恰当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参与、展示、体验的机会。从内容上围绕着“我是谁”“我要去哪里”“我要怎么去”的哲学思考,关注学生的品格、心智、情感、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场景中,发展学生的思考力和行动力。如“梦想课程”体系中的“共创成长路”是我校的校本必修课,为了实现“帮助孩子自信、从容、有尊严地成长”的目标,我们设计了自我效能、自决能力、抗逆能力、情绪控制与表达能力、采取行动的能力、分辨是非的能力、自我抉择的能力、心灵素质、自我效能感、建立明确及正面的身份、建立目标和决策的能力、了解亲社会规范和参与亲社会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引导学生正面发展所必需的核心能力素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与挑战。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梦想课堂上面对真实问题进行真实讨论,不再有对与错的评判,只有基于问题的思考;不再有好学生差学生的区别,只有共同参与的体验。因而,梦想课堂上,教师只是学习的伙伴,负责启发、引导、点拨、提升,知识由学生自己通过体验去感知,去提炼。在这里,每个同学的发言都被尊重,孩子们真正享有了发挥自己才能、展示自己特长的机会,他们享受这个过程,切实感受课堂主人的快乐,“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梦想理念,真的落实到孩子们的言行举止间,课堂真正成了师生共创的乐园。
模块教学提升学生自主选择之能
选择是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技能。当学生们有权进行选择时,成长的自信也会随之建立起来。因此,我们将还给学生的选择权作为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
我们发现,在音体美教学中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生喜欢听音乐,喜欢追星,但却对音乐课不感兴趣;不少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却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不是音乐、美术、体育课程本身对学生没有吸引力,而是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偏离了学生的需求,无法引起他们对音体美课程的兴趣,从而影响了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众所周知,音体美的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非常重要,无论是从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艺术能力的提升,都对孩子终身的生命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尤其是新市民子女,很多家庭从小没有发展音体美特长的机会,学校音体美的教学,对他们全面成长的影响格外大。本着增强技能、提升素养的课程实施意识,和教会学生学会选择、学会负责的课程设计的价值观,这几年,我们探索了音、体、美的模块化教学,这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一个重要而有实效的探索。学校将体育、音乐和美术课程整合为10个模块,每学年开始的时候,组织模块教学的课程推介会,由任课教师向学生介绍各个模块的体系、内容和教与学的目标,指导学生科学规划在校各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通过体育、艺术模块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突出学生的技能提升,让学生们在技能提升的同时,感受体育、艺术带给自己的快乐体验和成功享受,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体育、艺术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审美能力,体悟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感受艺术带给自己的审美体验。
体验课程满足学生自立社会之需
体验和感受是影响学生行为的主要力量。做一件事所获得的愉快体验的记忆会推动一个人重复做同样的事情,相反,痛苦的不愉快的记忆会推动一个人逃避继续做类似的事情。让“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有着重要的价值。体验教育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的体验、感悟,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个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品质,并自觉地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和习惯。教师工作的深层目标就是建立学生成长的自信。在体验教育中,我们要求教师采取引导、信任、开放的态度,通过真诚的表扬,给予学生选择的自由,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以此帮助学生们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
课堂上,老师们通过设置各种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增强情感体验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如,英语课程引导学生用家庭照片讲述家庭故事,自制奶昔,加强沟通交流;化学课上教师们通过课堂讨论、模拟操作、实验探究和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使学生对知识领会得更深、记得更牢。针对不少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的自卑心理,心理课上教师以“感谢自卑,拥有自信”为主题,通过分析自卑的来源及其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接受自己自卑的心理,并跟自卑友好相处,从而拥有自信;通过参与游戏、分享参与体会、讨论可以做得更好的方法,让学生从成功和失败两个角度都有进一步的学习;通过学生的自主讨论让学生们知道“我能行”“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在综合实践课上,在跨学科学习中,在社会场馆的参观、搜城活动中,让学生感悟活动本身的价值,从而将合作、共情、换位思考等品质,自觉地落实在行动之中。
常言道,要了解一個人,就要带他去旅行。在体验教育中,我们特别重视研学旅行的体验作用,开发了“去远方”的校本课程,连续两年参加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评比,并脱颖而出成功实施去远方的行动。2016年暑假去北京,2017年暑假去西安。在这个参与过程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制定出行计划,包括吃住行等生活的安排,参观、考察等文化活动,经费的管理,以及安全出行的预案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们思考和解答,而不会代替学生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体验,也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锻炼和提高,教师也发现了学生的无限潜力。
当今世界是一个创新不断的世界,我们面临太多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教育人,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扎实的教育行动,用心经营好我们的课程,发挥好学校课程帮助学生成长的作用,为学生筑起健康成长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