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海燕 胡莹 刘新意
这两天,胡喜明的喜事多:帮扶对象丽丽高考成绩547分;贫困对象贺养然马上要搬新家了……这背后,是一个个贫困户和胡喜明的故事。
胡喜明是桃江县扶贫办主任。在带领全县脱贫攻坚的这条路上,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有温度、有情怀地扶贫,为贫困户踏踏实实做点事。
勤学善思 当好扶贫排头兵
54岁的胡喜明对智能手机的使用,还停留在打电话、发短信、浏览新闻网页等简单操作上。最近,他下载了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手机App,仔细研究了几个晚上后,在单位逢人就推荐这个App。原来,在这个App里,包含了贫困户所有详细信息,且实时更新数据,最重要的是,使用这款App,可以精准导航到贫困户家。
胡喜明身上有股倔劲,喜欢学习和钻研。如何当好全县扶贫排头兵,是上任以后他思考最多的问题。2016年担任扶贫办主任后,他找来所有扶贫方面的资料,和同事一起利用午后、下班后的时间集中学习,研究相关政策。他不但组织自己单位学,还组织全县扶贫干部学,通过学习培训,让县、乡镇、村所有结对帮扶干部熟练掌握政策。
在走访中,胡喜明和同事了解到,有的贫困户即使得到了危改指标,因其“一穷二白”,依然建不起房子。2017年,根据政策里提到的“差异化补贴”,他创新提出了“幸福安居工程”。即对没有劳动能力、家庭极度困难、住D级危房或无房的贫困户,由乡镇党委书记负责审查并签字确认,县危改办逐一核实,实行拎包入住新房。2017年以来,全县已有388户特困户通过“幸福安居工程”顺利搬家,真正实现住房有保障。
在落实贫困户是否错评漏评错退工作中,胡喜明倡导采用了大数据分析比对的方式,整合利用扶贫、公安、发改、人社、农商行等14个部门的系统数据,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形成数据质量报告,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一月一调度”。这项工作,比省政府办公厅实施的基础数据平台足足早了一年。
竭力帮扶 做好群众贴心人
在扶贫路上,胡喜明帮助过的贫困户数不胜数。
修山镇九都村贺养然儿子贺德嘉近50岁,没结婚,不干活,也不赡养父母。周边邻居、亲戚朋友多次上门做工作无果。2017年,胡喜明在走访时得知这一怪事后,便上门了解情况。一进门,贺德嘉就告诉他:“不是我不干活,我身上有8种病。”胡喜明细细听完他的描述后,眯了眯眼说:“我看你不止8种病,还应该再加一种‘懒病’。”
随后,胡喜明将贺德嘉送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出院后,把他和100羽鸡苗一起送回了家,要他负责喂养。2017年年底,贺德嘉捧着胡喜明帮着卖鸡得来的7000多元钱,开开心心过了个热闹年。2018年,贺德嘉在胡喜明的帮助下,养鸡、养蜜蜂、再到周边打零工,赚了10000多元。今年才半年时间,贺德嘉光帮村里建房就赚到了7000多元。眼下,他马上要易地搬迁入住新家了,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忍不住天天给胡喜明打电话表示谢意。
这样的例子,在胡喜明记忆里,数也数不清。他说:“扶贫,要真心实意把贫困户当亲人,扶出真感情,脱贫就不是难事了。”
2018年6月27日,胡喜明收到群众汪竹军的一封求助信。汪竹军在信中说,感谢党和政府这么多年的帮扶,只怪自己身体不给力,恨自己不能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看完信,他立即和同事驱车来到武潭镇天湾村汪竹军家里。这是一栋四间地基的木房子,有两间已经坍塌,仅剩几根柱子支撑着,另外两间也是岌岌可危。汪竹军就坐在台阶上,双脚因痛风肿得无法塞进鞋子,走路很吃力。
原来,汪竹军的儿子高考成绩上了一本线,家里却无力承担学费。想到儿子这么努力,却因自己的原因面临失学,汪竹军心里很急,无奈之下,向扶贫办写去了求助信。
胡喜明找来武潭镇卫生院院长,将汪竹军接到医院治疗,联系镇、村通过“幸福安居工程”解决住房问题,并联系中国社会扶贫网、泛海助学、县残联、县教育局等,为汪竹军儿子筹集了4年的学费。
今年高考,牛田镇杉树仑村的丽丽考了547分。查到成绩后,她当即给胡喜明打去电话报喜。在丽丽心中,胡喜明伯伯恩重如山,只有好好读书才能回报他。
2014年,丽丽初中时,爸爸因车祸脑部受损,僅剩3岁小孩智商,奶奶每天以泪洗面,眼睛几乎失明,正在读高中的姐姐欢欢也准备辍学。当时在牛田镇担任党委书记的胡喜明得知小姐妹的情况后,立刻赶到她们家,帮姐妹俩筹学费,给姐妹俩的父亲筹医疗费,几年来,对这个家庭的帮扶不曾间断。2016年,欢欢考上武汉一所高校,去年顺利毕业并在当地就业。今年,得知丽丽也有希望上一所好的大学,胡喜明开心地说:“这个家活了!”(据桃江县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