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瑜
摘 要:马铃薯产量相比其他作物极高、收获速度较快、且对土壤要求较小,因此被广泛地种植于我国北方地区,并作为我国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倍受人们的青睐。如今我国的马铃薯种植过程中仍有许多环节未被我们所重视,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产的马铃薯质量,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键词:北方春播;马铃薯;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影响马铃薯的病害数量较少,只要种植户合理使用种植技术,并适当加强对于病害的防治措施,即可确保马铃薯的正常生长。
1 北方马铃薯春季种植技术要点
1.1深耕整地
在沙壤土中种植马铃薯的产量更高,而深耕可以有效疏松土壤,增强其透气性,对土壤抗旱、保肥、蓄水等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薯块的膨大以及根系充分发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马铃薯须根的穿透力比较差,在疏松的土壤中其根系能够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进而增加产量。
1.2准备肥料
作为一种喜肥作物,马铃薯尤其喜欢有机肥料。在种植作物的时候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而且能够保证作物得到全面的营养。马铃薯施肥的标准如下:尿素150kg/hm2、硫酸钾600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有机肥15—30t/hm2。
1.3催芽
在春播的时候,首先需要挑选出相应的薯块当作种薯,其挑选标准为颜色好、表皮光滑、无伤冻、无病虫害、完整、符合品种特征。在播种之前对种薯进行催芽,一方面是为了加快幼芽发根速度,保证种薯出苗早且齐;另一方面能够淘汰病薯,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通常在北方地区对马铃薯进行催芽都是在室外进行,即在背风、向阳位置挖出深度为50cm的催芽沟,然后在沟内均匀地摆放好马铃薯薯块。为了保证其温度,还需要在催芽沟上方搭建相应的小拱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薯块的大小应基本保持一致,每块重量约为25g,并保证每个薯块上至少有1个芽眼。
1.4播种
播种时间会直接影响到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甚至还会决定着产量的多少。首先在土壤深度为10cm左右的地温约9℃时播种最佳;其次在北方春播的时候,还需要避免霜冻,适宜的播种日期为每年的4月20日左右,且需要根据各个地区具体的终霜日期适当调整;最后需要将薯块形成日期调整到利于塊茎膨大、形成的季节,气温控制在23℃以下,日照时数在14h范围内,降水适量。
1.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是通过应用综合、科学的农业技术,营造良好的生长发育条件,这也是马铃薯实现早熟、高产、高效的关键。首先需要注重“早”;其次在马铃薯不同的生长时期,管理的重点也不尽相同,如前期管理以培土、追肥、除草为主,后期管理的重点则是需防治病虫害,并注意排水、灌水,而且在齐苗后还需要安排人工除草;对于追肥来说,也应该遵循宜早不宜迟的原则,通常在80%的苗出齐之后,就可以进行第1次追肥,同时在追肥后及时灌水。
2 北方春播马铃薯病害防治工作重点
2.1实时关注气候等情况,预防晚疫病害
除了病毒类病害外,马铃薯也会受到一些其他种类病害的影响。一些不良的天气状况可能会导致马铃薯出现晚疫病的情况。其早期症状主要为植株叶片上出现一些暗绿色圆斑。而在潮湿的状况下,这种圆斑还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在圆斑周围产生白色的绒毛。而这种病害最终会导致最终收获的马铃薯上出现一些紫褐色的不正常区域,对我们最终收获的马铃薯质量影响极大。因此,我们应对这种病害进行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由于马铃薯植株在早期播种时便以有可能感染晚疫病害,因此我们应对马铃薯植株进行更为细致的挑选,保证我们所播种的马铃薯均为健康的马铃薯植株。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对植株种植地区的天气情况进行关注,以便我们及时对马铃薯植株进行处理以预防马铃薯晚疫病害。
2.2合理管理植株,及时发现早疫病害并处理
我们应对这种病害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应对马铃薯种植区域土壤的湿度、温度等相关参数进行详尽的记录,在湿度较高时适度喷洒杀菌液。同时,在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中我们还应掌控好对马铃薯进行追肥的时间点,并合理选择施肥种类,以保证马铃薯不会出现由于营养不充足感染早疫病的情况。对于已感染早疫病害的植株,应及时进行摘除并烧毁,以保证其不会感染其他健康植株。
3 病害防治
3.1病毒病
主要靠块茎一代代传下去,实生种子带毒率很低,但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病害在田间的传播方式因病毒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如PVX在田间是通过汁液接触传播的,如叶子相互摩擦,切刀、农机具等均可传播;PVY则通过蚜虫非持久性传播,蚜虫的传毒率很高;PLRV是以蚜虫持久性传毒,在虫体内经一定的潜育期后,即可传毒,可保持传毒力2周。当年感染的植株往往只有一部分块茎带毒,对已形成的块茎,病毒可能已来不及侵入。
3.2早疫病
马铃薯早疫病的症状通常在植株处于逆境时期易发生,而这些逆境经常来自于缺肥(如缺氮及其他营养)、气温偏高、植株缺水、生长衰弱。马铃薯封垄后,植株生长稳定期开始,每隔10d喷施1次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7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在田间发现早疫病症状时及时喷施治疗性杀菌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7d喷1次,共喷3次。
3.3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的症状在不同地区及气候条件下各不相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初的症状是暗绿色圆形浸水的小斑点,经常出现在较底层的植株叶片上以及围绕在叶尖和叶缘上,然后再向整个叶面扩散。在潮湿的环境中,叶片的背面可能会有白色绒毛出现在病斑的边缘。受侵染的块茎表面会呈现出不正常的、凹陷的、大小不一的、紫褐色的区域。防治措施:(1)播种健康种子,种薯最好单收、单存、单藏。(2)监控天气状况,尤其是8月,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预防措施。
结语
北方春播马铃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早期种植的时候就需要合理、科学使用各种种植技术,同时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针对各种较为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加强预防,保证马铃薯生产的产量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齐贺.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10.
[2]何静.马铃薯种植技术及病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0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