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秀冬
【摘要】在中西方文化多元碰撞融合的今天,员工的跨文化管理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主以中西方商业银行管理差异为例,分析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旨在探求跨文化背景下激励员工的有效措施,为新时期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措施
引言
近年,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提高,跨国企业遍布全球,这个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显著影响着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同时跨国企业面临企业文化本土化等管理问题,所以,跨文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的重要问题。
在金融市场随全球化逐步开放的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愈加严重。本文运用组织行为学中的经典理论,通过分析对比中西方商业银行的差异,提出符合国情的合理化改革措施。
1相关理论概念
1.1员工激励的理论
本文的核心词“激励”,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是动词,也是名词,其出发点是满足需要,其对象是产生某种行为的个体或群体,其目的在于引导该类行为的重复和强化,以期实现组织的目标。
对此,诸多中外管理学家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且有很多科学且符合实践经验的理论闻名于世。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对激励的具体内容做了详细的解析;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和洛克的“目标设定理论”等,对激励即对人产生作用的过程进行了解析。
1.2跨文化管理相关的概念
首先,何为“文化”。其最早的定义者是泰勒,他认为文化即“人们在社会中所形成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能力及习惯的复杂整体”。而Hofstede提出的:“文化不是一种个体特征,而是具有相同的教育和生活经验的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程序”,这个概念则最常被所引用,因此说明大家都认可不同的地区或者国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
文化差异正因此形成,而企业面临跨国家、地区后,在文化差异中如何融合与发展,即我们探讨的跨文化管理。
2国内外商业银行激励方式研究
当今,众多国家加入了跨国公司的行列,其中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管理现实在人才引进和激励方面困难突出,以下对国内外的商业银行采用的员工激励方式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对比。
2.1国内商业银行激励方式
在典型东方文化的影响下,中国的企业文化由有宗法制度发展而来,并结合时代特点在不同时期展现了不一样激励方式:(1)在经济时期,实行“大锅饭”制度,平均工资制决定了员工的业绩不与工资成正比,不利于员工积极性;(2)1986年后,政府放权,银行开始自主经营,激励以物质范式进行,但依然不能与职责完全挂钩,激励效果依然不佳;(3)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迅速开放,绩效管理的运行让员工将收入与职责完全挂钩,企业通过股权、评优等方式将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实现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现状,在契合员工追求方面,还存在以下缺点:(1)薪酬激励以基本工资为主,绩效激励形式较单一,且缺乏长期制度;(2)评优考核制度缺乏合理性,比如依据、指标等,且总体考评在连续性上不能与企业长期目标结合,激励效果有一定局限。
2.2国外商业银行激励方式
国外商业银行在西方文化熏陶下,产生于17世纪,发展了近四百年的时间,将以平民为主的市民社会文化价值追求发挥尽致,帮助西方商业银行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激励模式,其突出的特点是:(1)以长期激励为主,有利于留住高管等核心人才,关注企业的长远利益;(2)辅佐以多种形式激励,比如、节日红包、公费培训机会等;(3)建立约束监督的激励机制,如限制性股票计划、期权等,使员工与公司共担风险,以此激励员工。
2.3国内外商业银行激励方式比较
通过上述几点及补充资料,笔者发现国内注重短期激励、而国外多以长期激励为主,而短期激励的优点是:较直观、即时性强、易于控制,缺点是无法实现激励相容、短期行为严重、不利于长期发展;长期激励的优点是激励程度高、奖励金额高、可激励长期业绩,但缺点有股票价格波动大、与相对业绩不挂钩、风险相对高。
3建议
结合中国金融业的实际情况,我国商业银行如果想要应对海外银行的竞争,必须正视企业文化,狠抓改革,重视不同文化中的员工激励。当然,中国的商业银行,也不能因为西方商业银行发展的早,激励制度好,就生搬硬套。我们应有自己的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与经济市场结合,应跨文化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国际化。
关于激励制度的改革,笔者有以下建议:(1)结合不同国家的员工特点改变短期激励的形式,但保持长期激励为主要方式,保证各层级的员工的稳定性;(2)建立完善的考核体系,实现绩效的公平公正,在保证激励方式的有效性的同时,提升了员工的满意度和积极性;(3)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培训等当时,以激励为核心,转变行政思维,培养员工认知认同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在责任意识,保持企业整体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4)将员工在职业发展纳入激励制度设定中,探索员工职业规划与企业共同发展;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比如银行的文化是健康、积极的,能营造出良好的团队氛围,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的收益,同时也能减少个别员工的怠工甚至离职。最后,特别注意在跨国公司运营的当地,要避免政治敏感问题。我国商业银行跨国营运要聘用部分当地的管理人员,让公司如果处于政治敏感地区也可以平和运营,不被针对,还能为公司节省适应当地文化的培训费用,节省开支的同时,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任命沿用性。
注释
[1]陈春花,楊忠,曹周涛:《组织行为学》,2016年第三版。
[2]L.Kroeber.c.Kluckhohn.Culture: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2.
[3]H.E.Schein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Jossey Bass,1992
参考文献
[1]陈春花,杨忠,曹周涛:《组织行为学》,2016年第三版。
[2]张蓉:《金融高管薪酬制度的比较——以我国和美国商业银行高管为例》,经营管理者,2016年第14期。
[3]程雪梅,段云松:《中美商业银行激励机制比较分析》,市场论坛,2011年第2期。
[4]成爽:《新常态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方案的设计思路》,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1期。
[5]吕巍:《浅谈我国商业银行激励机制》,河北金融,2007年第3期。
[6]仪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赵成科:《商业银行内部激励机制问题研究》,现代金融,2013年第2期。
[7]张艺,杨艳:《花旗银行激励制度研究》,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6期。
[8]刘孟东.《企业文化的地位、作用及建议》.现代企业文化,2012第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