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鹏
从小学语文教学体系的角度来看,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识字与写字是其教学核心,也是夯实小学生形成语文基础的重要环节。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使小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识字写字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也较弱,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重视对识字写字教学方法的探究。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与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识字写字是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基本能力。汉字教学是学生学习和接受语文知识的前提,不仅体现了汉字的工具性,还体现其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
小学语文教师在为低年级的学生开展识字写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形成清楚的认知是教学前提。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很多生动性的事物更能形成学习兴趣,这样的年龄特点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教师可以将多元化教学方法实际应用于识字写字教学当中,由教师发挥引导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识字写字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设备为学生开展活动游戏,比如,猜字谜等,教师可以在大屏幕上展示一些字谜,比如,“一半怕火、一半怕水”的答案是“秋天”的“秋”;“山外有山”的答案是“出”等。另外,教師可以将教材中的一些汉字用比较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视觉的角度强化学生对汉字的记忆,比如,教师教学生认识和书写“冬天”的“冬”字,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张冬天漫天飘雪的图片,并在图片上逐渐书写出“冬”这个汉字。使学生对这个汉字形成深刻的印象。
尽管小学阶段接触的汉字都比较简单,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小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汉字。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区分。从汉字结构和意义的角度来看,存在较为明显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区分性。如果能使小学生掌握根据汉字的外形和细节辨认并学习汉字的方法,就能使学生有效的区分形声字和形象字。从而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到“千”和“干”、“士”和“土”、“技”和“枝”、“晴”和“睛”这一类汉字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从汉字组合以及内涵的角度来进行区分,使学生能掌握不同的汉字在细节方面的差异性。比如,“晴”和“睛”这两个汉字,在结构上一致,结构上也仅仅存在细微的差别,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晴”这个字常被用于“晴朗”中,而晴朗的天气应该有什么呢?应该有太阳,所以,它的左边是一个“日”,而“睛”这个字常被用于“眼睛”中,眼睛也叫“目”,所以,它的左边是一个“目”。当学生看到这两个汉字的左边部分,就能根据其内涵,判断出正确的读音。
字典是小学生比较常用的一种识字工具。教师应该将查找字典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汉字时,能运用字典了解其读音和含义。另外,信息技术设备也能作为一种识字写字教学工具,这是一种教学发展趋势。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帮助小学生掌握汉字的识读和书写方法。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到“休”这个汉字时,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为学生播放一个动画:有一个人在森林中徒步,走着走着,他感觉到很疲惫,就倚靠在一棵大树下睡着了。动画播放完毕,教师可以将“休”这个汉字呈现在屏幕上,让学生和动画的内容进行对比,原来,“休”这个汉字是由一个“人”和一个“木”组成的,主要有休息的含义。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经常出现错别字是正常情况。如果教师一味采用罚写的方式来纠正学生的错误,实际的效果并不理想,也无法通过重复书写达到强化学生印象的目标,甚至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对错别字的印象和正确书写方法。教师可以用一节专门的课来帮助学生改正错别字的毛病。教师先将学生比较容易出错的一些汉字总结下来,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针对出现错别字的原因,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改正。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强化学生对错别字的印象,并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律。在实际的识字写字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出现错别字的原因、出现错别字的频率等,这样才能为学生开展合理的汉字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具有关键性的教育意义。要想达到理想的识字写字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并通过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引导学生区分形声字和形象字,充分发挥识字工具的教学优势,重视强化错别字教学的方式来为低年级学生开展合适的识字写字教学活动。通过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策略与方法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提高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质量提供一些参考。
[1]董淑娟.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中国教师,2018(S2):80.
[2]杨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1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