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新文
摘 要:运用多媒体,要科学制作课件,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课件制作要有一定的弹性,应该注意简约性和艺术型。优化使用过程,科学使用多媒体,提高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实效性
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它不可能替代教师进行教学。要想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就应该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科学制作课件和优化使用过程。
一、科学制作课件
1、要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面向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以课件的制作一定要围绕学生如何”学”做文章,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给学生提供学习与探讨的平台;另一方面,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同样成为课件的主人。
2、要符合教师的实际
教学实践中,如果每节课的课件都要教师自己来制作那也是不现实的,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科学地借用他人的课件不失为一种教学策略。但在利用他人的课件的同时必须从教师的实际出发,活学活用,切勿照搬滥用。
3、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制作課件前,要了解学生情况,设计优质课件的前提是先要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他们的知识层面、学习状态、兴趣、爱好等。教师根据讲述的内容将学生按知识层次分好后,才能分清讲述的主次、轻重、缓急,这样才能因材施教,这就是平常在教学中说的“备学生”。
4、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功能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语文教学必须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训练,加大语言训练的力度,多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听、多说、多读、多写,这其中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如一位教师教《雷雨》时先播放电影中的精彩片段,把学生兴趣吸引到对人物对白的潜台词的辨析上,并把需要评析的人物对白通过幻灯的方式展示在屏幕上,重点词句还用不同颜色凸现在学生眼前,以引起学生注意。课件注重基础和关键,制作实在,课堂效果自然很好。
学生学习语文既要知道文字表面的意义,还要挖掘它的深层意义。语文学科的这个特点,要求语文教学要采取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来建构语文的意义,而不是仅仅重复教参上的观点。换句话说,教师制作课件时应体现出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够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能够贯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先进理念和原则。
5、课件制作应有一定的弹性
教学设计是教师为学生规划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如果教师只关心实施步骤的环环相扣,就没有多少机动的余地,教学活动就会过于紧张,很难针对课堂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整。因此,教学设计既要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也要考虑到预设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可能出现的差异,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辅助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也应该是动态的,具有一定弹性和交互性,能围绕学习主题,从不同角度提供多样化的情境,设置多种学习的起点和多条学习的路径,能让学生随机进入,灵活跳转,方可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应付自如。
6、多媒体内容的科学选择
突出重点性。要认真地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分析教材。找出教材中的知识点,分析教材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了解教材的重难点,并找出重难点的突破口,找准课件制作切入点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切忌面面俱到。要体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能力的要求;要努力创造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氛围,留有余地的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
7、课件的制作应该注意简约性和艺术性。
课件展示的画面应该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画面的布局要突出重点,同一画面对象不易多,避免或减少引起学生注意的无益信息的干扰。注意动与静的对比,线条的粗细与字符的大小,以保证学生充分感知对象。一个好的课件不但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让人获得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优质的课件应该是内容与形式美的统一。
二、优化使用过程
1、处理好多媒体的辅助性和教师主导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切不可让多媒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大量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多媒体利用时间不能过长、频率不能过快,教师的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才不会被多媒体的连续演示挤掉,教师才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才有对知识内容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时间,才有利于师生互动。这样,在教师的主导下,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功能,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顺利展开,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处理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具有许多优点,传统教学虽有不少亟须变革的东西,但也有许多优势长处,不能随意抛弃。如教师深入浅出的分析引导,激情的演讲,人性化的表达以及教师自身的人格的濡染,作用难以估量,多媒体课件根本替代不了教师。再比如板书,传统的板书具有持久性,完整性,操作简便性等特点.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思维,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多媒体课件由于画面经常变动就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3、要避免乱用滥用
多媒体功能的发挥是有赖于一定的条件的,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益,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有的教师把它当成省力的工具,也有的教师不顾及学生的思维层次、接受能力,课堂教学中大容量、高密度地呈现课件,忽视学生思维过程和思考时间,只顾及教师本身教的过程,忽视学生学的过程。
4、选准使用时机
多媒体使用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呈现的时机,方可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辅助作用。首先,课前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其次,当学生对所学知识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上时,可利用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为学生呈现新情景、提供新问题,刺激学生进行深度分析和思考的欲望。最后,多媒体的作用是辅助教学,其呈现不能随心所欲,要做到多媒体与教学主题或问题的紧密结合。
5、注重学生信息反馈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教的法子是基于学生学的法子”,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从学生的角度来认识、使用多媒体。让多媒体教学更贴近学生,更适合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2]《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