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楠楠
2018年,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按照湖北省总工会部署,制定了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工作措施,由工会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作。
今年26岁的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信通分公司职工夏思佳,已经在去年的省公司职工技能运动会上夺得了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冠军。刚刚工作3年,夏偲佳让同样斩获过省公司技能比武冠军的肖乾兴羡慕不已。
“现在,年轻人成长的速度真快。”今年43岁的肖乾兴任职于国网武汉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控室,他首次夺冠的那一年,是工作的第8年。
如今,职工成长成才速度的不断加快,很大程度得益于企业为职工创造的环境与条件。2018年,国网湖北电力按照湖北省总工会部署,制定了贯彻落实《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工作措施,由工会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职工队伍素质提升工作。
进入新时期,国网湖北电力已经为职工成长储备了满载能量的“加油包”,助力更多年轻电力工人的成长也开启“加速度”模式。
打通职工晋升通道
“没想到我54岁了还能评上五级职员,我一定要更努力地工作,把自己的經验和技术传授给年轻人。”7月22日,经过近两个月的竞聘、评选、公示,在岗位上奉献了30多年的国网湖北检修公司员工陈玉新接过技能类五级职员聘书时激动地说。
和陈玉新一起评聘为技能类五级职员的还有14名员工,他们都来自一线,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技术水平,在公司开展的首次技能类五级职员评聘中脱颖而出。按照国网湖北电力从今年1月份实施的《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一线技能人员职员职级管理办法(试行)》,他们将在未来3年的聘期内享受科级干部待遇。
检修公司有30多年的超、特高压运维经验。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企业存在员工发展通道不畅通、个人成长受限等问题。“做一辈子也就是个变电运行工”“干得再努力也只能一直爬铁塔”……在基层,不少员工尤其是青年员工对“从一而终”的职业发展方向感到困惑。
2019年1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一线技能人员职员职级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后,检修公司结合实际,制订了详细的操作方案。“方案公布后引起了强烈关注,每天都有很多员工咨询评聘条件、积分规则、薪酬待遇。”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主任陈海燕说。
“我是一线搞技术的,之前技能人员上升通道窄,现在的技能类职员职级评聘,激励我更好地带班员、钻技术。”“特高压带电作业第一人”胡洪炜此次也被评聘为五级职员。在这次选聘中,检修公司共有86名符合条件的一线技术骨干参与,竞争的“风向标”促使员工自觉补短板、比业绩,形成了竞进争先的赛马氛围。
电网企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生产一线是攻坚克难的主战场。然而,长期以来基层员工的成长发展空间较小,一线留人难、人才断层现象日益凸显。
国网湖北电力总经理胡.卫东在多家基层单位调研发现,生产一线核心岗位、艰苦边远岗位缺员,特别是县公司供电所长期严重缺员。从统计数字看,该公司近十年入职的员工中共有5536名技能人员,目前留在县公司的有2806人,但2013年及以前入职仍留在县公司的员工仅余392人。
国网湖北电力董事长肖黎春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新切好薪酬分配的“蛋糕”,出台“一线留人”的相关办法。在《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一线技能人员职员职级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提出,选聘条件中艰苦地区和一线岗位从业经历占比不低于15%,引导员工主动下基层,同时向安全生产责任重、现场实操工作量大、技术技能含量高的关键岗位倾斜,辅助岗位职员占比不超过10%。
新管理办法引导员工主动回归一线。国网黄石供电公司木港供电所副所长侯甫华正在机关部门锻炼,获悉“一线留人”的新举措后,他决定重新规划职业生涯,主动要求回供电所工作。
在新管理办法激励下,一线工作导向更加鲜明,国网湖北电力今年申报高级技师的人员同比增加了77%,多名骨干主动请缨到急难险重一线岗位去建功立业、成长成才。
打通职工技能通道
2019年6月28日,国网湖北电力第三期“金扳手”青年员工种子期提升培训落下帷幕。398名来自电力营销、变电运维、变电检修、配电线路、输电运检五大专业的青年员工,经过为期一个月的“理论+实操”培训,岗位技能有了大幅提升。
来自国网武汉市江夏区供电公司的黄颖便是其中之一。2018年入职的她,目前是一名轮岗阶段的一线营销人员,非电专业毕业,让她在工作E遇到了不少困难。“我对电力专业知识以及整个电力行业并不了解,一些基本的专业术语和常用的工具对我来说都得从头学起。这次‘金扳手’种子期培训,安排了大量装表接电、用电检查等实践操作,让我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湖北电力,像黄颖这样因“金扳手”工程获益的青年员工正越来越多。
2018年4月,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国网湖北电力以“弘扬工匠精神,锤炼岗位技能”为理念,依据青年员工职业发展规划,策划实施了“金扳手”工程,促使新员工尽快实现从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金扳手”工程策划编制了青年员工入职以后15年内的专项培养方案,形成了种子期、萌芽期、发展期、生态期4大培养阶段,构建了全过程培养体系。其中,“种子期”针对入职0至3年的新员工,“萌芽期”针对入职3至5年的员工。在课程开发设计上,国网湖北电力组织实训专家进行专业课程集中开发,联合内、外部专家针对青年员工岗位通用职业素质与必备能力开发综合类课程标准化课程包,形成“金扳手”项目专有教学资源。
2018年,经种子期第一期培训,青年员工营销专业电能信息采集速度提升60%,输电专业绝缘子串更换速度提升75%,变电检修专业软母线制作安装用时缩短30%,配电线路专业登杆用时不超过3分钟,专业实操能力显著提高。
同时,为激励青年员工在培训中争先创优,学员的培训表现与单位考核、个人绩效挂钩,并择优评选10%的优秀学员推荐到国网湖北电力各专业部室,争取“五四”表彰名额。
在国网湖北电力的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体系中,“金扳手”工程作为员工培训的重要一环,与以赛促训的职工技能运动会形成了一对打通青年员工技能上升通道的黄金搭档。
在2018年国网湖北电力职工技能运动会总决赛上,夏偲佳和她的同事们获得“信息系统运维及网络安全红蓝攻防对抗项目”团体赛冠军。对她来说,参加技能运动会最重要的不是荣誉的获得,而是通过参赛和训练的过程实现自身能力的飞升。“我周围的很多新员工都接触到了职工技能运动会,就算最后没有进入总决赛,但整个岗位培训和练兵的过程也大大提升了自身能力,对我们青年员工来说,参加技能运动会是非常难得的机会。”
在国网湖北电力,技能运动会已经持续举办了10年。10年来,近40万人次职工参加了班组、县公司、市公司、省公司4级竞技平台百余个项目的岗位练兵、技能比武。
“职工技能运动会是一线职工展示自身价值的广阔舞台,为技能人才提供了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成长通道。”多次参加职工技能运动会、从备选队员到队员再到教练的国网荆门供电公司青年工人蔡智超说。“干什么比什么,缺什么练什么,练什么精什么。”连续10年担任国网武汉供电公司代表队配电主教练的熊长华这样评价。
经过10年发展,国网湖北电力职工技能运动会比赛项目库从最初的8项拓展到180项,由“精英赛”向“全员赛”扩展,由“示范赛”向“普遍赛”延伸,由“个人技能赛”向“团队协作赛”改进。形成了“培训、练兵、创新、提升”一体化职工队伍素质培养模式,使职工素质提升工程进一步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
打通职工创新通道
在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室“星光创新工作室”的成果展示区,其中有一项创新成果是可以安装在水中的禁止钓鱼警示牌。这项创新源于输电运检女工丁宁在工作中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以往防范钓鱼触电的做法是在鱼塘周边地面栽设“禁止垂钓”警示牌,但这种传统警示牌容易损毁和丢失,如果做一个安装在水中的警示牌呢?说干就干,丁宁在创新工作室的“头脑风暴”上提出自己的想法,经讨论可行后,她作为项目发起人召集有意愿的队员加入自己组建的创新小组。通过不断完善,最终成品出炉,并成功申请了专利。
国网武汉供电公司检修分公司输电运检室主要承担武汉地区220千伏及以下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所辖线路分布在8494平方公里的武汉市境内及横贯相邻的荆州、孝感、黄冈、咸宁、鄂州等地区,维护任务繁重,人员工作强度大。“星光创新工作室”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提高职工工作效率,减轻职工工作负担为出发点,鼓励职工开展创新。
“输电运检室共有在岗职工98人,其中有72人成为我们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星光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王磊告诉记者。在工作室全员创新氛围带动下,职工有了“金子”就大胆说出来,一旦立项组建创新团队,就会有专项工作小组来保驾护航,帮助解决创新过程中的项目申报、技术答疑、成品制造、专利论文等多方面问题。仅2018年,“星光创新工作室”就收到职工创新项目申报34项。
如今,工作室的青年员工们通过创新工作室这个第二成长通道,迅速成长为工作上的业务骨干和技术骨干。
国网湖北电力目前建成创新工作室138家,涵盖14家地市公司,辐射近70%的职工。在打造创新激励机制上,公司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发明专利、推广应用等情况折算成积分,纳入职工薪点晋升管理,让薪酬分配向勇于创新、善于创造的职工傾斜,以此形成职工创新的良性循环。
为激发成员创新动力,国网湖北电科院“机网协调技术”劳模创新工作室将考核成绩为优秀的成员上报党群工作部,申请年度“优秀岗位能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明星员工”等奖励,并优先推荐参选国网公司各层级专家人才评选。工作室成立短短5年来,先后入选国网公司级技术专家3人、省公司级专家5人、地市公司级专家8人,青年技术人才梯队基本形成。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进创新工作室建设上,国网湖北电力凝聚各部门优势,由工会、科技部、人资部、党建部、宣传部等多部门]共同形成强大合力,为职工搭建出一条畅通的创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