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才流失的反思

2019-09-10 07:55:26黄彬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

黄彬

摘 要:進入21世纪以来,人才越发成为企业的关键要素。然而,近几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有企业人才流向民营企业或三资企业,或自主创业,使国有企业商业经营和技术研发更加困难。

一、现今国内外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出现的多种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正在逐步升级,直接导致人才、科技、管理、信息、资金等先进要素在最广泛和最深入的程度上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人才流动问题一直是WTO服务贸易谈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专门设立了相应的机构——自然人流动谈判小组。

(一)国内外人才流失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通常把人才流失进行以下分类。

第一、主动流失和被动流失。这是根据人才自身的意愿所划分的,主动流失是指流失的决策主要是由员工做出的,包括所有员工的主动辞职的形式,也称企业的非意愿流失;被动流失指流失的决策主要由组织做出的,包括员工被组织解雇、裁员、退休和死亡。

第二、不利流失和有利流失。将员工流失按有利流失和不利流失分类,这种分类方法的关键是组织对流式员工后果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中有三个方面的标准:一、流失员工的质量。二、流失员工替代的难易程度;三、员工流失后所引起的空缺职位的重要程度。

第三、显性流失和隐性流失。显性流失是指企业人才终止与企业的雇用合同关系的行为和现象。隐性流失是指企业人才的才能在企业内的不到充分的发挥,或者是企业人才在主观上消极怠工等现象。

(二)人才流失的后果

(1)关键岗位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国有企业长期精心培养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一旦大量流失,会造成国有企业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匮乏,研发工作“后继无人”,企业丧失发展动力。

(2)人才流失影响在职人才的稳定性。人才流失往往会造成连锁反应,流出人才流出前后待遇的差异会激发在职人才的心理不平衡,而且先期流失的人才,又会将原企业的多名人才引荐给他新效力的企业,产生“连带跳槽”现象,加剧了原企业人才的流失。

(3)人才流失导致技术、市场流失。人才流失的同时,大量行业信息和科技成果也被随之带走。比如,国有企业流失一个项目带头人,那么流失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人才,而且可能是企业未来的主导产品,而营销人才的流失,则往往意味着一批客户的丧失。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现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资料分析等方法,对国内几十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目前国内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大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以“事”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强调“事”的单一方面的静态控制与管理,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把人视为一种成本,当做一种“工具”,注重的是投入、使用和控制。

(2)所调查的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规划与相关政策。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关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市场环境相一致的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3)许多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远未完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各个模块之间相互矛盾或不一致。

三、国有企业人才流向的分析

跨国流失。国有企业中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或怀有一己之长的人才大量向国外流失。有的出国深造,有的技术移民,有的到国外经商办企业。这些人出国后,大部分选择在国外长期居留,回国的比例较低。

四、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治理措施

1.国企人才流失治理的观念改变

世界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给予我们的启示就在于要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思想。人本主义强调的是员工作为企业主体,要求将员工参与到企业有效管理的过程中来。这种人本主义思想的确立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模式,尊重员工、强调员工的主体性、关心员工的自我实现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反应,也为人才流失的成功治理提供了有效的精神武器。

2.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进行整改

人才流入是国企人才资源形成的环节,一般由招聘、筛选、录用以及早期企业化过程所组成。现今企业主要采用标准化的测验、面试、自传、笔迹分析等手段辅以评价中心、心理测评、计算机测评等先进手段进行人员技能筛选而忽略了人才与职位的匹配。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宣传信息是应聘者对企业有个较为准确的预期。

3.人才离职后的管理

人才离职管理,是西方优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遏制住人才的连带缺失,起到亡羊补牢的作用,但是我国企业大部分对此项管理存在空白。如果能够正确处理善后事宜,可以对在企业在职人才及有流出意向但尚未采取行动的人才起到暗示与警示作用,减少连带影响,防止流失扩大。这种善后事宜可能减轻对本企业的不良影响,甚至变不利为有利,况且既然存在流出,也势必会有重新流入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5:32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