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红
当我把那首凄凉哀婉、缠绵悱恻、忧伤深沉的小提琴曲听懂、听明白、知道曲名、知道作者是谁的时候,已是十六年以后的事了。
当时我九岁,是一个经常逃课、挨老师训、挨母亲打的调皮的小学四年级学生。在一个艳阳高照的秋日下午,我又逃课了。我家的屋后是一片果园,正是各种果子成熟的季节,因为经常吃不饱,我便时常偷吃各种果子充饥——这也是我时常逃学的一个原因。
那日,我又像往常一样,藏在果园后面的玉米地里,思忖着如何下手。看管果园的是我一位远房爷爷,他对防范我这样的小蟊贼不仅有着丰富的经验,还有着十足的把握。我得等机会,等他瞌睡了或是心思不在果树上的时候下手。这么三等四等,我竟睡着了。
就在这时,我突然听到了一阵琴声。这是我平生第一次听到来自小提琴的声音,悠扬、低沉、委婉,如滑落山涧的溪流,如轻抚树梢的薄云,如天际的新月……总之是那么新奇,那么美!当然,这是十几年以后的感受。
琴声就来自果园,就来自果园里一棵独自生长的红果树下。
秋日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果园,已是深秋时节,红果树上的叶子黄里透红,红里透紫,阳光下各种色彩互相交织,交相辉映,像一幅缤纷斑斓的油画。
就在这样一棵像油画一样美丽的树下,一位高个子、长头发的姑娘在拉着小提琴,我被这美妙的琴声迷住了,竟然忘记了我来果园的使命,竟然对时时袭来的饥饿没有了任何感受。我站了起来,像大人们那样光明正大地走进了果园。
我就站在离那棵红果树几米远的地方,看着那位长头发的姑娘拉琴。我立马就认出拉琴的人是我们生产队里的一位知识青年,她名叫关凤。高个子的、长头发的关凤根本不知道她身后站着一位听琴的小孩,整整两个多时辰,她在拉着同一首曲子,她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一个旋律。十六年以后,我在北京的海淀歌剧院里又一次听到了小提琴家吕思清演奏的这首著名的小提琴曲——马思聪的《思乡曲》。
关凤她们几个知青就住在离果园不远的属于生产队的几间破房子里。我母亲识得些文化,懂得些文艺,听口气好像和关凤唠过家常。母亲甚至还告诉我,关凤本来考上了北京的一个音乐学院,因为一些原因,这音乐学院便上不得。母亲告诉我的越多,我越觉得这个会拉小提琴的高个子的长头发的关凤愈发神秘。
终于有一天,我大着胆子进了知青们的院子。是农忙时节,知青们劳动去了,我从破烂的窗子向屋里瞅着。瞅什么,说不上来,反正有一种好奇,有一种冲动,或者说是有一种力量在驱使着我。当我在最边上的一间破屋子的墙上看到那把紫红色的小提琴的时候,我忽然明白,我的好奇,我的冲动,我的力量就来自这把小提琴,就来自这把小提琴发出的我几十年以后才听得懂的美妙声音。
十六年后,我去了北京,上了首都一所著名的大學,我终于有时间去了解什么是小提琴、什么是音乐了。果园里的那段忧伤、悲怆、深沉、哀婉的旋律,我终于在海淀剧院里听完整了。当小提琴家吕思清在接受雷鸣般的掌声和鲜花的时候,我却泪流满面,久久地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第二天,我就去图书馆抱来了一大摞书,我找到了马思聪,找到了他写的那首《思乡曲》,那首如泣如诉,让人一听就流泪的思乡名曲。
我彻底迷上了小提琴。
我甚至在一段时期放弃了我的专业,去了北京大学听了半年的音乐讲座。我开始每个周末都去海淀影剧院,因为每个周末那里都有一场“星期交响乐会”。我开始三天两头地跑去琉璃厂的中国书店,因为在那里我能买到关于小提琴的书籍和磁带。我还省吃俭用地买了一架小录放机,录放机旁边堆满了中国的、外国的小提琴家的著名乐曲磁带。我开始研究小提琴的历史、音乐的历史、音乐的理论,我甚至开始学习作曲,尤其开始学写小提琴曲。我的大学专业反而成了副业,因此遭到了班主任的批评、同学们的嘲笑。我甚至给同室的同学们办起了小提琴知识讲座,今晚是帕格尼尼,明晚是萨拉萨蒂,再隔一晚又是维尼亚夫斯基。我还能说出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著名的小提琴独奏、协奏曲的名称和作者,几乎能把这些小提琴名曲的主要旋律哼下来,甚至,我对每一个著名的小提琴曲的艺术风格也分析得头头是道——柴可夫斯基的忧郁,门德尔松的清新,克莱斯勒的欢快,勃拉姆斯的深沉,贝多芬的悲伤,西贝柳斯的烂漫,以及德沃夏克的雄壮……我甚至连他们生于哪一年、平生的趣闻轶事和最后的命运都倒背如流、了如指掌。后来我就正式开始写作小提琴曲了。
我数次专程或是路过乐器行、乐器店,想买一把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小提琴,但每次都是拿过来一遍又一遍地看看,摸摸,每次都没有买成。
三十年后,我专门找了个机会,又来到了那棵孤零零地长在果园里的红果树下,我又站到了当年我第一次听小提琴的地方,正好也是深秋,黄的、红的、紫的树叶在飘落纷纷,我伸出手去,想努力地抓住一片天真烂漫像蝴蝶一样美丽的叶子,但没有成功。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威市文化馆)
(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