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口头道街穆斯林文化空间的视觉呈现

2019-09-10 07:22张昕刘祖喆
美与时代·上 2019年9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穆斯林

张昕 刘祖喆

摘  要: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称为“穆斯林”,意为“顺从真主和实现和平者”,公元七世紀左右产生于中东的阿拉伯半岛,随后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汉口江岸头道街地区,是穆斯林比较集中的街区,是武汉回族穆斯林“大分散,小聚居”比较典型的社区。由于此街区穆斯林多集中于头道街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这里形成了以清真寺为核心的穆斯林民俗及宗教传播的文化空间。在建筑、碑刻、服饰和民俗等视觉感知领域,对这一文化空间展开多维讨论,可以揭示这一民族交融互通,风俗彼此影响的特殊文化环境和视觉呈现特点。

关键词:汉口头道街;江岸清真寺;穆斯林;文化空间;视觉呈现

一、百年定居,南北汇聚

江岸清真寺原名刘家庙清真寺,又名二七街清真寺。对江岸清真寺穆斯林的梳理表明,这座清真寺的90%的穆斯林祖籍是河南的回族,主要来自河南的周口、漯河、南阳等地。解放前,河南地区发生灾荒,一些回族家族逃荒到汉口。因无钱住进市内,只能在头道街、二七路一带的荒地上搭盖简易窝棚居住。之所以选择二七路,是因为“九省通衢”——武汉是南来北往必经之地,人流众多,工作机会很多。这些回族居民便在这里以搬运、拉人力车为生,不断发展壮大,在以汉族为主体的汉口,以家族小团体聚居一起劳动生活。

出于对“文化空间”的需求,大家于1918年凑钱出人,在今天二七街附近建起了简易的清真寺。由于军阀混战影响,军队驻扎在清真寺内,迫使清真寺的活动停顿。1920年,教众又筹集资金将下正街一栋小楼改作清真寺,不幸在抗战时被毁。因为城市建设,清真寺迁往永和里,在1966年“文革”时被关停。在1979恢复宗教活动后,由于年久失修,清真寺建筑下陷开裂,2002年,在政府和市“伊协”努力下,江岸清真寺进行了大规模改造。经过四年的建设,2006年9月18日,新的江岸清真寺正式启用(如图1)。

二、清真女寺,特色彰显

现在所见到的江岸清真寺,是2006年重建的,主体建筑有三层:一层为讲经堂和阿訇办公室,二层是礼拜堂,三层是会议室和阿訇住所,大门左侧为超市和水房,主建筑后方还有食堂和清真女寺。建筑布局方面,主楼呈中轴对称,为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主楼(如图2)采用传统伊斯兰教建筑形式,如龛形大门、宣礼塔、礼拜堂等。江岸清真寺的宣礼塔比较特殊,虽是依照伊斯兰教的四方形制在主楼两侧各修建一座,但只起装饰作用,并不能让神职人员站上去通告信徒进行礼拜。据对寺内穆斯林的采访了解,阿訇都是在寺里院内进行宣礼。顶部还有三个伊斯兰式拱顶,中间的拱顶稍大,并有一个伊斯兰建筑标志性的星月形装饰。但较之阿拉伯地区的清真寺,江岸清真寺无论是在架构还是装饰方面都大为简化。建筑顶部涂刷象征生命与自然的绿色,其余部位以纯洁的白色为主,体现了穆斯林庄严素雅的审美。

整座清真寺的重点是位于二楼的礼拜堂(如图3),绿地白墙,简洁的同时又不失庄严肃穆。因为伊斯兰教在礼拜时要朝向圣城麦加的方向,中国在麦加以西,所以整个礼拜堂呈东西朝向,中间的圣龛面向西方,圣龛右侧还有一宣教台。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寺内不供奉神像,圣龛以阿拉伯文装饰,地毯为本土生产,以植物纹样为主。礼拜堂主体以伊斯兰教形式布置,其余随简,追求实用。

江汉清真寺比较有特点的是“清真女寺”(如图4)的开设,在阿拉伯地区是没有“女寺”的,妇女不得随便出门,礼拜就在家中进行。这也是伊斯兰教本土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且河南穆斯林对“女寺”认同度较高,“清真女寺”广为传播。

江岸清真寺的“女寺”只有一栋小楼,且并不是独立的寺院,相当于是“男寺”的附属建筑。“女寺”主要是女教徒学习、生活、沐浴的场所,主要的礼拜、节庆还是在“男寺”进行。至于“女寺”的产生原因,主要是回族小聚居的格局,导致妇女在家中接受教义会比较慢,为了方便妇女学习教义和宗教知识而建。毕竟武汉不像新疆、宁夏等回族聚居区,学习教义的氛围不浓,只能由“女寺”这一形式加强妇女的学习。这也是汉口穆斯林重视学习、注重团结、倡导男女平等的和谐思想的体现。清真寺不仅是一个传教的场所,也是汉口回族“文化空间”的核心,他们的“文化空间”核心依然是中国传统思想,比如“仁”“和谐”等。清真寺的庭院也是如此,广栽树木,多植蔬菜,布假山,一派中国传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和谐相生之景象。“女寺”在这其中,更是中国文化包罗万象、兼收并蓄的真实写照。

三、碑帖题刻,融汇中华

因为历史等原因,江汉清真寺内并没有保存年代久远的碑刻,仅发现一些现代碑刻。图5为2006年所立汉白玉石碑,主要记录前代阿訇的生前事迹和贡献。此碑呈长条形,碑文采用规整的棋盘式布局,阴刻楷书,采用现代工具以“双勾露筋”法雕刻而成。碑文楷体直书,便于宣传阿訇的身前事迹,起到纪念和宣传的作用。碑身朴素光滑,没有装饰纹样,仅在碑座上雕刻有两个对称的装饰植物纹样。碑刻整体规整素雅,以实用为主,附以少量的装饰。

除石碑外,江汉清真寺门口还有一对抱鼓石(如图6)。抱鼓石原是放置于传统四合院门前、一种形似抱鼓的门枕石,本是大门的功能性构件,用来起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屋主人地位和身份的象征。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抱鼓石不再限于建筑作用,而是根植于生活中,成为了居住文化的象征。到了现代,抱鼓石已经失去实用和象征价值,江岸清真寺门前的抱鼓石,只是装饰物和地标。抱鼓石上的纹样也是中国传统的水波、植物等纹样,表明即使是伊斯兰教的宗教场所,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点从碑刻的形式、技法等可以体现。

除此之外,武昌起义门清真寺还有一处清康熙年间的碑刻,上书康熙帝的圣旨“天下回民,各守清真,不可违命,勿负朕有爱道之意也”,年代稍早,但与江岸清真寺内石碑形制等基本一致。这块碑刻明确表明了回族以“小聚居”形式在武汉已颇有时日,且无论官方与民间都秉持包容之态。这是回族“文化空间”和汉族社会融洽相处的见证,也是中华文化和谐包容美德的体现。信仰虽由外引,仍得中华之心,武汉地区清真寺都有着浓厚的中国人文气息。

四、服装服饰,删繁就简

以穆斯林服饰有代表性的帽子来说,男子一般戴无檐平顶白帽,穆斯林称“礼拜帽”(如圖7)。穆斯林在礼拜行礼时,鼻子和额头都要磕地,戴无沿帽礼拜更加便捷。礼拜帽的颜色很丰富,一般有灰色、白色、黑色、蓝色等。装饰方面,有的是单一纯色布料,也有装饰伊斯兰式纹样和文字的,如星月形状、阿拉伯文的教义和对真主的赞颂内容等。礼拜帽还可依季节和场合有多重选择,一般冬季较冷,戴灰色或黑色,其他季节多戴最常见的白色礼拜帽。现代的礼拜帽多用化纤、棉布等现代机制布料制作,寺中回族所戴的“礼拜帽”主要是从宁夏、青海等地购置。

寺中妇女衣着受阿拉伯国家影响,戴盖头,遮住脖子以上部位。回族认为脖子以上是妇女的羞体,不应暴露在外。戴盖头的习俗,源于阿拉伯地区风沙较大,为了抵御风沙。同时在《古兰经》中也规定妇女不得裸露肌肤。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不会像传统阿拉伯妇女那样佩戴面纱,但还是会佩戴盖头来护住头部。

穆斯林的服装以黑白色为主,也有灰色和蓝色,总体上朴素、庄严。男子多穿着白色对襟褂子,下面穿大裆裤,随季节还可以加上含棉的对襟坎肩,整体上素雅整洁,便于生产劳动。其中“坎肩”的材料也是根据季节变化,一般是夹棉或皮革,保暖驱寒,朴素耐用。回族的袜子也十分有特色,会在底部和跟部绣上精致小巧的纹样,但忌讳用人和动物形象。女子服饰与男子服饰基本相同,总体上简单朴素,多为单色,以黑白为主。同时因为宗教的原因不能裸露肌肤,女子服饰一般会在袖口、胸口、领口等处绣一些植物、阿拉伯文等纹样,所以较男子服饰相对活泼。

穆斯林服饰的色彩,与阿拉伯半岛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常年风沙吹拂和巨大的昼夜温差,穆斯林服饰多以黑白两色为主。而穆斯林服饰的简单朴素,与宗教信仰有很大关联。伊斯兰教的圣人穆罕默德就曾说:“你们宜常穿白衣,因为白衣最洁最美”。另外,伊斯兰教强调对“主”的皈依和顺从,教义中对自然和和平的向往,这些原因都使穆斯林的服饰形成了质朴大方的特点。穆斯林服饰是教义和宗教精神的外在表达,同时也有利于宗教的团结和稳定,增加信徒们的文化认同。

五、风俗礼仪,沿革千年

(一)饮食习俗

伊斯兰教非常注重饮食,《古兰经》中对饮食上有较多规定:“一切美好的、和你们把安拉教给你们的转教给一些能猎捕禽兽们的、都是合法的。你们吃它们为你们所抓到的,并对它提念安拉之名。”在伊斯兰教中,死物和猪肉是绝对不能食用的,饮酒也是一种罪行。教规中,宰和杀是有很大区别的,宰是凭着真主之名,因为牲口也是真主创造,普通人无权杀害它们。宰的时候应该吟诵真主之名,以真主的名义用快刀去宰杀牲口。虽然宰和杀都是用刀子结束它的生命,但他们的区别是有无信仰,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不能宰杀它。还有自然死亡和病死的牲口是不能吃的,以及食物中不能有猪肉和猪油。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猪丑陋、怪异,贪吃、蠢笨,其生活地方也很肮脏,所以《古兰经》中禁食猪肉。

在江岸清真寺的食堂,除在饮食上遵循伊斯兰教的戒律之外,还有一些地方特色。图8就是特色食物“油香”,是一种面食,很像平时吃的油饼。不过考虑武汉周围盛产水稻,以前没有吃面食的习惯,所以“油香”这种面食肯定是汉口回族从河南老家传来的。进一步调查发现,寺中除了会做“油香”这一类面食之外,还会做胡辣汤,这些都不是武汉本地食物。可见,他们的饮食习俗中受到了河南老家的影响,这也是他们“文化空间”的“乡愁”。

(二)宗教习俗

伊斯兰教提倡清洁,并将清洁提升到信仰的高度。穆斯林在礼拜前必须用水清洗全身或部分身体,称为大、小净。大净,阿拉伯语称“勿苏里”,指在重要仪式和礼拜前清洗全身。小净,阿拉伯语称“阿卜代想”,只需洗手、脸、头、脚等几个部位,主要是礼拜、诵经前进行。伊斯兰教认为,清洁身体污垢的同时,也是洗涤内心的罪过,在江岸清真寺就专门设有水房,是清真寺内仅次于礼拜大殿的重要建筑。

在江岸清真寺的门口挂有六个钟,写有晨礼、晌礼、哺礼、昏礼、宵礼、主麻字样(如图9),这是伊斯兰教的一日五时礼,俗称“五番拜”。由于条件限制,江岸清真寺没有邦克楼(即宣礼塔,用来召集教众礼拜或观察月相),阿訇每次礼拜都是在清真寺大院里喊邦克,面朝西方,用阿拉伯语大声喊(晨礼是4点40分,晌礼是13点15分,哺礼是17点50分,昏礼是19点35分,宵礼是20点35分,主麻是13点)。在对一名穆斯林的询问中了解到,他们是根据太阳的轨迹来进行礼拜。宣礼后大家进入清真寺二楼礼拜堂礼拜,在脱鞋后进行礼拜。礼拜堂是整个清真寺最大的室内空间,里面摆满了礼拜毯,西面的中间还有一个拱形窑殿,朝向伊斯兰教的圣城方向。

(三)乜贴

江岸清真寺食堂,墙上挂着一块黑板(如图10),上面写着一个人名,以及“40天乜贴”。下面还有一个阿拉伯文。这就是伊斯兰教中很重要的“乜贴”,为阿拉伯文“Niyyh”的翻译,意思是“决心”“愿望”等,旨在纯洁内心,祈祷真主保佑,一般在礼拜之前,用口头或内心表达。

在我国大多回族地区,“乜贴”演化为三种形式。第一是过“乜贴”,是穆斯林在去世之人的忌日等时间,举行的纪念性宗教活动。和汉族纪念亡者的“头七”类似,但回族纪念亡人一般从下葬日算起,分“七日”“四十日”“百日”等,日子比汉族多很多,图10黑板上所写的就这位亡者的四十日纪念。听寺中人说在纪念亡者时他们会炸油香,大家像平时一样,共同纪念这位亡者,也不会摆上贡品。

第二是举“乜贴”,它与“乜贴”的本意最为近似,是在宗教活动前表达的意愿。

第三是散“乜贴”,也称“纳乜贴”,是穆斯林对经济困难的穷人或清真寺捐财捐物的善举,和佛教的布施相似。乜贴是穆斯林群众互帮互助、团结生活的日常写照,也体现了在同一“文化空间”下人们相互扶持的美德。

六、结语

汉口头道街地区的穆斯林,是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穆斯林的典型代表,他们在“大分散,小聚居”的自然分布生存形态下,自觉地传承着自己的信仰和礼俗。在清真寺建筑群的内外,礼拜堂内部陈设,穆斯林信众服装服饰,碑帖题刻和日常生活风俗之中,以约定俗成的教义,规范了人们的向善守规和互相协调,营造维护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也促进了穆斯林信众融入当地社会生活,在高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为穆斯林们提供了传道信仰、寄托精神、留存习俗、传承技艺和感知幸福的时空环境。

参考文献:

[1]袁远.江岸史话[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4.

[2]秦惠彬.伊斯兰教知识读本[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5.

[3]武汉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市志(1980-2000):第8卷[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6.

[4]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武汉市志简明读本[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0.

[5]伊斯梅尔·马金鹏,译注.古兰经译注[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4.

[6]赖存理,马平,张锐.中国穆斯林建筑的色彩及文化含义[J].民族研究,1991(1):67-72.

[7]刘博.犹太教与伊斯兰教的洁食文化——解读饮食禁忌及其伦理思想[J].青海民族研究,2014(4):175-178.

[8]马奇明,周敏.江岸清真寺重建记[J].武汉文史资料,2011(Z1):115-119.

[9]茆先云.回族服饰探究[J].文艺争鸣,2010(24):103-105.

[10]陈晰.城市清真寺的当代文化功能研究——以武汉江岸清真寺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0.

作者简介:张昕,硕士,湖北美术学院二级教授。研究方向:文化遗产、设计艺术理论。

刘祖喆,湖北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穆斯林
印尼·雅加达
英国穆斯林更重国家认同
穆斯林在欧洲与居民互认度迥异
文化空间视角下的湖南区域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民初皖籍知识分子与文化公共领域的建构
独立书店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出路
从空间批评的角度看《偶遇者》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