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初探

2019-09-10 07:22:44许娟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9期
关键词:兴趣习惯策略

许娟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学生形成阅读习惯,教师应完善自己的阅读教学技能,引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掌握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策略 兴趣 习惯 能力

小学语文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是否时常困惑于这样的问题:语文教学的目的仅仅靠传授给孩子们语文课本上的知识就能达到吗?学生能否在学习过课本知识之后就能激发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并由此提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呢?带着这些疑惑,笔者发现紧紧围绕语文课本进行教学,孩子们的语文基础知识是牢固的,但阅读能力不足,感悟文章主旨不够深入,习作时词语匮乏、构思平庸。这和语文教学的目的大相径庭。怎样去改变现状,让孩子们真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切实达到教学目的,就必须紧紧结合阅读。无阅读便无真正的语文教学。经过多番尝试和经验积累,笔者紧抓阅读,在阅读教学策略上积累了以下心得。

一、不断学习,升华自己的阅读理念

要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必须身体力行,成为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拥有丰富的知识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若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了疑惑,作为老师无法释疑,怎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呢?

所以,教师应该给自己制订计划,列好书单,从优秀的儿童文学到经典的世界名著,从精彩的现代文学到典雅的古典文学,“一网打尽”,将这些好书一一认真咀嚼。从书中,为师者感受丰富多样的人生,最真最美的情感,灵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新颖别致的行文模式……用这些“营养”丰富自己的大脑,从而真正感受到阅读的巨大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用自己从书中获取的“能量”感染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为学生引经据典,和他们谈古论今。孩子们自然就会对语文老师仰慕不已,对语文课也兴趣大增。这为教师后面进行阅读教学打下了基础。

另外,教师也应该积极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参加一些跟阅读有关系的业务学习,吸取阅读教学的经验,并从中受益,促使自己对阅读的认识更为深刻全面,对自己下一步阅读教学的开展坚定信心。

教师自身的“充电”过程,为后面的阅读教学增强了底气,也为构建好一套更为准确有效的方案奠定了基础。

二、寻求外援,让家长为孩子阅读助力

学校里的系统学习很关键,但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想要在阅读教学上有所建树,除了要有老师的课堂教育,更需要有家长的鼎力相助。若學校和家庭两方面协调一致,那么阅读教学必将事半功倍。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积极联系家长,和他们沟通好,争取其配合,并对此专门召开家长会,理论结合实际,说服家长,让他们明白阅读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购买适合的书籍,请求家长在家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于如何在家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建议家长拿起书本主动阅读,给孩子们塑造一个学习的好榜样。为了营造一个浓郁的家庭读书氛围,教师可以请家长把书放在孩子的床头、书桌以及其他随手可及的地方,让孩子视力所及之处均是书籍。并且,教师可以提议有能力的家长每天晚上和孩子有不少于30分钟的共同阅读时间。读完一本书后,用谈心的方式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尊重孩子对所读作品的独特感受,并在此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让孩子无形中加深对作品的感悟。这有助于让孩子实现从“被读书”到“要读书”的转变,在家里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三、师生共读,形成特色阅读教学

教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可以结合语文课本的内容选择一些相近的书籍拓宽学生的眼界,延伸课文的知识。小学阶段可以推出“快乐读书吧”、“读沈石溪作品,感受动物情怀”、“杨红樱眼里的童年”等主题阅读季活动,并且进行“好书推荐”、“书本互读”、“分享阅读”、“主题汇报”等一系列的阅读推广活动。

如,在教学过《草船借箭》这篇文章之后,趁学生们对三国故事意犹未尽之机,笔者推出“童眼看三国”的主题阅读季活动。笔者采用层层推进的方法,先从“初识英雄”开始引领学生阅读全书,让学生从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方面感受人物性格,并体会作者罗贯中的人物描写手法;接着,“走近英雄”,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得出几个学生最感兴趣的人物,进一步深挖,通过具体事例来感受人物的英雄气魄;通过书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英雄所见略同”的惺惺相惜;最后,“叹英雄”,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分享交流,让学生谈谈“你心中最喜欢的英雄人物”,分析英雄人物的成败得失,阐述自己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一活动前后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采用小组学习交流和课堂交流分享两种形式相结合。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了怎样去读透一本书的方法,这对于后面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学生不仅知道了读书既要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又要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书的主旨。读书,要读通、读懂还应该读进去,这样才能真正从阅读中有所收获。

当孩子们已经形成了阅读的好习惯,笔者接着开展了“师生共读一本书”活动。老师和学生同时读一本书,阅读结束后,开展“阅读汇报课”活动。在回顾书本故事情节的同时,挖掘人物的精神世界,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让同学们交流感受。

在这一流程中,学生朗读、分析、概括、总结、动笔,既领略了书中的好词好句好情节,又感受了书中所传达的人文精神,并且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也找到了有效的读书方法,真是一举多得。

四、团队协作,让学生爱上阅读

一所学校若是只有一个班级在抓阅读教学,那就是孤军奋战,力量太过薄弱。怎样让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看到阅读带来的好处,形成全校阅读的大环境呢?教师可以从“阅读汇报课”入手,邀请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听课,让他们在课堂上感受孩子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请他们聆听孩子们的独到的见解。学校领导和老师们感受到了阅读给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带来的提高,看到了阅读对于语文教学的作用,就能更重视阅读。

教师重视阅读,阅读的气氛在每个班级就能营造出来了。学校领导重视起阅读,可以建议学校领导从图书馆入手,更新学校图书馆的书籍,更新的、更全面的、更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不断上架,保障了学生享受优良的阅读资源。

学校还应该在读书活动中对表现突出的孩子进行表彰。无形中,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校的读书氛围愈加浓厚,学生阅读的大环境有了,真正调动起了孩子们的读书兴趣,形成了校园读书的热潮。

通过一系列阅读活动的开展,孩子们真正爱上阅读,从课外书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知识,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加了他们的信息量,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阅读能力决定孩子一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阅读教学是一段漫长的路,它需要不断地积累和内化。愿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能坚定地驻扎在阅读这块神奇的土地上,让书香浸润孩子们的人生!

参考文献:

陈德怀.明日阅读——兴趣、身教、习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兴趣习惯策略
上课好习惯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5:21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8:04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