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
2011年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的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1]从这一需求出发,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也引起了笔者对于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的再思考。特此试以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专题“三次科技革命”一課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以求教于同仁。
一、温故知新——专题复习课的基本任务
从专题复习的课程性质来看,它必然脱离不了“复习”的基本原则。教师对于一堂课的任何改造与创新毫无疑问应当建立在对已有知识点再还原、再巩固的基础之上。如果失去了“重温旧有知识内容”这一关键性的学习过程,想必这堂课终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仅扭曲了专题复习应有的课堂属性,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过分拔高、空洞无味的情况。
同时,专题复习课毕竟是区别于新授课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点的二次学习必须掌握在一定体量和时间之内,更应借助新课堂挖掘新知识。如果复习课没有新内容的出现,学生的课堂兴趣就很难被再次激发出来。最终课堂的呈现效果是平淡无奇,学生的课堂感受是索然无味。
因此,专题复习课既有与新授课的内在深入联系,也有其基于自身特性而生的全新特征。既不能“假大空”,也不应“炒冷饭”,而是立足于“学生复习”这一具体学情,以期达到温故且知新的最佳效果。
秉承这一原则,我将“三次科技革命”的专题内容划分为三个部分。即“基础知识的再现”、“相关知识的联系”以及“全新知识的渗透”,力图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逐步深入,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角解读。
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三次科技革命“是什么”的问题,集中梳理学生已经掌握的关于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基础知识。而这一记忆再现的过程整体难度不高,最适合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这样既能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实现更好的记忆效果。因此我设计了表格如下,并通过课件的多样化展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
第二部分内容针对三次科技革命“怎么样”的问题,即它究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何种影响。这其中既有因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无限便利,也包含了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创伤。例如更大规模、更加残酷的战争;日益凸显的环境生存危机;萦绕在人类心头挥之不去的社会伦理问题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再次回忆起一战、二战、中国近代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等事实上与科技革命息息相关的内容并加以串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我为学生讲述了今日科技革命的全球焦点——人工智能。这是一个未曾在书本上出现却又是当今人类科技发展必将经历的过程。将其作为本堂专题复习课的新增内容,想必是最为合适的。学生通过课堂的简单了解,对正处于剧变中21世纪的科技发展也能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二、顺“理”成章——专题复习课的设计思路
所谓专题复习课,其本质属性是基于“复习”而生的课堂,也就是前文所强调的对于已有知识的再现。同时,我们也绝不能忽略“专题”二字,我将其比作一堂课的“魂”。
何谓一堂课的“魂”?即专题复习课必须有其内在的脉络,有其贯穿全程的主题,有其整体思路设计所存在的“理”。课程所具有的全部内容应当紧紧围绕这个“理”进行安排,如此下来一堂课的生成也便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有同仁不免产生疑问,难道教材上每一堂单独的新授课没有其内在的主题?恰恰相反,由于凝结了众多资深教材编写者的心血结晶,课本所呈现给我们的每一课都是内容饱满、条理清晰、逻辑鲜明的。几乎每一个课题寥寥数字就能简明扼要地向我们道明主旨。
但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由于新授课设计时这一步骤已经有人代劳,反而令许多教师在专题复习课的设计中下意识忽视了对于课堂线索的主动探求。并非是教师没有相应能力,而是其对于寻找、围绕、呈现“主题”的意识往往不够强烈。因此,想要上好一堂专题复习课,教师首先需要具备提炼主题的意识和能力,并将其作为课堂架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那么本课“三次科技革命”的主题又在哪里呢?我经过深入思考,最终将其确定为四个字——时代之音。并结合前文所述的三块课堂内容,构建了以该主题为线索的框架体系,分别是“聆听主流之音”、“找寻画外之音”、“奏响时代之音”。
人类借助三次科技革命在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内到达了过去两百万年都不曾企及的高度。西方神话普罗米修斯舍生忘死,只为盗取一缕火种;而今日人类仅需按下小小开关,黑夜便绽放光芒。火车、汽车的发明也使得“日行千里”变得稀松平常。凡此种种,科技发展对时代进步所产生的巨大推动力是我们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此意为“聆听主流之音”。
而与此同时,科技催化了战争的残酷性,科技加速了殖民者的侵略脚步,科技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科技加剧了社会伦理问题的严峻程度。在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机器轰鸣、人类欢笑、互联共享等主流之声以外,我们更应当找寻枪烟炮雨、地球悲鸣、安全隐忧的画外之音。“我们要关照历史的‘另一面’,在了解历史事件时,不仅要看到教科书中的‘一面’,也要看到教科书外的‘另一面’,要善于从不同的棱面和视角去考察。”[2]此为“找寻画外之音”。
结合上述内容,纵观人类历史。尽管科技发展带来了诸多弊端,但不可否认的是科技已然成为时代发展不可停下的脚步。因此最后板块讲述人工智能时我设计的主题为“奏响时代之音”。在不可阻挡的潮流之下,我们应当做的是以科技发展化解现实难题,以科技进步奏响最嘹亮的时代之音。
三、焕然一新——专题复习课的理想境界
有了对专题复习课基本任务和设计思路的清醒认识之后,由此生成的一堂课至少是合格的。那么如何将合格转化为优秀?如何通过一堂专题课的学习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受?这是教师努力追寻的方向。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课程的“三维目标” 分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既然是有着内在线索与脉络的专题复习课,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疑是升华课堂的最佳选择。
专题之所以为专题,必然有其共通共融之处。然而这种融通又不能流于表面,需要深入挖掘。例如人教版九年级专题“近代化的探索”一课可分为四个部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近代化探索”这一共同主题可以将其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先后出现的四次探索。问题在于,相互结合之后还是各自独立探索吗?是否存在更深层次的内在联系呢?显然是有的,那便是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不同活动背后,彰显出的救亡图存、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相同情怀。因此有教师将这四部分内容分别附上小标题——“举步维艰”、“昙花一现”、“柳暗花明”、“旭日东升”。一条路途艰辛、曲折万分却又一脉相承、充满希望的近代化探索之路便呈现在了学生的眼前。
一堂历史专题复习课比较糟糕的结果便是仅仅几课内容的物理相加,完全没有出现“1+1>2”的化学反应。因此,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我发现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之处一目了然: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安排本课的三块内容时采取了“扬——抑——扬”的情感曲线。科技发展的惊人成就给学生带来了喜悦的感官;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则将学生置于较为悲观的思考之中。經历一次情感波动后,再从正面引导学生:科技进步的潮流终究是积极可取的。学生在课堂情感的变化中既融通了三次科技革命的知识,更深刻理解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小结
张耕华先生曾指出:“人们认识历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历史学家就是一些为解决现实问题而到历史领域中去寻找答案的人。”[4]科技革命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意义显得更为突出。当课堂上有学生针对人工智能提出疑问——人类究竟该何去何从的时候,这堂课已经成功大半。当学生能够自我解答这个问题,相信科技发展的光明前景之时,本课的预期便已完全实现。正如杨澜所说:“其实无论科技怎样发展、世界怎样变化,我们还是需要心里有爱,有慈悲。这件事情机器做不来,而我们必须要做。”[5]
总之,初中历史专题复习课的重要程度丝毫不亚于新授课。我们应当寻求更多科学有效的方法,力图将每一堂专题复习课呈现出最佳效果。这不仅是对初中学生三年学习内容的概括与升华,更是培养其深层次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能力、历史情感态度的战略阵地。
【注释】
[1][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5页。
[2]王哲:《要关照历史的“另一面”》,《中学历史教学》2018年第4期。
[4]张耕华:《历史哲学引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5]杨澜:《从人文的角度看人工智能》,http://www.sohu.com/a/190677062_499203,浏览日期2017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