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同一体 融合共进 加强公立医院党支部建设

2019-09-10 07:22:44黄靖珊李聪马春梅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10期
关键词:神经外科支部科室

黄靖珊 李聪 马春梅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党组织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抓手,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五同一体”,即党的基层组织与业务学科同步设置、党建任务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党建理论与业务知识同步学习、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点评、党建绩效与业务绩效同步考核。“五同一体”,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实践中不断磨砺、不断提升,汇聚起推动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的基层组织与业务学科同步设置

“新天坛将全力推进‘4321计划’,使神经科学从医疗中心转向科技创新中心。神经病学中心党总支第一支部包括血管神经病学科及神经介入科所有党员,承担的科研学术任务最重。今后的2-3年,党支部要努力创造新佳绩,把推动学科建设作为奋斗的‘杠杆’。”2019年4月2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拥军参加神经病学中心党总支第一支部组织生活会时,这样鼓励全体党员。

面对“健康中国”战略为首都卫生健康系统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基层党支部如何与业务科室真正做到一体同心?如何为医院转型升级提供坚强有力支撑?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党支部纷纷开展了实践与探索。

大调整、大提升。把支部建在学科上,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互融互进,是首都卫生健康系统党支部调整设置的基本遵循——

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党总支现有党员150人,以新院搬迁为契机,按照学科群的组成和职能的相近性,将原有的3个党支部拆分为了5个党支部。支部内各专业既做到了细分突出专业优势,又做到了整合集中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协同合作做好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大规划、细布局。首都各大型公立医院党委着力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地将党组织与专业融合引向深入——

党小组虽然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却是贯彻落实党建工作要求的前沿阵地、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的神经末梢。为了解决超大型医院党支部存在的涵盖科室多、专业多、党员分布不均等特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党委自2017年起,开展了把党小组建在科室、专业上的探索。

2017年,肿瘤医院医院党委下设6个党总支、30个党支部,涵盖63个科室。同年5月,院党委正式下发《关于各党支部设立党小组的通知》,把党小组建设作为支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27个在职在研党支部共下设73个党小组,其中,科室独立党小组38个、科室联合党小组10个、病区(班组)党小组7个、研究生党小组18个。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院党委发现有的党小组虽然“区域相近、专业相同、人员相熟”,但由于党员人数过多,导致开展活动的灵活性不足。对此,党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实现了“党小组建在专业上”“中心工作在哪里,党小组设置就延伸到哪里”的要求。

党建任务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

2016年10月20日上午7∶45,北京朝阳医院门诊楼9层特需门诊911诊室外已经坐满了患者。8∶00,医院药事部主任、总药剂师刘丽宏准时走进诊室,开始接待有精准用药需求的患者。

刘丽宏接待的第一位患者是一位老奶奶,她着急地问:“大夫,我吃阿托伐他汀肌肉疼,可是血脂高不吃又不行,您看这可怎么办呢?”

经过药物基因检测,刘丽宏确认老人属于肌病中度风险患者。她决定给老人肌病风险最小的他汀类药物,并确定对老奶奶进行定期电话回访……

北京朝阳医院精准用药门诊作为全国第一家由药学人员筹建的、专门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的门诊,自2015年6月29日正式开诊以来,获得了业界和患者的一致好评。开设该门诊的创意正是来自刘丽宏和党员们围绕支部工作如何服务患者的“头脑风暴”活动。精准用药门诊使药师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与医护人员一起,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的精准用药方案。朝阳医院药事部的成功转型,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方案。

党的十八大以来,首都大型公立医院党组织以提升党支部组织力为重点,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互促、同频共振,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开展了“文明服务,缺陷管理”工作,院党委发挥组织力优势,从改善医院工作流程入手,提出凡不能够使患者满意的流程和服务内容即属于工作缺陷,明确把改进缺陷作为强化医院管理,党组织围绕中心促发展的重要内容。各党支部带动党员职工积极参与,主动查找、纠正缺陷,并将消除缺陷作为党支部作用发挥考评的重要内容。2016年以来,患者对人民医院的满意度年年超过96%。

党建理论与业务知识同步学习

党建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同步进行、学习氛围互进互促,学习效果联动提升,由此推动党建带领学科建设与科室中心工作,是首都公立医院党组织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

加强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作为提升学科建设的思想引领——

作为神经外科的“国家队”,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党总支结合医院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的要求,提出了聚力“中国创造”、创建体现中国神经外科最高水平、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的“神经外科诊疗指南”的目标。神经外科党总支一班人充分发挥科创人才集中、各层次书记、支委、党员骨干均是学科带头人的优势,带领各自团队开始了一项项科研攻关项目研究,在临床技术以及学术方面都取得了丰厚成果。中国版“神经外科诊疗指南”大大地降低了低收入患者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概率。

创新学习形式,将党建理论学习与业务知识学习“融为一体”、美美与共——

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党支部每年10月都要组织当年入职的青年医务人员、外院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轮转护士、研究生及实习学生,进行“爱院、爱科、爱岗”新职工入科教育。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张方明主讲的“传承与创新,风雨六十年——发展中的北京友誼医院口腔科”,全员覆盖,一年一次,形成特色。他通过500多页真实图景照片展示,4个多小时详实生动的讲解,将口腔科60多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完整呈现,一代又一代友谊医务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宗旨要求、立足本职岗位服务人民的进取和奉献事迹,激发了青年人爱岗敬业精神,传承了友谊精神、弘扬了友谊文化。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步点评

“党建工作只有新起来、活起来、深起来,才能破解工作格式化、同质化、简单化的难题,从‘低层次循环’迈进‘高层次联动’。”积水潭医院干部综合科党支部书记张萍告诉记者。

干部综合党支部主要负责积水潭医院干部科以及感染控制科党的建设工作,现有党员22名。党支部根据患者相对固定、行动不便、一体多病、用药复杂的实际情况,把保健人群健康关口前移。他们以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依托,组织党员走出医院,深入基层,分批次、分主题为患者开展系列健康讲座、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活动启动之初,只有几位负责人忙前忙后,其他人员多是被动参与。针对这个情况,党支部改进了工作方法,将健康宣讲活动分成几个项目组,党员自愿选择参加,并要全程参与宣教的设计和组织协调工作。在正式宣教前,支部要听取各小组的宣教计划、工作流程和紧急预案,每名党员都要汇报自己的工作内容。此举大大提升了党员的参与热情,使宣讲活动精准到位、深入浅出、深受欢迎。

要想“走出去做得好”,就要“党支部点评准”。在每周例会和周三业务学习后的总结时间,张萍都要对党员一周内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情况进行“复盘”。“复盘”不追求“高、大、全”,更注重“细、小、精”,抓住普通党员在工作态度、工作方法、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等方面的细节、亮点,肯定先进、鞭策后进。

党建绩效与业务绩效同步考核

2019年1月24日下午,北京友谊医院院党委在西城院区门诊楼九层第一会议室举行了2018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34位党支部书记全面汇报支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各党支部实实在在、有声有色的工作,展现了党建绩效和业务绩效同步考核实行以来的成果。

以党建台账为指南,党建绩效考核为抓手,优化党建和业务“融合互促”,是首都大型公立医院党组织行之有效的实践探索。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对照科室绩效管理体系,各院党委都建立了一套与之相应的党支部绩效考核体系。比如,北京同仁医院党委组织编印了《北京同仁医院党支部工作制度》《北京同仁医院党支部工作量化考核标准》《北京同仁医院党支部考核及评优实施办法》等。严密的考核体系,推动党建工作检查考核与科室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等结合进行,明确将考核结果作为总体评价和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惩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确保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建立配套的保障机制——

围绕考核体系,各院党委建立了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保障机制,从明确工作责任、保证有位有为,到党建能力培植,给党支部一班人以全方位的帮扶与指导。

朝阳医院党委制作了党建工作责任台账,将党建工作分解为82项内容。其中,涉及党支部相关工作的任务有20项。党支部书记、支委不再凭经验干事,而是有了明确的支部工作指南。

朝阳医院党委建立了“政治+业务”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党务工作者上岗前的集中培训、上岗后的系统培训。依托“政治培训助力医改”每周一课平台,采取理论报告、专题讲座、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水平和能力。

为确保党支部在科室有地位、有抓手、有舞台,首都各大型公立医院党委均开展了“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了党支部书记进入科室核心组制度,从人才培养与体制机制上夯实和强化党支部在基层的政治核心地位,使党支部书记真正发挥参与、支持、协调、保障作用。

除了教育、培训,各院党委在顶层设计、精准指导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帮助基层党支部找准党建与业务联动的着力点,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宣武医院党委、同仁医院党委建立了党务查房、行政查房工作机制,党委班子成员,每周深入一线,通过参加支部生活,参加科室的交接班,參加院内岗位体验等形式,察实情、查问题、听意见、找对策,发现一个、记录一个、落实一个,锲而不舍,日积月累地推动着基层支部工作的进步。

(责任编辑:谭梦)

猜你喜欢
神经外科支部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支部联建润“甘泉”
当代党员(2022年7期)2022-04-14 21:51:05
强支部才能支部强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当代陕西(2020年20期)2020-11-27 01:43:16
爱紧张的猫大夫
孩子(2019年5期)2019-05-20 02:52:44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基层中医药(2018年2期)2018-05-31 08:45:04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中国卫生(2016年6期)2016-11-23 01:09:14
CBL联合PBL教学法在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波:行走在神经外科前沿
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两种置胃管方法比较
西南军医(2015年2期)2015-01-22 09: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