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魏梦佳 刘婧宇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盛典上,当一架架新型战机从天安门广场上空呼啸而过的时候,现场和电视机前的人们无不欢呼雀跃、热血沸腾。
在一代代中国战机的背后,有一群为战机“保驾护航”的人。今年91岁的高镇同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60多年来,高镇同不知疲劳地挥洒热血,带领科研团队,在飞机结构寿命可靠性评定理论和工程方法上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为我国歼击机、轰炸机、客机等20余个型号数千架飞机进行定寿和延寿,“为保障部队的战斗能力和飞行安全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矢志不渝践初心
1928年11月,高镇同出生于北京。“七七事变”时,9岁的高镇同正在上小学。他清晰地记得,校门对面是一个日军军营,每天上下学都能看到日本兵在街上横行霸道。“那时候,日军的轰炸机、战斗机经常在北京城上空飞来飞去……”屈辱的记忆他至今难忘。“国之不盛家何在?自古有国才有家。”高镇同心中萌生了强烈的爱国情。
“中国要强,要航空报国,必须要有好飞机。”1946年,高镇同考取北洋大学航空系,开启了和航空事业长达73年的不解之缘。
1952年,高镇同随清华航空系调入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新组建的北京航空学院,一干就是60多年。
1970年,河北邯郸,一架直升机坠毁,机上7名战士全部遇难。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事故调查小组成立,高镇同成为小组成员。经调查研究,坠毁原因被确认为直升机旋翼系统轴颈疲劳破坏。自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生产的大量飞机都未曾给出使用寿命,使用中有很大盲目性,机毁人亡的事故时有发生。
进行飞机结构定寿、延寿和抗疲劳设计,保障飞行安全,已刻不容缓!
北航老主楼一层,有两间疲劳实验室。怀着强烈报国心的高镇同在这里一遍遍测试飞机构件的“疲劳寿命”,拿着放大镜仔细端详构件孔洞因疲劳断裂的演化过程。
这成为高镇同一生不懈奋斗的目标。
在高镇同指导下,我国航空系统18家单位实施了一系列测试工程,经过十余年努力,不仅为我国飞机定寿、延寿和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基础数据,还培养了一批疲劳领域专家学者。
“在高先生指导下,我们从上世纪70年代起采集了我国独有的400万亿个数据,提供了大数据和技术支撑。”高镇同的学生、飞机寿命与结构可靠性专家闫楚良院士说。
高镇同带领科研团队不断攻克技术难关,解决了疲劳强度概率分布的世界性难题,形成了中国专有的飞机结构寿命预测理论。到1993年,我国数千架相关飞机的使用寿命已经从1000多个小时延长至3000小时。1995年,飞机定寿延寿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六十春秋育英才
2017年10月28日,北航首届“立德树人成就奖”颁给了89岁的高镇同。
“40位评委一致推荐高先生。”北航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谭华霖说,“高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传道授业、辛勤耕耘,是名副其实的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高镇同常说:学生是我最大的财富,我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使学生超过自己。一代胜过一代,我们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我们民族才能繁荣昌盛!
高镇同教学的“讲究”闻名校内外。材料力学采用双语教学,高镇同的教案让学生们佩服不已:“中英文讲稿写的字像打印机打出来的,与印刷字体基本没差别。”
高镇同说,认真源自自己的上学经历。
高镇同上大学期间,一次考试,他的俄语得了99分。自己全答对了,为什么被扣了1分?年轻气盛的高镇同詢问俄语老师。“教俄语的是一位白俄罗斯老太太,她告诉我,错了一个标点符号——俄文句号是实心的,我却写成了空心圆。”一次询问,让高镇同明白了一个道理——教书育人丝毫马虎不得。
“高先生的一堂课,让我追求了40多年,奋斗了40多年,探索了40多年。”72岁的闫楚良说。已获多项国家奖项的闫楚良45岁时开始攻读博士,在高镇同指导下攻克了飞机疲劳载荷谱的难题,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跻身中科院院士行列。
从教60多年,高镇同培养出一批航空、教育领域的学者专家,其中包括5位院士,一些学生的创新成果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发明和科技进步三大奖项。
为善最乐且自得
2001年,北航建了院士楼,要分给高镇同一套15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但他多次婉拒:“我居住条件可以了,两个人够住,大房子应该留给更需要的同志。”
在高镇同书房的书柜上,“人民教师”“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两条红色条幅格外醒目。这位在航空强国路上勇攀高峰的学者,不仅育人树人成绩卓著,而且在捐资助学路上也镌刻下深深的足迹:北航档案文博馆内,保存着高镇同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各种捐赠的收据和感谢信,其中几本收据上印有800多人收到善款时摁下的手印;另一叠厚厚的收据记录了他从1987年至1995年资助学生共209人次的详细情况。2018年11月,在90岁生日之际,高镇同为北航捐资90万元成立“高镇同基金”。2019年,他又向基金捐款30万元。据不完全统计,30多年来,高镇同个人累计捐款已达200余万元。
多年前,高镇同的首位博士生王中曾因家庭情况萌生了退学的念头。一天,高镇同将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牛皮纸信封交到他手里:“这是法国勒马赫教授投的稿,主编希望我审一下。我相信你能做好这件事。”顿了顿,他又说:“如果可以发表,就把它翻译成中文,这是有稿费的。”王中感激得说不出话,正是这30元稿费,将他从退学的边缘拉了回来。当时,这些钱可以支持他一个月的生活费。
松柏老而健,芝兰清且香。高镇同说:“我是从贫困中过来的,再看到学生贫困过意不去。”他挥笔撰文,以诗言志:“攀越青山戏海河,世间乐趣何其多。琴棋书画皆称道,为善最乐且自得。”
(作者单位:新华社)
(责任编辑: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