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雷大英雄

2019-09-10 07:22:44韦星
党员生活·中 2019年1期
关键词:雷区马鞍山河村

韦星

距麻栗坡县城30多公里的中越边境,有个八里河村,村民散居在东山一带。

30多年前,中越边境的那场自卫反击战就在这里发生。

随着战争的结束,村民们开始重建家园,但危险并没有随战争的结束而远去。埋于地下或挂在树上的数以10万计的地雷和挂雷,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危险。

20世纪90年代,随着村民触雷事故的频发,八里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地雷村”。在该村出生的王开学,因为自学排雷且成效巨大,成了人们眼中的排雷大英雄。

成功的秘密

1988年,18岁的王开学开始自学排雷。

捡到地雷后,王开学便端详、琢磨和思考:爆炸如何发生?内部结构究竟怎样?爆炸的威力大小和什么有关?……整整一年,他每天就这样琢磨。

琢磨一年后,他开始拆雷。他拆的第一个地雷是58式反步兵地雷,内有200克TNT炸药,爆炸威力很大。

成功拆除第一个地雷后,他便继续拆第二个、第三个。

此后,遇到各种地雷,他都逐一尝试拆除,不但了解其结构,还总结了预防措施。

在不断拆雷的过程中,王开学对各种雷的结构了如指掌。

抉择的伤痛

1981年农历九月的一天上午,王开学正在位于邻村的马鞍山小学上课。突然,马鞍山村的一個老太太流着泪走进教室,来到王开学身边,俯身抱了他一下,哭出声来,然后就出门走了,什么话也没说。

这个老太太走出教室没多久,另一个老奶奶又走了进来,王开学知道那是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她进来后,也抱着王开学哭,泪水落在王开学脸上。老奶奶告诉他:“你父亲被地雷炸到了。”

父亲是在距家约800米的山上触雷身亡的。那时,还没有人意识到,一场战争正悄悄靠近这个村落。

父亲死后留下5个孩子,最大的是王开学,11岁;最小的妹妹才8个月。

父亲去世3个月后,29岁的母亲带着最小的妹妹改嫁了,就嫁在本村另一户王姓人家——距离王开学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

突然失去父母后,陪伴4个孩子的,只有年迈的爷爷和14岁的小姑。因为健壮的叔叔和婶婶在他父亲过世、母亲改嫁后不久,也分户出去单过了。

家里有5亩田地,但干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多,王开学记得粮食总不够吃。饿了,他就和弟弟妹妹们哭成一片。逐渐长大后,王开学不哭了,饿了就不停地喝水和上厕所。

王开学选择排雷首先和父亲的遭遇有关,其次和生存有关。此外,村民和亲戚的受伤遭遇,也促使他不断排雷。

如今,每次进入雷区排雷,王开学总想起父亲被炸后的场景,想起很多被炸伤、炸死的村民,想起参加他们丧礼时,那些呼天抢地的场景。“所有这些,都给了我源源不断的排雷动力。”王开学说。

持续排雷25年后,王开学已从雷区为自己垦出230多亩土地,并在上面种植澳洲坚果、黄花梨以及油杉。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只见树木长势甚好,绿油油的,充满勃勃生机。

摘自《南风窗》

猜你喜欢
雷区马鞍山河村
走出雷区
绕开老年理财五大“雷区”
保健医苑(2022年5期)2022-06-10 07:47:18
马鞍山郑蒲港新区
江淮法治(2022年2期)2022-03-17 08:54:16
4个补钙雷区,您踩过几个?
西曲河村:盘活一座山 带富一方人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外保内贷,又一个雷区?
中国外汇(2019年13期)2019-10-10 03:37:44
成自泸高速马鞍山隧道机电工程维护浅析
“诗城”马鞍山 魅力黄梅戏
黄梅戏艺术(2016年3期)2016-07-08 07:34:38
百姓事,记在笔头刻在心头——记水磨河村党支部原书记燕振昌
马鞍山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