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也,女。现执教于济南大学文学院。著有诗集、散文随笔集、中短篇小说集、长篇小说及文论集等共二十余部。曾获人民文学奖、诗探索奖杰出成就奖。
侯德云的《李鸿章二题》,分为《刺杀李鸿章》和《马关枪声》,其实我倒愿意把这二题合起来看作一题。作家是采用不同视角来讲述了同一个故事,其实是把同一个故事讲了两遍。所以,可以说“这两篇小说”,也可以说成“这篇小说”。这种双重叙事角度或多重叙事角度,在现代小说里,运用得最好的当数福克纳。
展示一个历史事件,可以有多种方式或角度:历史学角度、政治学角度、大众媒介角度、学术理论分析角度、人性的角度……这篇写了两遍的小说,自然都是从人性角度来展现某个事件的,使用的都是小说笔法。
当年在日本马关,中日两国就甲午战争进行谈判,李鸿章以自己血染官服险些丧命这个偶然事件换来了比预期结果要好很多的和谈,并使得赔款减少了一个亿,这可真是昂贵的和平。
小说中两个部分,分别登场了两个主人公,同时也分别代表了两个国家。代表日本的是小山丰太郎,一个浪人,一个狂热分子,一个思维混乱的爱国者和愤青,企图以个人之力来操纵历史车轮。他仇视中国却自我讽刺般地在言谈举止中时时处处都渗透着中国文化的影响。代表清政府的是李鸿章,一个有着大国神气却在屡战屡败之下显得不免羸弱苟且的形象。然而,小山丰太郎突袭外国使臣李鸿章事件,却使得这场举世瞩目的谈判,忽然变得吊诡起来,原本无比强硬的日方迫于国际舆论而不得不变得柔软了一些,原本软弱的清政府反而毫不费力地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利益。
这几乎是蝴蝶效应兼多米诺骨牌效应。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之微小力量的介入,带动了整个动力系统的巨大连锁反应,以至引起了这个系统在整体上在大方向上的变动甚至逆转,而且使历史朝着与他的初始意愿完全相反的方向行进,并且拐了一个弯儿。当然,这个以匹夫之勇无意中帮了自己国家一个倒忙的普通人,因此也进入了史册。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螳臂当车的故事,确有效果,只不过恰恰与预期相反。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好玩儿。
作家侯德云并未在文本之中表示出自己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立场和态度。他未必没有立场和态度,只是他刻意隐藏起来了,读者从文字里一点儿也没有看到他的民族主义表情或者其他表情。作家在写到中方和日方的这两个代表性人物时,尽量让自己的情绪保持着一种平衡的反应,他对两者都没有批判,而是对双方都抱以同情的胸怀。
签订《马关条约》这样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和国际事件,就这样被写成了一个被偶然因素所影响甚至所决定的好看的故事。的确,历史的必然性和绝对性里面常常挟带着一些这样那样的偶然性和或然性,历史常常还会依靠偶然性和或然性来决定其方向,使之带有明显的宿命色彩。
作家用颇多笔墨来写小山丰太郎去枪杀李鸿章之前的准备,包括最后的工作准备也包括最后的精神准备,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感,俨然是一个日本版的荆轲。作家在写这个人物时,用了一些影视的表现手法,写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决定“临行”或“临终”之前那一系列颇具浪漫色彩的细节:拜谒母亲墓地、冒着大雪背诵着诗句永诀家人、去照相馆购照片、买手枪练习射击、妓院最后求欢、踏上征程……其中涉及的对话则是极简省极决绝的:“这种天气,不走不行吗?”“不行。”
作家写李鸿章时,则重点着眼于在艰难的谈判过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那是息事宁人、得过且过以及因祸得福的心理,那心理真是既复杂又反讽。
侯德云这篇小说放在今天,当然可看作是精短的“历史小说”,而如果不追究其时效性或者将其时效性放得无比宽松,则大致可以看成是“新闻小说”或者“以新闻为小说”,似乎是依据一则一百多年前的报纸新闻做了这篇小说,或者依据当时的街谈巷议道听途说而创作了这篇小说。作家将发生的时间精确到年月日、具体时辰,还有确切地点、事件过程、原委、人物以及结局,新闻的要素五个W(when、where、what、why、who)和一个H(how),在短短的篇幅里,全交代了。另外,虽然采用了方便心理描写的第一人称,但是由于其对于史实的刻意尊重而产生出来的客观效果却是如同使用了第三人称的,作家像记者那样采取了目击者的平静语调,跟对某个头条新闻的关注和述评一样,有着真实性和临场感。
然而,作家写的毕竟是小说。这里需要作家有很强的转化能力。怎样将过期就扔的报纸上那昙花一现的新闻(哪怕是一百多年前的新闻,包括来自中国的和外国的新闻)转化成聚焦人类心灵与情感的小说,将新闻的能量转化成小说的能量,在纸页上永恒地固定下来,才是问题的关键。在《李鸿章二题》中,其着眼点并不在于这个原型事件的外在轮廓,而是对于事件背后的那个几乎不可控的偶然因素及其戏剧性结果进行了放大和再放大,力图没有遗漏地从不同人物视角展示出全部过程,以便重点描述和深入探究——这正是小说家异于新闻记者的独特趣味,最终还是要写那错综复杂的人间世。
对于涉及《马关条约》的浩瀚文献而言,这两个小说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小注脚,但却由于对客观历史大事件采取了幽微的人性视角而显得相当珍贵——这是带着人类体温的一个注脚,使得這个冷硬的历史大事件在百余年后的今天,隔着时间之墙,竟可以触摸。
对于《马关条约》之签署,相信还有其他的类似小山刺杀李鸿章这样的小注脚。那么,在那些文献和这类注脚之间,究竟哪一个才更逼近事件的真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