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劳动教育的发展实践与创新

2019-09-10 07:22田艳
天津教育·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劳动评价学校

田艳

在63年的办学历程中,天津市南开区五马路小学(本文简称“五马路小学”)始终高度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历任校长都用行动积极传承并创新发展着这一实践成果。如今,劳动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近年来,学校在深入学习、深度思考、系统总结、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着手从劳动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等方面构建操作系统,并纳入学校文化建设体系。

站在新时代,回顾五马路小学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伴随着劳动教育成果而来的,是这所学校所形成的经验和启示。

一、以课题为引领,探索劳动教育规律

几十年来,学校坚持以科研为先导,探索劳动教育规律。成立了由“校长挂帅—副校长具体负责—主任、教师共同实施—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的课题实践网络,聘请专家跟踪论证指导,保证劳动教育的科学推进。1985年开始,学校自编教材,进行小学生劳动课教学实验,此项工作被列为市“七五”科研项目,并完成了供全市使用的五年级劳动教材的编写工作。

“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国家重点课题“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发展研究”实验校子课题“劳动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的实验研究”,以及子课题“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活动材料(城市版)的实验研究”,参与编写了供全国使用的劳技教材,同时承担了市级劳技教育研究课题“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十一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国家课题“整体构建和谐德育”实验校子课题“构建家校和谐德育,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的实验研究,2007年组织编写并实施了《德育校本课程——习惯养成教育读本》,2009年续编并实施了《德育校本课程——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成长册》,从多角度评价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参与劳动实践的情况,自此,学校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实现了劳动习惯培养的课程化。

近年来,学校还承担了“十二五”国家规划重点课题“和谐德育的深化研究与实验”实验校子课题“传承与创新劳动教育,培育学校特色文化的策略研究”。完善1—6年级《劳动教育评价手册》,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专题特色教育活动,初步达成了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在推进劳动教育的同时,学校还获得了市区德育科研先进校称号。

二、以课堂为主渠道,深化劳动教育实践

学校设专人负责劳动教育,专时专用,定期进行教研,总结了“兴趣导入—自主探究—创新实践—展示评价”劳动教育四步教学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实践的同时,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课上,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入手,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简单的劳动技能,带领学生制作凉菜拼盘、布贴画、十字绣等。多年来,学校做市区级劳技示范课,参加各级优秀课的评比,均获佳绩。

为了凸显学校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逐步增加了劳动教育中的技术含量,拓展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劳技》校本教材体现了科学性与系统性、实践性与创新性、趣味性与示范性、主体性与评价性的原则。通过劳技课学习,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卫生意识、协作意识,积累了现代生产、生活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以活动为载体,拓展劳动教育平台

体验是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自行悟理。为此,学校设计了“比拼体验展技能”“实践体验成习惯”“劳动体验求创新”等特色体验活动。

为了给学生创造展示劳动本领的机会,学校每年5月举办“用脑思考,用手说话”“创新实践,节能减排,和谐发展”等不同主题的校园劳动节。充分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期間召开各种形式的主题班队会,开展劳动技能比赛,评选表彰劳动小能手、劳动教育好家长、优秀劳动实践基地等。

学校与天津市南开中学建立姊妹联谊校,开展“大手拉小手,学校一起做社会小义工”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增强小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学校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开动脑筋、大胆创造,体脑劳动相结合,取得可喜成绩。学校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小标兵”“小巧手”“小发明家”“小数学家”等,学生在各级各项科技活动和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被命名为“天津市青少年科学素养先进校”“天津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示范校”,多次荣获“天津市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等。

学校把劳技课与班队会、德育课和社团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训练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劳动教育与其他各育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以评价为导向,提升劳动教育实效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学校重新完善和修订了《习惯养成教育评价成长册》,制定了“小学生劳动素质评价表”,把劳动观念、劳动态度、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劳动特长、劳动创新等7项指标具体评价内容与要求逐一列入年段素质评价表。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劳动好家长”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与学校达成共识。结合本年级劳动教育目标,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家长针对学生在家表现,积极引导,耐心教育,发扬民主,与学生一起评价填充“小笑脸”图案,并及时与班主任沟通情况协同教育。为得到社区的支持与帮助,学校与社会实践基地签定合同,负责对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评价。在评价办法上,学校设立“优秀、良好、达标、待达标”四个等级评定,采取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社区评价等评价形式,由此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劳动教育的评价体系。

五、以时代要求为动力,创新劳动教育体系

在六十多年的劳动教育实践中,学校始终根据时代的要求,创新劳动教育体系。在新时代,学校将着重进行劳动教育的体系建设,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完善资源体系。学校本着硬件配置、师资培养、制度建设“三位一体”的思路,推进劳动教育资源开发。目前,学校已经完成了由陶艺、厨艺、工艺等多个专用教室组成的校内劳动教育基地的设计,劳动教育基地成为满足更多学生的个性需求和潜能培养的劳动天地。学校还精心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与技术、科学、人文相互融合的高素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包括家长、社会志愿者等组成的校外劳动教育辅导员队伍以及劳动教育专家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同时,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的制度体系,助推劳动教育改革创新。

二是完善课程体系。学校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思路,继续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目前,已经充实《劳动与技术评价手册》,完善、更新《劳动与技术校本教材》和相应教学光盘,拓展教材中的职业了解部分,结合心理健康课,增强学生自我认知,进行初步的职业启蒙和人生理想。同时,积极推进学科教学和教育活动,结合内容特点和实施过程,渗透劳动教育元素。

三是完善实践体系。学校根据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动手动脑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路,逐步完善了劳动教育实践体系。目前,校内劳动教育基地、家庭劳动教育基地和社会劳动教育基地已经形成网络平台。利用这个平台,开发了丰富多彩的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主题活动,如“献爱心,送温暖”为主题的“我当一日小家长”“当一日小义工”等劳动教育体验活动。其中,职业启蒙教育主题活动初步形成系列:在“我是一日小记者——采访劳动者”活动中,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劳动体验、走近职场、走进社会与劳动者“零距离”接触,倾听不同职业劳动者的心声,初步感受职业特点、职业意义和职业素质。后来,又以学生家长单位为基地,让学生先到各自家长单位自己体验,再到同学家长单位轮换体验,不断扩大接触社会的视野。人生理想、社会责任、科技知识、劳动态度等诸多教育蕴含其中。

在新时代,学校将开发和拓展劳动教育资源,通过校内校外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建设劳动教育“场”,使劳动教育的潜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长大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徐德明)

猜你喜欢
劳动评价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校推介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