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璐
小学美术课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创作课程,而小学生们比较喜欢新颖的事物或活动。教师需要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实施美术教学,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吸引学生自发地参加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适应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出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道德水平、文化智慧、审美能力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学生。
一、发展小学美术创意课堂的必要性
(一)从小学生的生理特征来看
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和审美能力还处于启蒙的状态,特别是小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物,其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但是他们对有趣、新颖和充满活力的事物非常感兴趣。如果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没有深度挖掘美术教材背后有美感和有趣的元素,就无法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欲望,也不能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二)从小学美术教材的本质来看
小学美术教科书不仅包含彩色绘画、雕塑、文字设计、剪纸等内容,其教科书形式也十分多样化。如果小学美术教师只是简单地进行教学,就不可能突出小学美术教科书中所包含的美丽事物、美的感受,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从适应深化落实课改要求来看
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从总体上看还有差距,体现在学校和家长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要“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这就对改革传统美术课堂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将创意课程完美融入传统美术课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小学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近年来,素质教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逐步渗透到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学实践中。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于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还比较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比较常见。教师只遵循教学大纲,不能创新教学模式,使用填鸭式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依然不是知识学习的主体,十分被动。调查显示,在许多小学美术课上,学生经常按照教师的想法画画,很少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发挥,这不仅会使学生参与美术创作的热情受到打击,也会进一步制约学生的创新意识,更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会产生厌烦感,最终失去信心和兴趣。
(二)缺乏正确的评价体系
一些美术教师喜欢从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师经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艺术作品会得到较高的评价,而某些学生有创意的艺术作品却得不到应有的正面评价。受到教师评价态度的影响,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就会下意识地创作其认为教师可能喜欢的作品,而不是思考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这种评价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有一部分教师采用竞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艺术作品的热情,但这种比赛的得分和排名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使他们认为一时的成绩不好是自己水平低造成的。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好的和坏的艺术作品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任何作品都是学生体现了创新思维的杰作。教师仅仅以经验和大纲的进行打分排名,只能限制学生思维和想象空间,甚至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三、发展小学美术创意课堂的策略建议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1.引入启发式教学。
与灌输式教学相比,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有效途径。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能够促进他们独立学习。
2.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学生群体最显著的特征。小学生思维活跃,对待事物的观察点和出发点与成人不同,特别是在美术学科教学中,美术教师必须认识到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异,并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了解班上每个人的兴趣、能力以及学习绘画的理想和方向,然后认真分析小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程度,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为其量身制定教学模式和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特别关注的,以此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促进小学美术教学和小学生整体素质水平的提升。
(二)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传统的黑板教学相比,多媒体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实践教学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可以让学生理解本学科之外的世界,丰富和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在教学“绘制脸谱”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事物的特点,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脸谱的视频,通过课本、实物和视频动态的结合,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京剧的脸谱文化,通过播放不同朝代和不同类别人物的戏剧面具,让学生观察其中的差异。通过视频和图形的显示,学生可以进一步提高空间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重塑美术学科的评价体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认识到每个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他们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同的。美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与完整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对美术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要宽容和鼓励地看待学生有创意的作品,保护他们想象的幼苗,并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室的角落放置一个展示角,展览学生有创意的作品,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感受到成就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注意学生思维的差异,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同时要与学生充分沟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
(四)营造创新性的课堂氛围
1.引入生活的创造性元素,提高艺术素养。
生活是激发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的根本,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美。因此在引入生活的创造性元素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运用生活材料、生活氛围和生活应用加强自己的美术修养。
例如,在教学“蔬菜的联想”这节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蔬果,如茄子、橙子、菠萝、香蕉、黄瓜等。通过创造性点想象,展示出一幅幅有趣的画面。结合教师给出的例子,学生能创造性地思考,绘制出生动活泼的蔬菜图画作品。
2.引入音乐动画元素,营造生动活泼的环境。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挖掘学生的潜能,教师可以利用音乐和动画的元素,在美术课上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音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音乐的旋律、节奏与美术结合起来,不仅是跨学科教育的要求,还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小学生喜欢卡通人物,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动画艺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
3.引入游戏教学活动,激活美术课堂。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美术教学需要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与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小学生活跃好动的特点,注重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挖掘和激发,引入游戏教学策略,利用游戏的趣味性、生动性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创新思考,激活美术课堂。例如,在“我和动物朋友”课程中,教师可用角色扮演游戏实施创造性教学,准备不同动物形状的头饰,如小老鼠、小猫咪、小兔子、小猴子等,并结合动物谜语。通过实施这些游戏活动,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的课堂上玩耍和感悟,了解不同动物的形态特征,然后再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结语
小学美术的创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能让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被动受体变成主导课堂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从现代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不断完善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是小学美术教师教学创新的最终目标,也是小学生渴望获得尊重、自主学习的个体诉求,更是实现小学美术课程新教学目标的必然选择。
(责编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