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提问并不是将课堂还给学生

2019-09-10 07:22程梅
家长 2019年1期
关键词:预设目标课文

程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只有对话,才是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彼此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以往的阅读教学,教师将自己对课文理解后产生的情感,凭借语言的讲述,灌输给学生,学生很难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会。常常说,那是老式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可是,简单提问,就一定能还课堂于学生了?

一、问题的提出

“读了这段文章,你有什么感想吗?”“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吗?”“看了这幅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诸如此类引导,常常出现在各种示范课、优质教案中,这样一来,往往会把学生引导到自己设想的方向去,而且又不违反当前教育中极力提倡的新课程标准理念,所以许多教师都喜欢这样的方式。看了《凡卡》的教学片段,总觉得教的人也好,学生也好,读的人也好,都陷入了一个圆圈中。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那是个让人感动而又伤感的悲惨故事,从一个小小人物的角度向我们描绘出了万恶的旧社会,同时,这也是文章要学生重点学习的中心思想。片段中的教学,的确把学生的情绪和感受都调动了起来,非常有利于掌握文章中心,达到教师预定的目标。然而,我却感到了一丝不自在,此刻的学生,是真的“有感而发”吗?

二、深入探究

当教师站在课堂上的时候,恐怕已经自然而然地给自己设定了角色:引导者。引导,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可是我认为,更合适的解释应该是参与,而教师们往往把它理解成主导。“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些话看上去给了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可以自由表达,然而我们忘了,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对于这些问句又是怎样理解的。虽然站上讲台已经十多年了,但庆幸的是,我还保持着作为一个学生的心性,我常常想,如果连假设的“学生”都做不好的话,怎么成为一个好教师,最起码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假设自己是学生,我上课的时候最多注意的是什么?是教师的提问。越是聪明的孩子,越习惯看教师的眼色、脸色说话发言。联系前后,不难知道,教师到底要我回答什么。知道怎样回答,才能得到教师的表扬。这样一来,自己到底是怎样想的,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或许这样说有点以偏概全,但不能否认,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最起码,在我的班级里就不少。教师的引导,在他们眼中却自然成了“暗示”:这个自然段是不是在描写这一点呢?如果教师再深入问一问,怎么描写的,哪句话表现的?学生只怕是要无言以对了。为什么要引导?因为有教学目标。而为什么有目标?因为文章有重点。那又为什么要有重点呢?归根到底,因为重点段落经常要考试,不是吗?那么教师的引导到底是在引导学生说什么,学什么?那还是自由发挥吗?

三、改变提问方式,落实“还课堂于学生”

我比较欣赏这样的引导方式:读了课文,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由学生自己发表看法,可以是疑问,可以是感受,可以是体会,只要是关于这篇课文的,想说什么都可以。也许他们会说错,会产生和你预定的截然不同的感受,但是,“错”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就是“真”。教师可以从这些回答中理出学生的思路和理解感悟,从而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教学,相信这样的方式才是真正地将课堂还给学生。

(一)答案预设不唯一,允许自由发挥,允许“答非所问”

课堂有教学目标,故提问也大部分为目标而设立。对问题的答案进行预设,有利于教师掌握课堂的发展方向。但总是有这样的情况:一个年轻的教师,对课堂的把握还有所欠缺,当学生因理解不了教师所问时,答案与预设相差甚远,于是教师再问,继续问,直到这个学生的回答是教师认为正确的答案为止;或者,学生的回答其实很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但与预设答案不同,教师便给予否定,将其强行引到自己需要的答案上去……如此种种,问题答案的预设成了固定,将学生的思维牢牢牵制其中。这其实便是对课堂的把握能力的欠缺。学生不论如何回答,只要思想的大方向是对的,教师应给予鼓励性的引导,甚至可以为了他的回答而对自己的预设稍做更改。

(二)为大部分的课堂设置“总领”式的问题

什么是“总领”式的问题?即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总体把握程度为目标预设的问题,可以是听听学生怎样理解课文,听听学生所认识的重点是什么内容,与预设目标是否有出入等等。以期及时调整自己预设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不仅学得懂,而且学得活。

这一点在高年紀中的效用尤其明显。经过了前几年的学习,五六年级的孩子已经对文本的解读有了一定的能力,但个体差别的存在又使课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故,基于对个体差异的了解和对文本内容的解读,教师可以在课前设定该文的“总领”问题。例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课文较长,背景也比较复杂,很多语句需要深入了解,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大挑战性。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一问一答”的引导式,出示句子,教师问:“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对于学生来说,多年的学习经历告诉他们大致回答的方向,于是,课堂能朝着教师想要的最终目标前进。可是,孩子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课堂的主体地位也没有获得体现。在上课之前,建议教师可以结合预习,给出这样的问题:“读了课文,你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或感情想要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类似的课文(内容和背景类似都可以)?”从问题中去观察,孩子们对于这篇课文有哪些基本的认识,从而调整自己预设的问题,有效且有针对性地展开课堂。

四、结语

当然这只是语文教学万千经验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小观点,在13年的教学经历中,我不断总结,不断调整,才有这么一点心得,不能适用所有提问,但只要有一个同行和我一起思考,我便欣慰了。学会放手,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看看孩子天性营造的课堂,是否更适合孩子本身。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预设目标课文
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
端午节的来历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背课文
浅析预设的应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