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义胜
在学校布局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小学生寄宿已经成为许多农村留守儿童的迫切需求。农村小学寄宿教育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直接影响办学质量甚至农村的经济发展。本文对农村小学寄宿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完善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活动给出合理化建议。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的步伐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前途与命运。近几年来,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逐渐增加,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导致农村寄宿制小学的住宿人数增加,许多低龄学生在短时间还不能够适应寄宿教育制度,所以,学生的生活、情感、安全、学习等方面是否能够适应寄宿制教育制度,始终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难题。
一、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管理的实际意义
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并不是简单地建几栋宿舍楼、配备保安和管理人员那么简单,而重点是要将学生的管理工作做到细致。对于小学生来讲,由家人照顾突然变成一定程度的独立生活,这种状态的转变会带来全新问题,所以要求寄宿制学校在管理制度与办学理念上侧重于加强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管理。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管理能够进一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提高其独立性,能够延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时间,学生也会有更多的学习时间,从而适应更高的学习氛围。当前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强化了农村人民的教育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必须通过教育改变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许多农村家长为使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资源,大多会将孩子送往城镇读书,这样一来会对农村小学的发展带来一定压力,所以提高农村小学寄宿制学生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一般都是在“撤效并点”的基础上对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对于普通学校来讲存在一定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活管理方面
在生活管理方面,小学生的自律能力与身体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升,首先,身体是生活的基础,只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生活,促进学生成长。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农村寄宿制小学并不注重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主要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好与坏进行评定,成绩优秀的学生会得到格外偏爱,这样一来会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不满意态度,许多学生一味地只顾提高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加强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状况差、容易生病。另外,在自律意识方面,许多小学生并不能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很好的约束,影响课堂秩序,阻碍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学习管理方面
在对学生学习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会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农村寄宿制学校中,有优秀的成绩的学生数量较少,甚至有很多學生成绩较差。在校园教育中,学习是学生的首要目标,存在学困生,说明学习管理活动存在一定的不足。学习兴趣方面,许多学生学习兴趣较低,对学习投入的精力少。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及智力发育还尚未成熟,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三)情感管理方面
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中,情感管理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表现在师生关系方面,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所以教师对学生不能做到事事关心,难免出现疏漏,学困生遇到问题后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最终形成了恶性循环的局面。虽然师生之间的情感是学校活动中接触的主体,但是同学之间的情感也尤为重要。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同学之间感情不深,遇到问题时不能互相提供有效帮助。而在父母情感方面,许多家长看望住宿学生的周期比较长,家长与学生之间不能及时沟通,不能够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许多学生遇到困难也得不到家长的及时解决,长期下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制约学生的成长。
(四)家长管理方面
对小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教师积极努力,同时也要有家长的配合。经调查,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中,家长参与程度较低,许多家长与学校之间的沟通较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比较差,缺乏与学校共同合作管理的观念,认为管理活动都是学校实施的,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才使得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活动在开展过程中遇到重重阻碍。
三、形成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管理制度不够灵活
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制度缺乏灵活性,许多管理人员思想比较落后,认为自身只要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即可,这种错误观念会直接影响教育管理的进程。另外,虽然在管理过程中设立了一些处罚制度,对不遵守制度的学生给予处罚,但大多以批评教育为主,处罚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够有效地起到警示作用,这种死板的管理方式导致寄宿制教育管理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二)教学条件水平低
农村小学教育条件与城镇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设备、教室、宿舍、师资队伍等都比较缺乏,许多农村小学甚至还在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另外,在住宿与餐饮方面也不能够满足学生需求,食堂工作质量不过关,缺乏相应的监督部门,不能保证食品安全。在比较恶劣的生活环境中,非常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三)学生缺乏家庭教育
农村小学生的家长大多以农业生产为主,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家长认为教育活动是学校以及教师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疏于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即使沟通也仅仅表现在学习方面,对生活与情感方面的关注度比较少。
四、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优化策略
(一)创新管理模式
对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进行完善,首先要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进一步明确班主任的工作职责与工作范围,在学生管理中必须发挥监护人的责任,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丰富寄宿学生的业余文化活动,组织学生参与踏青活动,减缓学习压力的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程度,为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打下基础。
(二)改善教学条件
学生管理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经费的帮助与支持,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为管理活动提供良好的经济基础,财政部门要将农村教育纳入财政预算中,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另外可以向社会大力宣传,提升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的影响力,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加强家庭教育管理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呈相辅相成之势,家长不能够对学生过于溺爱,应及时与学校和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及时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父母在教育子女时要以身作则,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子女的实际需求为其购买不同种类的数据,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
(四)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很多教师不愿前往参加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加快教师队伍的构建需要提升教师的薪酬福利,完善激励制度,对不同学历、不同等级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薪酬与鼓励方式,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另外,需要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及时调整,增强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加强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与专业能力,保证学生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五、结语
农村小学寄宿制教育管理的目的主要是对学校未来布局进行调整,高效利用教学资源,促进农村小学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寄宿制教育管理模式的运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良好的寄宿制教育管理能够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