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

2019-09-10 07:22朱以撒
散文 2019年11期
关键词:张开

朱以撒

春季可以用来形容一次艰险而获新生的历程,可以看成一个人困厄之后步入的坦途。它给人一种希望,连同欲望,一起疯狂地生长。经过一冬封存的植物,在渐生暖气的土壤里,各自紧密经营,相继绽开花朵,像无数张开的嘴。没有哪一种植物可以占尽春光,却都在尽力伸展,没有矜持,更缺少谦让,如果是挨得很近的两种植物,它们对空间的争取就更不肯落后。春日不免太艳俗了,那么多打开着的花,如同无数喋喋不休的嘴——“红杏枝头春意闹”,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文人对于这种无序的乱哄哄的场景的一种讨嫌。整个春日就是在浓艳中度过的,不管你乐意不乐意,睁眼就可以触及。当然,这种集体的张开是由节气造成的,根植于地,头顶于天,只能如此。明人袁中道无奈地说:“造物天然,色色皆新;春风吹而百草生,阳和至而万卉芳哉!”试想,整个天气、地气如此,植物不能无动于衷,甚至连枯木也迸发新芽。我十三岁的时候,人人紧张起来。中学关门,让我无学可上。街上都是闹革命的人,他们是工厂里的工人,行政单位的公职人员,他们不在厂里干活,不在单位上班,却都在街上,戴着红袖章,喊着口号,让人觉得很有号召力。少年的我无书可念,也就成日闲暇,家里成分不算好,也就加入不了红卫兵。在城市里汹汹的人流里,安坐不下来,还是想着往外跑,融入时代潮流里。其实,那时以我的生活经验根本难以判断发生了什么,朝哪个方向发展,但时代的潮水把人冲撞得摇摇晃晃,少有能站得住的脚跟。我有个同学的父亲真算得上有自己脚跟的人,他很有技巧地和儿子谈话,让儿子接受他另一个方向的引导——把他送到一位精通英语的老文人那里,去学习当时与时代格格不入的另一种语言。小伙伴们在街头冲冲杀杀的队伍里,再也没有他的身影,他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开始另一种生活。十年之后,形势发生惊人之变,他操着熟练的英语考上一所名校,而后生活、事业状态越来越好,而那些小伙伴大都没有这么幸运。他的经历解释了一个道理,于无声处自行其是,不荒掷自己的时光和精力,才是最实在的事。天下有不多的事与我有关,而更多的事是与我无关的,既认定无关,尽可置之不理。

我到寺院里找人,会看到一条巨大的木鱼,平挂在回廊上,雕工粗犷,两眼圆睁。让每个走过的人都能看到,可见不是信手。最可靠的说法是出家人不可懈怠,必似鱼终日警醒,勤于修炼。的确,鱼是毕生睁眼的,半夜起来,金龙鱼闲雅地穿行于池里,睁眼看明灭的世界。没有一个人看到鱼闭眼,即便在死鱼面前。用一双睁眼的鱼来劝勉人的修行,一个人出家了,这个世界可以不必留恋了,而要见的是佛主、佛经,见与佛有关的对象。但很多的时候,僧人都是闭眼的,在大量的诵经时间里,他们必须合上双眼,看起来十分专注。香客来来往往,衣着华丽,如花似玉,睁开看了还是会使人分心。依照我练功的体验,一个人闭眼时内心还更纷繁,前生后世的影像纷来眼前,让人一时收不住,还好张开了,它们马上不见了。通常认为眼睛的设置就是为了观察这个世界,不管这个世界最终如何变化,都会被张开的眼睛记录。眼睁睁地看着——这是对眼睛最真切的描写,在遇到自己需要重视的对象时,眼睛的状态就是如此。张开的眼睛把内心的隐秘泄露出来,甚至看得忘乎所以而失态,失去了平日的矜持和庄重。可是,很多方面是人的眼睛探究不到的,徒睁双眼而无奈,甚至细微的感觉还不如一个瞎子。这也使人对张开的双眼有了一些怀疑,觉得它只在表层游移,滑了过去。有一个人深夜陪一个瞎子回家,在黑暗里上了那架颤巍巍的木质楼梯,然后进入黑乎乎的房间。他觉得自己有双眼,却不如一个瞎子在黑暗中灵活。他灵活地给客人倒开水拿点心,还快步跑进里屋把收藏的一个东西拿出来让他抚摸,又到阳台搬出一个小盆景要送给他。瞎子的房间没有灯,因为他很多年不需要灯了。客人不由生出感慨,瞎子除了眼睛是闭合的,其他部分,却比常人更充分地张开了。

李老在冬日的午后总会在那个阳光充足的地方坐着。他对我说不想午睡,被窝还没暖和又得起来了。我说你尽管睡到傍晚也没人打搅你,起来时家里也把晚饭做好了,吃了正好有精神看看电视——现在,家里人都随你。他不听我的,静静被阳光包裹着,不久就舒服地闭上眼睛张开嘴,好像入睡。李老的职业是牙医,开个私人诊所,他的工作就是拔牙,其余做得不算好。他说他几十年的时光都是面对无数张嘴,平日闭合着,他让它们张开,不是要它们说话,而是让它们不说话,他借助张开的口径,观看里边的复杂形势,很快明白要用几号工具,把那颗让人痛不欲生的蛀牙拔出来。手上功夫是他谋生的资本,准确,迅疾,没有一个人质疑他拔得这么快,电光石火一般,收费又不便宜。他在张开的嘴里度过整个白日,他经常说的就是“张开点,再张开点,好!”有些人张开嘴又爱说话,李老挺烦他的,这样影响了他手上功夫的施展。老客户不少,邻里,朋友,还有一些陌生人,在拔第一颗牙之后对他产生了信任,嘴里一有情况就来,觉得李老应该负责这张嘴里的事儿。李老有些吃惊,他们这些人嘴里的牙齿越来越少了,时光推移,他总是把这些坚硬的牙齿由嘴内移到嘴外,往往在拔出一颗坏牙时,他会松开钳子,让它“当”的一声掉在瓷盘上,有点像影视里从肉体取出一颗带血的弹头,一定要让它发出铿锵之声,这时真是太开心了。李老在他们张开的嘴里看到了鲜红的舌头,弹性的肥厚的,但与牙齿的硬度不可相比,有时舌齿之争,伤痕总是在舌上。到了晚年,坚硬的牙齿渐渐不安坐在嘴里了,舌头却依然完好灵动。李老自以为他最了解嘴内的秘密,没有谁会像他这样,阅尽无数张开的嘴,且不言语。他学拔牙纯是一时之念,想不到既能谋生,也能养生,拔牙时的凝神静虑,收视反听,使他内气充盈,聚于指腕。天朗气清的时候,护工各自推着自己的主人来到老年医院场子里晒太阳,迟暮的人对着阳光一律闭着双眼,而嘴都不由自主地张着,他们想说什么,或者想问什么,却没有声音从这个洞口发出——人生最终都是如此,有许多琐细的交代,有许多疑问没弄清楚,我母亲就是如此,我只是听到了风拂过的声音。

我小时候有个习惯,白日里也喜欢把老家的大门关上——当时的院子大门是用杉木棍子钉起来的,简直就是古人说的柴扉,外面看得到里面,里面也看透了外面,但关起来会有一种安全感。里边的大门,我也喜欢关上,使人在里边安心不少。可是二姨总会走过来打开,说大白天关门闭户好像家里没人了,不妥。那时门虽设而常开,孩童这家进那家出,张开的前门、后门给了他们奔跑的便利。门的张开,我以为危险来时一点抵挡的时间都没有——我小时候觉得人是没有什么安全感的,尤其暗夜,地大人稀,黑色像一只巨大的口袋,人被套在里边,茫然无助。到了我十三岁那年,二姨反过来叮嘱我要把门都关起来,闩好,因为大革命来了。她在敞开着的灶口,把一本本古旧书化为灰烬,这些纸张煮了不少日子的开水和饭菜,风一吹过,纸灰若蝶而翩跹——对于灰烬,就是神仙也没办法查出什么来。后来,人们对于门的作用还是沿着我小时候的思路走的——门是用来关的。每一个人进入家门后,最先就把厚重的门关上,门洞大开的人家毕竟很少,有的偶尔打开,外人也可以看到主人巧妙地设计了一个玄关挡挡,不让人看到里边的动静,抵挡处可以是一个长脚的花架,一道若隐若现的纱帘,一张线条简明的博古架。为了反窥外面,在大门上还装了一个猫眼,此时就知己知彼了。我很高兴,每一个人更重视自己的隐私了,这对自己的肉体、精神都是一种负责,为自己活著。电话的普及,我觉得一个好处就是预告,从而尊重了别人。要到对方家中拜访,必先电话联系,如果主人乐意、欢迎,这扇门在拜访者到来时会如期打开。现在的老家,家家的门都关着,即使里边有人,小儿与小儿不游戏,大人与大人不串门。我走在老家的巷子里,不见一人。

一家小学迁到我家后面的一个空间里,旧日冷僻之气一扫而光——学校在哪里,生意在哪里,这话已被屡次印证。邻里纷纷破壁,或托管所,或文房四宝,或小吃美食,上课放学,道途充塞。像我家这般一天到晚闭门是挣不到钱的,反倒要感受嘈杂。店铺的门都大开着,所谓开张就是如此,学生是不竭之源,一些学生走了,又一些学生来了,进进出出没完没了,都在消耗着他们低价购入的劣质品。学校的声名也撑大了教师的胆,在自己的房子里,买上课桌椅,文房四宝,她只稍稍暗示一下,来学的学生就挤破脑袋,于是请人来教,自己当老板。我父亲母亲擅长语文教学,尤其父亲可谓权威,我也只见到他们闭门备课、改作业,从未课外再行补课一举。他们觉得该教的都在课堂上教完了,补课决无必要,那些时间应该让他们去闹腾去游戏,因为政府给了老师薪水,学生父母缴纳了费用,接下来就是教者用心教,学者用心学,就是这么一种十分简单不过的关系。我的整个小学阶段都与老师产生不了密切关系,我觉得没这个必要,师生之间还是要有一个距离,尽管我还当了学校少先队的大队学习委员,但我在路上远远见到老师来,我还是要躲开着走,同时我也很不喜欢他们家访,家访使人紧张,有的老师前脚才走,后脚我就听到了张三因皮肉痛楚发出的哭声。我更倾心于旧日的私塾之教,私塾先生各有各的讲章,各有各的问学倾向,门户自立,互不相干。家长送子女进私塾,绝对地信服,子女挨了戒尺的,掌心通红,家长也绝不会上门理论,如此明理便给了为师的很宽松的权利。私塾先生除了古板和酸腐一些,似乎没有太多可以挑剔。鲁迅为塾师寿怀鉴的造像可以窥见万千塾师之一斑,他只讲圣贤,若学生问他:“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他是不屑回答的,而他激情洋溢地朗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可以想见他飞扬的眉目神情,让人迷醉到如今。私塾关门了,世上再无寿怀鉴。

这次回家见到土地宫,不由大吃一惊,简直是一个大工程了。现在没有哪个单位、个人愿意阻止它的拓展,任它膨胀开来。它旁边的那些房舍是如何让位的,我觉得比政府拆迁所费的手段要少得多——谁也不愿意在看不见的神明面前理直气壮地讨价还价,反而显示出一种谦卑和恭敬,觉得腾地方给神明是自己的一种福报,不禁暗喜。当年上学放学,土地宫是必经之路径,它如此之小,就是一个小小的神龛,一个香炉,几缕香烟袅袅起来。同学中有人捡起石块朝神龛上砸,时间久了灰头土脸残损破败。到我六年级时,造反的红卫兵来了,一出手,土地宫就消失了。偶尔也会有几炷香插在地上,肯定是哪个香客趁天时已晚来此诉求留下的,敬神如神在,即使夷为平地,这个地点也是要使人生敬畏之情的——我们常说的遗址、旧址,也就是说它非同一般,有灵魂在里边。过了些年,人们又大胆地在言行上表达对神明的崇仰,跪他拜他。并付之于行动,如野火过尽的野草,萌芽长叶,纵横延伸,重塑宫门,建造宫殿,油彩绚烂,五色成章,让土地神真正像个神,端坐于殿中供人礼拜。我对空间的认识往往停留在适用即可之上,神仙也是要戒骄奢的,清人李渔就论述过,“土木之事,最忌奢靡”,不要让人给宠坏了。后来进了宫门,才觉得土地宫的扩大是有缘由的——供奉的神明已经是一串名单了,除了玉皇大帝、如来、观世音,余下的是一些将军、真人、王爷……一个进香的人来,跪下、磕头,众神明保佑他,是否更显得威力无限。没有谁阻止宫殿的延伸,神明因为看不到而更见力量——许多这方面的传说使人毛骨悚然,即便不信,也应该敬之,然后远之,先秦的哲人就表达了这种相处的玄机。神仙不是终日在天上飞的,他也要有安歇之地,因此人有这样的义务,为他们忙碌,也是为自己平安。土地宫一天到晚都敞开着,守宫人只是象征性的管理,不必担心里边的物品遗失——往这方面动心思已经是罪过了。殿内灯光昏黄,它的效果是增加了神秘的气氛,使人谨重。我想起那个抓起石头砸向土地宫的同学,这么多年了,不知安好。

我到老家的日子,白露已经过去一段了,自家的一棵龙眼树枝头还停留着几串沉甸甸的果实,在秋阳下闪动着咖啡色的光泽。我借助梯子,爬上墙头,抄起那根修长的竹竿,它的顶端张开了嘴,正是天成的叉子。这棵龙眼树是自己生长起来的,在人们不经意的几十年里越长越大,如果不是前几年建造房舍堆了许多垃圾,它会更具有活力和姿致。它的果实少汁,甘甜,肉厚且脆,是龙眼中的精品。我给庄蜜儿一小串,一小时后她发短信来,说龙眼已在公共汽车上品尝完毕,从龙眼枝里爬出一只蚂蚁,她就把它留在车上了。后来我想起这只蚂蚁——它原先在老家的树上,却随着我信手采摘的枝葉被带到了飞快行驶的公共汽车上,永远回不到熟悉的树上去了——偶然成了必然,许多事情的发展,在我看来好像都是如此。

责任编辑:沙爽

猜你喜欢
张开
下雨啦
开花
就是那个梦想
踏莎行·留守妇
就是那个梦想
鸵鸟
懦弱
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