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挺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青花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朵绚丽的奇葩。青花瓷胎质细腻,釉质莹润,白地蓝花,具有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效果,给人以清新素雅的美感。自元代以后,经久不衰,其丰富的造型、精美的纹饰、高雅的气质,深受国人喜爱,成為明清瓷器的主流。不仅如此,青花瓷还远销海外,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中国周边国家的推崇与仿制。天津博物馆收藏明清青花瓷数目众多,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均有收藏,皆成体系,为馆藏品特色之一。笔者就天津博物馆藏明代青花瓷器中几件代表性器物做简单分析。
一、洪武一宣德青花瓷器
洪武时期的青花瓷器,正处于从元代向永乐、宣德时期发展的过渡阶段,风格承上启下。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这
时期,郑和出使西洋,带回了进口苏麻离青枓,青花呈色浓艳,并有黑色的结晶斑,器物造型丰富,种类繁多。
明洪武青花云龙纹盘(图1)
高3.6、口径19.1、底径11.7厘米。撇口,浅腹,平底,圈足。胎质精细,釉质肥腴细润。口沿内青花绘一周线条流畅的卷云纹,盘内壁印有暗花云龙纹、纹饰生动流畅,盘内底心,青花双圈内有品字形排列的三朵“风带如意云”,盘外壁青花绘云龙纹,青花色调浅淡,少有晕散,外底白釉无款。其纹饰装饰特点与1964年南京故宮遗址出土的青花云龙纹盘残片相一致,应为洪武时期典型器。
明永乐青花阿拉伯文盘座(图2)
高16.5、外径17.5、内径9.6厘米。盘座上下同大,平折沿,平足。器身呈轴状,中空无底,以青花卷枝纹为地,其上书写阿拉伯文字,大意为“万物非主”“赞颂归于真主”,中西合璧,别具一格。青花色泽浓艳深沉,为进口“苏麻离青”钴枓所绘。永乐年间郑和出使西洋,中国和西亚的文化交流曰盛,不仅带回了进口的青花用枓,瓷器造型也常借鉴西亚地区的陶器和金银器。这件瓷盘座就和西亚地区流行的黄铜盘座极为相似,已成为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珍贵物证。
明宣德青花云龙纹天球瓶(图3)
高46、口径9、底径16厘米。圆口微外敞,直颈,圆腹,砂底微凹。器身青花装饰,近口沿处绘卷枝纹,颈部绘朵云纹,腹部绘一腾云蛟龙,龙回首、张口、吐舌,双目圆睁,鬃发立起,身体粗壮,四肢矫健,腾跃与云之间,灵动鲜活。天球瓶因瓶腹浑圆似星球而得名,创烧于明代永乐年间,但永乐天球瓶均不詈款。宣德天球瓶有的詈款,有的不詈款,装饰题材有青花云龙、青花海水白龙等。此瓶青花发色浓重艳丽,系采用进口“苏麻离青枓”绘制,由于其含铁量高,含锰量低,因此烧成后青花色泽浓翠,釉面出现铁黑色斑点,极富特色。该器口沿下横书“大明宣德年制”一行六字楷书款,传世极为少见,是为宣德青花瓷之上品。
二、正统一天顺青花瓷器
这段时期,瓷器的发展史枓记录模糊、空白,故用“空白期”称之。随着考古资料的发现,人们对空白期瓷器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其前期继承宣德青花瓷器风格,青花发色较浓艳,布局较为繁密;后期则开咸化青花瓷之先河,青花发色淡雅,图案布局趋于疏朗。
明正统青花麒麟纹罐(图4)
高42.5、口径23、底径22厘米。唇口,短颈,丰肩,砂底无釉。器外壁绘青花纹饰,外口沿绘花朵锦文,肩部为海水异兽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天降麒麟,上部为空白期流行的铁素云。高云远山的衬景下,只见两组麒麟四蹄生风,飞奔而来,雄壮威武,极具气魄。麒麟脚下的山石、飞碟、草木简笔一带而过,更衬托出画面的动感十足。此罐时代风格明显,青花较为浓艳,还有明宣德时期遗风,保存基本完整。空白期瓷器传世稀少,纹饰以人物、花卉纹居多,麒麟做主题纹饰的更为少见,因而这件大罐亦属难得。
明天顺青花人物故事图罐(图5)
高37.7、口径22.3、腹径37.8、足径21.6厘米。直口圆唇,短颈,圆肩深腹,内凹式浅宽圈足。罐体施釉稍厚,有波浪感及垂流,釉色亦泛青。罐外壁满绘青花纹饰,五道弦纹将罐体分成四条带状纹饰,口沿之下为锦文,肩部以球路纹为底纹,分別穿插绘四组开光折枝花纹和花朵纹,腹部绘通景送別图,近足处绘蕉叶纹一周。底部修胎略显粗糙,有火石红现象。此罐器型硕大,胎体厚重,釉质滋润,青花发色雅致纯净,微有晕散,采用简笔勾画,把图中人物离别的情景描绘得生动传神,堪称明代空白期青花人物图中之精品佳作。
三、成化一正德青花瓷器
成化、弘治、正德时期为青花瓷器平稳发展的阶段,成化、弘治青花用枓采用国产的平等青枓,青花色泽蓝中带灰,呈色淡雅柔和。正德时期青花因使用石子青及回青枓,青花色泽也呈现多种面貌,有淡雅者,亦有浓重者。造型丰富,器物纹饰也常见阿拉伯文,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特点。
明成化青花四兽纹罐(图6)
高30、口径24.5、底径14.7厘米。唇状口沿微向外撇,短颈,丰肩,鼓腹,平底无釉。颈部双弦线纹下绘二方连续回纹一周,肩部饰如意云头纹,腹上部饰缠枝莲纹,莲花盛开,枝叶连连,笔法娴熱流畅。腹部主题纹饰分为四组,分别绘火云麒麟、山石牡丹、双狮嬉戏、洞石芭蕉。从麒麟的画法仍可看出前朝遗风,然双狮纹饰成化时期常用的纹饰,亚字形洞石也颇具时代风格。近足处绘海水江崖纹,
已趋向图案化,没有了宣德时汹涌澎湃的雄浑气势。此罐修胎工整,胎质洁白细密,施釉白中闪青,肥厚莹润。青花色泽淡雅,纹饰画意充分表现了成化时期的风格。更为难得的是,器型高达秀美,对所谓“成窑无大器”之说,是个相反的例子。
明弘治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图了)高31.9、口径4.7腹径18.9、底径11.2厘米。形似葫芦。器外壁绘青花纹饰,上口部,束腰部,近足部绘三层变形莲辦,把瓶体有机地分为上下两部分,均绘缠枝莲纹,上半部下面绘有杂宝纹饰。内饰白釉,底为砂底。此瓶造型规整,胎质洁白,釉面肥厚,青花发色蓝中闪灰为此时期典型发色特征。因为“葫芦”与“福禄”谐音,寓意吉祥,明代中晚期多有烧造。
明正德青花仙人故事图葫芦瓶(图8)
高53、口径8.7、底径17厘米。这件葫芦瓶纹饰很丰富,上腹口沿处绘回纹,莲托八宝纹;主题绘云亭仙境故事,分別有:仙人观莲、赏菊、题诗、赶考四个情节;束腰处绘锦文。下腹部绘“吹箫引凤”“携琴访友”“炼丹求道”“鱼龙变化”等内容,近足部绘彼岸变化莲纹。此瓶胎质细腻,釉面莹润,青花发色淡雅微闪灰色,纹饰布局繁密,绘画工艺精湛,生动传神,虽非官窑制品,但足可与之媲美,是正德时期民窑精品。
四、嘉靖一万历青花瓷器
嘉靖青花使用回青枓,呈现蓝中泛紫的浓重色调。由于皇帝信奉道教,故纹饰中道教题材占相当比重,另外纹饰上吉祥祈福的内容亦较普遍,如书写“福”“寿”字等。隆庆一朝历时仅6年,从总体风格上看,隆庆青花与嘉靖青花近似。万历青花早期亦使用回青枓,青花呈色艳丽泛紫,中晚期使用国产青枓“无名异”和“元子”等,呈蓝中泛灰的色调。万历时期的纹饰繁密,稍显凌乱,但也有疏朗清秀的,还有的在青花瓷上镂空纹饰,别具一格。
明嘉靖青花海水八仙图罐(图9)
高28.3、口径15.3、底径18.2厘米。罐体整体呈八棱状,花口,直径,丰肩,鼓腹,腹下收,浅圈足。罐外壁满绘青花纹饰,颈部绘八朵祥云纹,腹部主题图案绘海水八仙图,近足部绘变形莲辦一周,八条棱把罐体分为八部分,使得画面整体更具立体感。罐体施白釉,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明嘉靖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罐造型独特,八仙这种道教题材纹饰也是当时的特色。嘉靖时期大件器物多烧制较粗糙,而此件器物无论从造型、纹饰、款式等方面制作都十分精细,传世甚为少见,应属嘉靖官窑中的精品。明隆庆青花仕女抚婴图长方盒(图10)
高16、长27.4、款16厘米。盒呈长方形,胎体厚重,盒盖锦地开光内绘仕女抚婴图,盖墙四周绘双龙戏珠纹。盒身四面外壁均绘仕女抚婴图,贵妇坐于松柏之下,神态悠闲,顽童在花园中嬉戏奔跑,形态活泼天真。盒底中心圆形脐内施透明釉,釉下青花双圈内书“大明隆庆年造”六字双行楷书款。
此盒青花色泽秀丽,蓝中泛紫,系进口回青枓所绘。隆庆时期青花盒造型较多,此为其中
种。隆庆一朝传世品稀少,官窑器尤甚。国内藏有的隆庆朝瓷器亦屈指可数,因故这件完整的青花盒更显珍贵。
明万历款青花百寿纹龙钮盖罐(图11)
高63、口径23.5厘米。此罐直口,短颈丰肩,垂腹下敛,平砂底,盖隆起,宝珠钮,盖钮极別致,钮面青花绘一凸起龙纹,缠绕在盖钮上。罐身用青花枓书写各体“寿”字,各个寿字之间用缠枝莲花相勾串。近足处饰如意云头纹,底中心脐形内凹,白釉,青花双圈内书“大明万历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器浑圆饱满,磅礴大气,青花发色艳丽,是迎合万历皇帝增寿的意愿而烧造的大器,缠枝莲托“寿”字组成“百寿图”,盖以青花绘莲托九个团寿字,在两周如意纹装饰带之间,整个画面构图繁密却不杂乱,反而显得缠枝连连,寿字翩翩,洋溢着一副吉祥呈瑞的富贵气派。特別是顶部一凸起龙纹盘绕在钮上,传世甚为少见。
五、天启一崇祯青花瓷器
天启、崇祯时期官窑瓷器基本不见,代之而起的是
民窑器物,纹饰受当时绘画、木版画等影响,山水题
材较为多见,装饰风格多样,完全突破了以往官窑器物图案规矩化的束缚。青花呈色蓝中泛黑,色泽较淡,给人以全新的感受。
明天启青花花卉纹出戟方觚(图12)
高37.2、口径12、足径12厘米。整体呈四方形,撇长颈,腹形微鼓,饰四条花边戟,器身外壁满绘器里施白釉。绘湖石花卉,花纹,足上为纹。底足为圈足,足圈足内施花觚造秀美,湛,色泽在天启青为少见。此与北京故宮博启元年米石青花觚基堪称天青花瓷表作。明历时仅7年,量极少,甚为口部弧凸起的高足外撇。青花纹饰,颈与胫部均腹部绘四季变形火焰方形宽端无釉,白釉。型修长技法精淡雅,花瓷中较觚造型纹饰物院藏“天隐造”款
本相同,启时期器的代天启一朝传世作品数珍贵。明崇祯“甲戌春孟赵府造用”款青花龙纹盘(图13)
高5.5、口径27、足径17厘米。撇口,浅腹内收,圈足。盘内外壁慢绘青花,盘心绘一正面龙纹,面目苍严威武,四爪遒劲锋利,跃至云际,龙脊嗜作锥状。四周辅以波涛海水怪石江崖环绕。外壁绘双龙争珠纹,粗獷恢谐,几近万历官窑之风格。底书“甲戍春孟赵府造用”八字双行楷书款,豪迈挥洒,笔道厚润有力。此盘画面线条流畅,涂绘准确。底足露胎,胎质坚硬、厚重,青花呈色深暗、且略有晕染。底款甲戌为崇祯七年,赵府即明代藩王之赵王。本品贵为王府订造之物,又逢明末乱世,所见甚罕。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明代青花瓷的最大特点就是:随着不同时期钴枓的变化,形成了青花瓷器的多种风格。明代初年景德镇设立官窑。自永乐、宣德始,官窑的烧造规模不断扩大。青花品质精良,造型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同时还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部分瓷器颇有异域风格。而民窑青花呈现出自由豪放、泼辣清新的制作风格,将当时民间的审美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田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