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画“士人”群像,理解时代特征

2019-09-10 07:22王继平魏煌
中学历史教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士人阶层群体

王继平 魏煌

历史学科说到底是人的历史,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讲好一节历史课,塑造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一直是历史学科研究者及一线教师长期推崇的方式,因而近些年来有关人物教学的研究层出不穷,但就研究成果看,却较少见以“历史群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文章,本文拟以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六课北宋的政治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历史群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围绕“历史群体”特征,确定教学目标

笔者将该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从士人阶层的兴起,看北宋的统治特点。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

其一,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设计开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确定一方面是以课标、学情及教材为基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对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及史学前沿的充分把握。依据2011年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该课的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并结合教材文本分析及对七年级学生学情的分析,可知在该课的教学中要对初中生较难把握的艰涩难懂的政治制度内容进行处理,特别是把握其中“重文轻武”的特点。

其二,依据教学目标确立的原则,面对内容繁复且难度较大的课程,更需要教师回归史学研究,找到北宋时期重要的时代特征作为切入口。本课的教学目标注重围绕“士人阶层”这一历史群体,这是基于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由此可见,历史群体在特定时代表现出来的特征,与其背后的历史时代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士人阶层”这一群体也不例外。

纵观中国古代史可知,“士”是中国古代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战国时期贵族衰微,社会文化活跃,“士”从贵族阶层独享的称呼逐步泛化为普天之下具有专业技能者的统称,随着人才选拔机制的演变,“士”逐渐成为政治概念与文化概念兼具的特殊人群指代。在宋代,士阶层发展到另一个高度,并与前代有了较为显著的区别,其中显著的区别就是余英时先生所指出的:“宋代士阶层不但是文化主体,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至少他们在政治上所表现的主动性超过了以前的汉、唐和而后的元、明、清。这是宋代在中国史上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色。”[2]宋代的士人阶层在政治上超越前代的主动性,成为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个性鲜明的“政治-文化”群体与宋代的政治制度及人才选拔制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而,对“士人阶层”这一历史群体在北宋的境遇和特征的刻画,将有利于对北宋政治制度内容的突破。

二、凸显“历史群体”鲜活性,开展课堂教学

历史学科说到底是人的历史,从社会学角度看,群体是人在社会中基于某种有形或无形的共同点而被归类到一起的,历史群体具有专属于人的鲜活性,但历史课堂中对历史群体的刻画又不同于对单个历史人物的刻画,可以具有单一性和故事性。那么如何在一节历史课中,刻画好“历史群体”,并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是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讲好历史故事是凸显历史群体鲜活性的重要前提。在本课的教学设计新课导入部分,教师先用简短的语言叙述在第五课学习的五代十国这一时代,紧接着使用这样一则材料进行师生问答:

材料一:(五代十国)后汉名将史弘肇(zhào)说:“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至如毛锥子(毛笔),焉足用哉!”

(安定朝廷,平定祸乱,只需用到武将,至于士人文官,能顶什么用!)

——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07《史弘肇传》

问题设置:材料中史弘肇怎么评价武将和士人的?特别是对士人的态度是怎样的,是尊重还是轻蔑?

预设回答:对武将评价高,对士人评价低,对士人轻蔑。

这一导入设置的用意在于,材料藉由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具有故事性的材料,侧面刻画出此时的“士人阶层”的境遇,通过这一材料达成两个目的:一是直接点明本节课关注的历史群体——士人阶层,并运用语言对“士”这一群体进行简单解释,二是设置悬念,再加上生动形象的文字材料,故事的发展,可以迅速吸引七年级学生的注意力。

宏观把握历史群体特征,微观呈现历史细节,是刻画历史群体的重要方法。在第一子目“认识北宋的士人阶层”中,教师使用三则材料,分别从政治地位、舆论地位及社会地位刻画“士人阶层”这一历史群体:

材料二:宋太宗时代,位居枢密使高官的大将曹彬,谨小慎微,“遇士(大)夫于途,必须引车避”。

(翻译:在路上遇到士人,一定要把车停在一边避开他们)

——(元)脱脱《宋史·曹彬传》

材料三:历代开科取士人数统计图

材料四:(宋)东京郓州士子,以谤议官政而闻名全国:“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

——(元)脱脱《宋史·许将传》

问题设置:从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及舆论地位三个方面看,士人阶层此时的境遇如何?请你猜一猜士人阶层境遇发生重大转机的原因?

以上三则材料中,既从社会地位、政治地位及舆论地位三个方面对“士人阶层”进行了宏观刻画,全面呈现“士人阶层”兴起的表现,又灵活使用曹彬及郓州士子的例子对抽象的“士人阶层”群体进行了细节刻画。由此达到,一方面借助不同角度的材料,对学生历史解释这一历史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引导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展示了当时社会上的特殊历史群体士人阶层兴起的表现是:能够自由谈论政治,有广阔的入仕渠道,在社会上的地位高,进而自然而然阐发对士人阶层此时的遭遇变化疑惑与不解——为什么宋代士人阶层能够兴起呢?顺利过度到第二子目,探索士人阶层兴起的背景。

紧扣群体特征,挖掘历史背景,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士人阶层兴起的背景实际上涉及到北宋建立的史实及政治制度確立的时代背景,教师在这一子目中,充分运用表格归纳法、情境创设法及史料分析法,将课本文本内容化繁为简,生动多样地呈现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借助板书,帮助学生梳理课堂逻辑:士人阶层在北宋兴起这一历史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北宋统治者力图解决分裂割据的现实情况和武将专权的历史教训这两大统治问题。在这一过程借助形成性板书,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群体与历史背景之间的紧密联系。

本课板书结构图

紧接着,教师仍然沿用以上板书,提出问题:“北宋立国之时,北宋统治者就认识到当时的社会问题主要是分裂割据及武将专权,那么他们觉得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以此引导学生结合材料作进一步思考,并得出:正是基于这种防范武臣专权的思想,北宋选择了采取了以重文轻武为突出特点的政治政策。

材料五:太祖曾对赵普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令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长编》卷一三 开宝五年卷末

正是基于北宋的社会问题是分裂割据和武将专权,北宋皇帝面对这样的情况,形成了重文轻武的治国理政思想,但这样的治国思想是通过什么措施落实的,并最终对士人阶层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在这样的引导下,教师组织全班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在学生完成小组探究任务后,教师完成形成性板书,帮助学生进一步梳理全课线索,同时勾连历史群体“士人阶层”与北宋政治背景及特征的关系。

在教学设计中,全课围绕这“士人阶层”这一特殊的历史群体在宋代的特殊境遇及发展特点,透视其背后所反映的北宋政治背景及主要的政治制度。

三、挖掘历史群体精神内涵,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指出:“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3]由此可见历史课中尤其强调对情感态度的升华,因而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将继续围绕“士人阶层”这一特殊历史群体进行升华。

在设计这一部分时,教师充分参考了宋代文化史研究领域的观点,士人阶层在北宋这样政治环境及重文轻武的措施的影响下,大多对政治具有参与和关注的热情,这是不容置疑的,正如王水照先生概括的“宋代士人的人格类型自然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的,从其政治心态而言,则大都富有对政治、社会的关注热情,怀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于经世济时的功业建树中,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4]可凝练出士人阶层大多具有“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精神内涵。因而,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将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根据非常熟悉的北宋时期士人代表范仲淹的名句,并结合材料分析:

材料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材料七: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宋代)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出。所谓自觉精神者,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自己从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钱穆《国史大纲》

然后抛出问题:由材料可知,北宋的士人们具有怎样的精神?这种精神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得出北宋的士人阶层具有“自觉担负天下重任”、“先天下之忧”等的精神内涵,对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由此自然而然升華到对北宋政治制度的赞赏与肯定。

在《北宋的政治》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紧密围绕着“士人阶层”这一特殊历史群体在北宋时期的境遇与特点展开,从教学主题的确立到教学过程的步步深入,最后到情感态度的升华都紧扣“士人阶层”这一特殊历史群体。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585 页。

[2]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上),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自序一”,第11页。

[3]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24页。

[4]王水照:《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第10页。

猜你喜欢
士人阶层群体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调查
中间群体
19世纪20年代不同阶层的民国女子影像
大众富裕阶层如何理财
文献视域中的中国古代“行乐”观念及园林行乐生活
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
《续夷坚志》对《夷坚志》在内容上的继承
地域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