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海燕
垃圾分类的强制执行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一些有关垃圾分类的智能设备,但是却没有获得很好的营收。现如今,或许已经迎来了垃圾分类的“科技时代”。
垃圾分类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也带来了固废处理行业的一系列变革。本文准备一探究竟,聊聊那些跟垃圾分类有关的新生意。
厨余垃圾处理器(Food Waste Disposer)自1927年在美国发明以来,于2000年左右进入我国家装市场。虽然在国外发展时间较长,但几十年下来,除美国以外,其渗透率也并不高,主要原因是食物垃圾经厨余垃圾处理器处理后进入排水系统,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污水管网堵塞风险,以及提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量、污染物浓度等指标,所以在日本、欧洲的部分国家,并不鼓励甚至明令禁止使用。
我国可以用厨余垃圾处理器吗?目前的答案是肯定的。一方面,有学者研究表明,厨余垃圾处理器对城市污水排放总量影响极小,不会给当地的污水处理带来额外负。另一方面,国家政策对此也持鼓励态度。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提出“拉动环保产品及再生产品消费,推广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等产品”,北京、上海、厦门、深圳等地均出台相应的法规导则推广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器。不过,各大城市在推广厨余垃圾处理器的时候还是要谨慎而行,毕竟下水管道是否会堵塞、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改变程度及污水处理厂的产能承受能力,都是有待实践检验的问题。
“定时定点”的垃圾分类措施或将带来全量垃圾线上扔的产业机会,对于“996”的上班族来说,由于其上班时间“完美”错过了垃圾投放时间,智能回收、上门回收将成为一种必然需求。未来,面向全品类的上门回收垃圾服务必然会悄悄地兴起,基于社区互助服务的社群模式或将成为一个低成本、可操作的实现方式,由此带来新的社群经济流量入口。
在垃圾分类制度推行下,全国环卫设备投资将迎来一轮升级换代潮。以上海为例,上海市计划用三年时间,结合各区进度,全市完成17000余座分类垃圾箱房改造,900余辆湿垃圾专用收运车、16辆有害垃圾专用收运车的规范配置,41 座大型中转设施的分类中转改造、8000个两网融合回收点建设及点、站、场体系建设,7000吨/日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和3.28万吨/日垃圾综合处理能力。测算表明,如果2020 年46 个重点城市可以按规划要求顺利完成垃圾分类体系的建设,则2019—2020年潜在的环卫设备投资需求约为100亿元。
2017 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2.82 亿吨,同比增长10%,回收价值7550.7亿元,同比增长27.92%,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为9 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 万人。
过去,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一个主要原因是符合环境规范的正规军由于成本劣势,收不到足够的废旧物资;而大量废旧资源通过地下渠道流到了“小作坊”手里,通过非常粗放的加工方式再次进入流通市场。垃圾分类制度下,拾荒者的角色将逐渐被政府或前面提到的新业态从事分类的企业替代,资源再生行业逐渐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以上海为例,经过垃圾分类后,上海湿垃圾分类处理量要从2018年3480吨/日增加到2020年的6300吨/日以上,可回收物资源回收利用量要从2018年的660吨/日以上增加到2020年的1100吨/日以上。怎么处理垃圾,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发达和文明程度。上海此次引领的“垃圾分类”风尚,不仅将重塑散乱的固废处理行业,也将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