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朋哥哥
陜西省是一个文博大省,那里有非常多的博物馆,其中有一座尤其著名,那就是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那里,不仅有干人干面、艺术价值极高的陶人俑,还有造型逼真、形态各异的陶马俑。不过,有的人参观过后却觉得有些失望,因为他们感觉这些兵马俑看上去都是灰扑扑的。其实,我们看见的并不是它们本来的样子,刚做好的兵马俑身上都敷着五颜六色的颜料。咱们今天就来聊聊兵马俑的颜色。
兵马俑的颜色来源于各种各样的矿物,比如红色来自朱砂,蓝色来自蓝铜矿。不同的矿物在自然界中呈现不同的颜色,古人把它们制作成颜料,并广泛应用在生活当中。
兵马俑身上最常见的颜色有八种:红、绿、蓝、黄、紫、褐、白、黑。由于每种颜色还有浓淡深浅的差别,所以实际的颜色又远不止这八种。其中,有两种颜色很特殊,一种是数量较多的绿色,还有一种是精致的紫色。紫色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是由两种矿物调和在一起形成的,比较难得,经常被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来使用。
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其他古国,紫色都是很高贵的颜色。在唐代,紫色是三品以上官员衣服的颜色,而在古罗马,皇帝也经常穿紫色的衣服,不过那里的紫色颜料是从一种海螺中提取出的。
很多人都听说过“秦人尚黑”,秦代人既然喜欢黑色,衣服也应该都是黑色的,那为什么还会出现其他颜色呢?这很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这是老百姓自由选择的结果,由于当时军队士兵的衣服并不是统一发放,而是自己准备的,因此衣服的材质、颜色等都会有差异;第二,做兵马俑的匠人有时候也会自由发挥,一种颜料用完了,他们可能会将不同的颜料调和后刷在兵马俑的表面,以呈现出与之前相似的颜色。这样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兵马俑身上色彩丰富而且浓淡有别了。
穿有色衣服的兵马俑制作起来并不简单,制作时既不是在烧好的陶俑上直接刷颜料,也不是刷上颜料之后直接放进火窑烧制。
人们首先将一层天然漆刷在兵马俑的表面以更好地着色,这种漆来源于一种树木,然后再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上色,比如很多兵马俑的身体,尤其是面部,都是先由褐色漆打底,然后依次刷上白色、粉色等颜料,以显示出面庞的真实感。
另外,如果你学过油画就会知道有一种东西叫黏合剂,它可以将颜料混合在一起粘在物体表面,以防颜料脱落。兵马俑也用到了黏合剂。很多专家认为那时的黏合剂主要是鸡蛋清,或是由动物的皮骨熬成的胶。这就是制作彩色兵马俑的过程。
最后留给你一个问题吧。请你想一想,是什么原因让兵马俑原本绚烂的色彩逐渐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灰色呢?扫描二维码加入微信读者交流群告诉我们你的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