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涛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大力实践,是生态文明理念的不断演进。专家提出,这一历史性过程,概括为从最初的“人定胜天”到改革开放的“生态失衡”再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三个历史阶段。党和政府及时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度体系,走出了中国特色。
70年来,我国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工程,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全国人工林面积如今已达11.8亿亩,居世界首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至151.37亿立方米,成为近20年来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7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生态与经济并重、治沙与脱贫共赢的道路。2004年以来,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实现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中国防沙治沙的成果为世界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全球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做出杰出贡献。
70年来,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18%以上的人口,创造了世界农业史与粮食史上的奇迹。我国农药化肥使用量提前3年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农膜回收率均达到60%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5.3%。
新中国成立70年,每个历史阶段,都为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历史走向既是一脉相承,又是高度升华。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一道,构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但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进入了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的攻坚期。
面对新形势与新问题,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针,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改革创新、认真规划引导,发力破解难题,持续实施产业转型与绿色发展,让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政令法律成为“长牙的老虎”与“带电的高压线”。更重要的是,完善生态考核体系,建立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GDP考核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考核制度,加大生態文明指标的考核权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在领导干部离任审计中,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探索环境责任离任审计,让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真正落地生根,从而推动各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美丽中国”的重要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的未来,不仅仅有高质量发展,更有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