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外交学研究推向深入

2019-09-10 07:22:44刘兴华
一带一路报道 2019年5期
关键词:外交活动组织化安全观

刘兴华

在新时代,外交学研究应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加强对外交中中国角色、中国路径、中国经验等方面的研究,拓展研究领域、丰富研究议题,努力为我国深入开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实践作出更多学术贡献。

研究组织化外交实践。当今世界,外交呈现多种形式,特别是在多边外交领域,组织化特征比较明显。多年来,中国通过大量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框架内维护多边主义,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推动中国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对于一些组织化特征突出的外交活动和现象,应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中国参与国际组织的决策程序、规则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问题,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组织体系中的话语权提供智力支持。

研究区域外交相关问题。区域外交在当今世界非常活跃。亚洲是中国发展的地区依托,区域内面临着复杂局面,各种新老问题交织。习近平主席提出亚洲新安全观和亚洲命运共同体,对于实现亚洲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外交学应加强对亚洲新安全观和亚洲命运共同体的研究阐释,着力思考如何加强地区互信、团结和认同。

关注民间外交。当今时代,民间外交机制在加强相互理解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外交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外交学应研究民間外交在推动世界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及其影响国家政策规划的方式等,促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尊重。

对外交谈判进行综合研究。如今的外交谈判日益呈现复杂特征,需要拓展对外交谈判的综合研究。世界格局的演变和不同国家的国内状况,也会影响外交谈判。中国外交学需要对影响外交谈判的国际国内因素进行分析,还应充分掌握并细致研究以往谈判案例,并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谈判人才。

关注数字外交和智能外交。如今,网络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给外交活动带来重大影响。数字外交成为国家塑造国际形象、开展对外宣传的新手段。人工智能系统协助读取和分析数据信息,可以为对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国家间在新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合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外交学研究应积极探索数字外交和智能外交领域的新趋势、新规则,主动参与并引导相关国际制度体系的构建,为有序开展新技术领域相关外交活动作出贡献。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外交活动组织化安全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重庆与世界(2022年6期)2022-06-22 10:26:48
亚临界芝麻蛋白粉挤压组织化工艺研究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38
俄国外交大臣约翰·卡波迪纳斯(1809-1822)评析
西部学刊(2019年9期)2019-09-17 08:12:35
论李东辉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初期的外交活动——纪念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00周年
刘少奇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三次外交活动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挤压工艺参数对高水分组织化小麦蛋白产品特性的影响
复合蛋白原料组成对挤压组织化产品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