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

2019-09-10 07:22:44原石
科学大观园 2019年21期
关键词:占有量饭碗袁隆平

原石

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向世界宣告:中国有能力保障自己的吃饭问题。

腹内有食,碗里有饭,是千百年来中国百姓最朴素的愿望。1949年8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艾奇逊说,1949年之前,没有一个政府使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得到解决。这一年,全国粮食人均占有量仅209公斤。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從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到贫困人口“不愁吃”,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6.4%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奇迹令世界瞩目。

当前中国正处在历史上粮食安全形势最好的时期。形势最好,不但意味着我国粮食产量高、库存充足,也包含着市场供应稳、粮食价格稳,粮食保障能力、调控能力不断增强等多重信息。伟大成就的取得,关键在于我们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改革开放后推广、完善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1个关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记录着我国粮食领域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让“中国饭碗”越端越稳。

居安思危,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这根弦片刻不能放松。从现实来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维持紧平衡态势,当有限的耕地、有限的水资源与呈刚性增长态势的粮食需求、消费者日益提高的品质需求相遇,为粮食生产提出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粮食安全的定义也在发生变化。粮食安全不只关系经济发展、产业转型,更关系到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不只牵涉一国一地,更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由此来看,保障粮食安全可谓任重道远。

70多年前,解放军拉动了开发北大荒的“第一把犁”;如今,中国农业的“开荒”不再是唤醒荒地,而是在发展粮食产业的路上破风前行。白皮书中“高质量发展”是个关键词。有人说:这意味着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

笃定“中国人的饭碗要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念,袁隆平在更高产、更高品质的水稻育种路上燃烧生命。平均亩产700公斤、900公斤、1100公斤,一次次突破为中国粮食安全做出不朽贡献。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荣获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向习近平总书记说:正向亩产1200公斤冲剌!秉持这样的信念与决心,瞄准新技术、新业态,练就“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本领,中国的粮食安全将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

猜你喜欢
占有量饭碗袁隆平
数字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英语文摘(2021年8期)2021-11-02 07:17:50
“丢掉饭碗”的由来
“袁隆平中队”重名不重样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6
就业“饭碗”端得更稳了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端牢国人饭碗 保障粮食安全
陶在我们生活中——“瓷饭碗”
关于区域水资源丰富程度评价的探讨
地下水(2015年2期)2015-12-15 05:32:50
资本占有量差异、收入机会不平等与财产性收入增长——基于扩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分析和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