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钰婷
我希望油罐艺术公园可以打破我们所熟知的大部分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的格局,而成为艺术场馆与自然这两者间的有机结合体。”
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甫一亮相,就成热门地标,从2013年到2019年,OPEN建筑事务所“6年磨一剑”,用艺术、自然和城市这3个基因,焕活了5个早已废弃的机场航油油罐和整片工业厂区。在建筑师李虎看来,设计油罐艺术中心,就如同规划一座城市一样。“油罐具有相当丰富的功能和空间灵活性,这非常有趣,它好像能够容纳一切,也似乎永远没有完工的一天,正如城市一样—不停地生长、充满变化、充满未知的可能。”
在具体的改造和规划中,5个油罐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根据不同用途和功能“因材施教”。定位为Live House音乐酒吧的1号罐,被置入了一个鼓形的内胆,来围合出一个声学性能适合演出的场所;用作江景餐厅的2号罐,则被移除了穹顶,将屋顶改成可以欣赏江景的平台,同时在内部挖空了一个圆形的庭院,通过一个倾斜的圆筒形隧道空间从地面到达平台,形成进入2号罐的独特空间体验;3号罐和4号罐作为核心展览艺术空间,其中3号罐体内部基本维持了空罐的状态,适合一些大型的当代艺术品展示,4号罐的内部则被改造为一个适合传统架上艺术的3层展览空间,并在屋顶设置了一个公共平台;相对于做了減法的2号罐,5号罐则做了体形上的加法:一个长方体由东西朝向穿越罐体而过,分别形成了两个面向广场和草坪的舞台。
任何改造项目都是新与旧的博弈,对于原上海龙华机场的航油油罐,建筑师尽可能保留了油罐罐体原始的工业痕迹,没有刻意去美化其粗糙不平的钢板表面,而创新
的设计语言落在了一些新增的建筑细节—在罐体上开的一些胶囊形和圆形的舷窗,不仅能给罐内带来自然采光,也可以从内往外看到黄浦江边的美丽江景。
由于全世界范围内把油罐改造为民用建筑或公共空间的案例极为罕见,OPEN建筑事务所在设计与施工时经常要进行“第一次”尝试,专业难度可想而知。例如原有罐体结构的设计图纸与施工参数不完整,所以事务所必须实际勘探并检测其结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关键的设计原则—无论在罐体内外,新加建的空间需要独立的结构,不但不能利用罐体的钢板外壁,而且还要和原油罐的外壁保持一定距离—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是一个对建筑细节设计的极大挑战。
除了5个罐体的设计改造,OPEN建筑事务所打造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最精彩之处,是用一层“超级地面”(super-surface)由点及面地达成“建造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我一直有打破建筑的边界、艺术的边界、建筑与自然的边界的想法。我希望能让它们交织在一起。因为这样会产生一个更好,更开放的状态。”李虎说道,至于这三者之间的连接部分,他就给取了个名字叫“超级地面”。这个连接意义重大,因为它既是下方艺术空间的屋顶,也解决了马路与黄浦江岸的落差,更是将整个厂区转变成城市公园的点睛之笔,让艺术与公园交织融合。
OPEN建筑事务所的诸多项目,都在实践着“达成建造与自然之间的平衡”的理念,他们在自然里做建筑设计,需要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例如预计今年在北京完工的山谷音乐厅;而在城市里做建筑设计,则需要把自然引进城市,最大化地实现城市里的自然,正如上海油罐艺术中心的实践,归根结底,这两者背后其实都在探讨人与自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