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课前预习的指导

2019-09-10 07:22黄深发
家长 2019年5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内容过程

黄深发

课前预习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要想做好课前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要在编写数学教案时,把课前预习指导也编写进去,也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置适当的指导性作业。教师在学生预习时,要不失时机地给予学生指导,指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帮助他们熟练地掌握预习方法。

数学课上课前进行预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必须培养学生这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学数学知识编排是由易到难,前后衔接紧密的,做好课前预习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提高。从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课前预习并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流于形式而不重内容。针对这一现状,教师应当改善学生课前预习的形式和内容,以有效的课前预习增强教学效果。

一、数学课前预习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预习给了学生自学的空间,给了学生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學生真正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人。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会发现很多问题,也会想到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预习中遇到疑难问题是难免的,也正是因为有了问题,在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才会集中注意力。

(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学生预习后认真听讲,就不会感到数学知识那么深不可测、扑朔迷离,教师所讲的内容其实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学生不会有畏难情绪,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而信心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从简单的、常见的问题中得到成功的喜悦,尝试到了预习的乐趣。课前已有了预习的收获,学生会信心百倍地投入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学生就有了一定的预习习惯和预习能力。

(三)课堂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很多教师就是放不开,认为学生自己看书看不懂,怕浪费时间,所以数学课堂总是满堂灌,总认为教得越多越好,所以常常忽略课堂预习,其效果并不是很好,学生的学习总是处于被动状态,总是等教师去讲,若离开教师,便无所适从。若进行了课堂预习,学生就会了解这节课的大概内容,同时也产生了问题,带着问题学习起来兴趣要浓得多,正所谓 “磨刀不误砍柴工”,而在预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培养和锻炼。

二、 数学课前预习的实施策略

(一) 精心设计有效的预习内容

如果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简单的一句 “回家把明天要学的内容预习一下”,学生知道如何预习吗?初中生能力虽然比小学生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也不能保证初中学生就一定会预习,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所以难免有学生把预习简单理解成看数学书,学习时走马观花。布置预习作业,应该明确预习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预习作业的布置量要少,要求要低。同时教师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设计不同的预习内容。如统计与概率则要重视让学生掌握统计过程,帮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描述和分析统计结果。再如数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应以学生学习、生活、游戏等活动场景为主,让学生从活动场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相同的内容还应根据班级情况分层设计。这样预习的内容就不会是千篇一律地看书、做题,学生才能保持持续的预习兴趣。

(二)组织灵活多样的预习模式

根据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特点,有时学生的预习可以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如教材中的“议一议”就需要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可以同桌为一组,可以前后两桌4人为一组,还可以把优秀生、中等生、学困生相结合的6~8 人为一组。有时数学预习也可以是学生到街道、社区等场所进行收集、测量等的学校外模式;有时数学预习可以是通过网络去查阅、记录的模式。小组合作预习可以让学生体验和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预习和接受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还能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解决问题、感受成功,同时还可以发现自己在预习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预习方法,提高预习能力,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于预习和接受能力较高的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能针对他人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养成乐于思考、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良好品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小组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和集体意识。

(三) 提高学生预习积极性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留下一部分时间让学生几个人一个小组进行课前预习活动。学生一个人在家中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或多或少会感到无聊,而且他们总会遇到一些课本上的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而在班里进行小组学习,首先学生会因为习惯于在班里学习而有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是几个人学习的乐趣会有所上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积极地投入难题的研究中,并且这种预习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数学思维模型的构建,促使学生相互之间弥补思想上的缺陷,促使学生积极发展。

(四) 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材料

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需要动手操作的时候,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取材于身边的生活,要采用感兴趣并熟悉的学习材料进行预习。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的材料,因为教材中的材料太有限,而生活中的素材很广泛。同时,在预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善于与教师和其他同学沟通,从而选择更为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

三、 结语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前预习,不但要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相应的预习任务,以便能够有效完成前置性作业,同时,教师还要在课堂上不断跟进,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预习方法。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内容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雪花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