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纳
又到银杏落黄时,片片金黄编织成衣,为广袤蜀地披上御冬的外套。入夜的柳江古镇淅淅沥沥下起小雨,被雨水打落的银杏树叶将青石板路“漂染”一新,小溪里的灯火倒影被雨滴剪碎,顺水而下。细雨朦胧中的古镇,如此的安静恬淡,仿佛时间都已凝固,突然,一阵喝彩打破了雨夜的静谧。曾家大院的戏台上,一出好戏拉开大幕,刚柔并济的太极,瑰丽多姿的川剧;戏台下,观众屏气凝神、目不转晴,又不时鼓掌叫好,再细看,这是一群来自异国的面孔,青春靓丽。
2019年11月27日至30日,由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主办、国际在线承办的“外眼看魅力四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流媒体及青年四川行”活动启幕,来自委内瑞拉、阿联酋、波兰、尼泊尔、泰国、越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0余名主流媒体成员和丝路青年一同走进初冬的四川,深度感受古韵与现代交织的川蜀大地魅力。
对于这群来自异国的“小朋友”“大朋友”来说,“四川”两个字既熟悉又陌生,这个与大熊猫息息相关的地方,他们很早就知道,但对于这里的历史人文和发展,他们却又知之甚少,带着相同的期许,他们踏上了这段不同寻常的旅程。
“成都的繁华太让人吃惊了”
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全球共知,正在打造西部经济高地的四川,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异常活跃,还未深度感受四川的文化魅力,交流团便率先感受到了四川经济发展的活力。“成都的繁华太让人吃惊了,走在这里的街头,有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身在北京。”惊叹之余,更让他们好奇的是四川经济活力的来源何在?带着这样的疑问,交流团走进了500强企业集聚的成都城南。
“南美洲虽然与我们远隔重洋,却也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也是我们企业起步的阶段。在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吃肉都难,更别说其他的肉制品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集团成立,从鱼饲料做起,到后来首创网箱养鱼,从根本上改变了粗放的养殖方式,大大提高了鱼类养殖的效率。”站在通威集团位于成都城南的办公大楼里,交流团成员围成一圈,一边听一边记录这个中国500强企业的发展史。“如今,人们正在追求绿色安全健康的食品。”当听到企业已成功打造农牧产业链,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追溯的肉制品时,来自南美的媒体代表频频点头,同时也非常好奇,如此高效的养殖方式能否在南美实现,“我也去过南美的一些国家,这些国家水资源非常丰富,网箱养鱼的方式是可以借鉴的。”企业负责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12年前,这个看似跟能源不相关的企业再一次转型,这一次,他们聚焦到了清洁能源产业——光伏产业。“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全球能源使用都面临着转型的局面。我们认为,可再生能源中光伏发电是最具有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经过多年行业的发展,太阳能发电,无论是在技术、产品、发电量上,中国都是绝对的全球第一。中国能源消费非常高,清洁能源的占比增幅也很快。”企业负责人介绍道,在中国,最近几年新增的发电装机,超过一半来自太阳能发电,装机发电量在200吉瓦(1吉瓦=100万千瓦)。刚讲到这里,介绍就被来自乌拉圭的记者急切地提问打断,“乌拉圭15年前开始制定本国的能源政策,2017年开始,尝试把国内能源全部换成清洁能源,在相关政策方面,您有什么建议吗?”“能源的转型是向着低碳化、清洁化发展,而转型有两个必备条件,第一是政府高度重视;第二是成本不断降低,目前来看,这两个条件已经具备,如墨西哥,巴西、智利等已经行动起来了,全球气候大会也致力于推进这两个条件的成熟。”企业负责人仔细回答了该记者的提问。“希望中国能把先进的技术输出到巴拿马”
当交流团还在回味川企给出的发展路径时,四川基建的雄壮又带着震撼而来。
作为首条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快速攀升的高速公路,雅康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面临地形与地质条件极其复杂、气候条件极其恶劣、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工程建设极其困难的严峻挑战和考验,被称为“攀登公路建设的珠峰”。在雅康高速公路建設过程中,建设者们攻克了诸多难题,创造了多个“第一”:泸定大渡河特大桥不仅是在建川藏第一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也是在建世界第一长隧道式锚碇;二郎山特长隧道有13459米,是全国已通车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隧道长度第一;雅康高速全线隧道长度达72019米,是四川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第一;桥梁钢结构用钢量达32270吨,是四川省内已通车高速公路第一……
从大巴车上下来,一组组数据变成了绵延群山间实实在在的泸定大渡河大桥、穿山而过的二郎山特长隧道,没有多的语言来表达交流团的惊叹,只有不断按下的快门声和啧啧称奇声。
当听到四川交投雅康公司副总经理李万军介绍,二郎山特长隧道最大深埋1500米,穿越了13条地震断裂带,克服了瓦斯、岩溶、突水涌泥等极端地质现象时,巴拿马记者阿图罗·卡罗·卡斯蒂利亚·埃斯库德罗激动地说:“中国基础工程建设的实力已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希望中国能把先进的技术输出到巴拿马,支持巴拿马的发展!”“—定给儿子带只熊猫回家”
说着一口流利中文的越南通讯社驻北京站记者赵永河在交流团里格外突出,“我的脸很中国,普通话发音跟广西人也很像,我不说自己是老外,大家都分不出来”。脸型方正、个子不高的赵永河对四川的一切都感到新奇,“驻站的3年时间里,我走过很多中国的省市,但是四川,我是第一次来。”
对于三国文化,赵永河早有了解,“中国的四大名著在越南也非常有名,而且我也看过电影《赤壁》,林志玲演的小乔。”看到川剧变脸,他更是兴奋得像个孩子,指着演员说:“我在北京也看过变脸,但这么近距离是第一次,可惜这么近,还是没看出来他是怎么变的。”
20年前,赵永河第一次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说起对中国不解的情愫,要追溯到他的中学时期。“20世纪90年代,越南政府引进了86版《西游记》。”陪伴中国小朋友成长的国学经典在越南也广为流传,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少年赵永河,“直到今天,每到暑假,越南的电视台都会播放《西游记》”。醉心于中国文化的赵永河1999年来到北京系统学习,但第一关语言关就难住了他,“中文太难了,别看我现在说得流利,开始练习的时候,怕家里人笑话,我都是偷偷关起房门练发音。”从中国研究生毕业后,赵永河回到越南,成为了一名记者,但他与中国的缘分却从未断开。
2016年,派驻北京记者站的机会落在了赵永河身上,没有丝毫犹豫,他再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带着妻儿同行。
坐在前往雅安碧峰峡的车上,赵永河异常兴奋,问起原因才知道,他这次到四川来,带着一个任务,“要给儿子带一只熊猫回去”。几年前,《功夫熊猫》风靡全球,电影里笨拙却又坚韧的熊猫阿宝成为赵永河最爱的卡通形象,当时正值大儿子出生,因此,儿子的小名便叫做“熊猫”。
也许是这份特殊的缘分,赵永河的儿子对熊猫特别钟情,“我儿子有一只熊猫玩具,走哪儿都带着,晚上睡觉都不放开。”
四天时间里,交流团奔走于成都、眉山、雅安、汶川、阆中之间,从地域上感知了四川的千变万化。四天时间里,川剧变脸的变幻莫测、国宝熊猫的憨态可掬、少数民族的热情奔放、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地震遗址的中国精神、千年古镇的古朴秀丽轮番登场,从文化上感知了四川的古韵魅力。正如四川省委外宣办(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代光举在活动启幕仪式上所说,四川省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文底蕴深厚,早在5000年前,就孕育了以宝墩文化、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四川是人類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古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有文化交流,此次活动亦是一个见证。
为四川点赞
古巴电视台副经理妮乌尔卡-拉莫斯·埃雷拉:
这是一次非常棒的旅行,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在带回古巴的纪念品中,我专门买了一双筷子,这双筷子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古中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迪拜中阿卫视记者康恩中:
青神的竹艺品真的很漂亮。我希望以后能在阿拉伯的超市看到它们,这样不仅能提升青神竹编的国际知名度,还能拉动内需、促进就业,让全世界都能享受特色产业的发展红利。
委内瑞拉南方广播电台记者亚历杭德罗·席尔瓦·比亚米萨尔:
四川拥有美丽的风景、悠久的文明、风格多样的美食,对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来说都有着无尽的吸引力。经过这次旅行,我感受到了四川文化和旅游的完美结合,人们可以通过旅游来了解四川。
韩国留学生郑恍勋:
我在中国留学所学的专业是中文,所以对中国艺术了解颇深、兴趣十足。艺术是没有国界、地域之分的:不同的语言并不影响艺术的交流,重要的是人类对于艺术的向往是相同的。我希望通过艺术与世界友人进行合作,用艺术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让艺术成为中韩两国人民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