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群众服务的心永远不能变”

2019-09-10 07:22:44丁兆丹田婧
北京支部生活 2019年7期
关键词:百姓老太太纠纷

丁兆丹 田婧

“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毛泽东选集》。这些都是他学习时候划的重点。”6月10日下午,在西城区人民法院8楼办公室,赵海捧着从书柜中拿出的一本《毛泽东选集》,一页一页翻给记者看。“你看,《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我看了无数遍了。”说到这里,赵海的眼中饱含深情:“读书对我影响至深。我立志:为群众服务的心永远不能变。”

党员赵海是西城区法院一名专职社区巡回法官。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司法为民”的初心和宗旨,入社区千家户,管群众身边事,解百姓心中结,创造了“纠纷不出社区,矛盾化解于庭外”的优秀业绩,被辖区群众亲切地称为“咱们百姓的‘贴心法官’”。

心里有一张“为民服务图”

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政法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工作20年来,赵海获得了各种荣誉,收到了无数次群众的感谢信和锦旗,但在他的办公室却看不到一点痕迹。墙上只挂着一张西城区域规划图。

自从2007年担任社区巡回法官,赵海跑遍了西城区的角角落落。这张地图,挂在墙上,更牢记在他心里。他对辖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胡同都了如指掌。在他的巡回日记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辖区各个司法所、调解室和每个社区的基本情况以及出现的纠纷和矛盾、需要帮助协调和调解的事情。赵海说:“法官要围着百姓转,进千家门,知万户心。百姓在哪里,纠纷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只有这样,百姓才能把法官当靠山。”

一次,赵海巡回到月坛街道司法所,碰到了一起纠纷。50多岁的杨大妈和86岁的刘老太太是老邻居,两家因为下雨天开关窗户的小问题拌嘴吵架。刘老太太爱发脾气,因为这事儿一骂就是10年,谁劝也不管用,导致两家积怨越来越深。

事情听着不大,可真是社区百姓的为难事儿啊!赵海先是耐心劝说激动的杨大妈平稳了情绪,随后来到刘老太太家中。一见面,赵海就发现老太太特别像自己的奶奶,于是就喊了一句:“奶奶,我是法院的小赵,来看您来了。”這一声喊,让老太太一下就对赵海亲热起来。聊天中,赵海得知老太太特别爱吃点心。赵海由此想出了个主意,他劝杨大妈主动一点,上门找老人把事情谈开,解开心结。在赵海的建议下,杨大妈买了点心匣子送到老太太家里。果然,老太太被感动了,一个劲儿地向杨大妈说自己骂人不对,此后两人相见言欢。

负责社区巡回工作后,赵海排出了一张周一到周五的巡回表,固定时间固定路线巡回,雷打不动。他每天上班先到单位打卡,然后骑车到社区,一天巡回结束后,再折回法院换下制服、打完卡,这才算下班。

这些年来,赵海共帮助街道解决纠纷9000多起,直接参与调解各种疑难、复杂民事纠纷1000多件,接待群众法律咨询近万次。

“让百姓不用到法院,就能解决纠纷”

“能调解的,就不判决。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就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百姓不用到法院,就能解决纠纷。”谈到自己的办案原则,赵海说。

一年秋天,赵海在新街口司法所巡回时,遇到几名嚷嚷着要上访的群众。这几位上访者在同一小区居住,房子买了好多年,开发商却迟迟不给办理房产证。新接手的公司提出要想办理房产证,必须要业主重新签订委托书,并承诺放弃违约金。火上加油,大伙儿炸了窝。

面对情绪激动的来访者,赵海进行了耐心安抚。待大家心情平缓后,赵海开始向他们解释有关法律规定及购房合同条款的效力。赵海表示,根据购房合同,开发商没有违反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如果真的闹上法庭,大伙儿并没有赢的胜算;如果起诉的话,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成本,而且一旦闹僵了,开发商不积极办理,事情也无法得到妥善解决。一番谈话下来,赵海坦诚的态度和详细的分析都让大家很信服。大伙儿都表示愿意回去和开发商协商解决问题,不再进行群体诉讼和上访。

近年来,赵海带出30多名调解员,开展法律宣传600多次。他最早参与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司法确认工作在《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得到认可,他在工作中坚持的情理法工作法和诉调对接方法,被全面推广。赵海每年诉前调解纠纷1500多件,让3000多名当事人捐弃前嫌,化干戈为玉帛。

“能为百姓服务,就是幸福的”

“在人生选择的关口,是父亲劝说我坚守司法岗位,他说,只要能在岗位上为百姓服务,就是幸福的。”赵海告诉记者。

在巡回工作中,赵海遇到一些案例,当事人由于积怨较深、对立严重,情绪容易失控,他总是不急不躁、不愠不火,面带微笑,耐心听、认真看、用心想、进良言、善协调,从源头深处彻底解决纠纷。

一次,赵海巡回到金融街街道,刚进门就冲进来一位白姓中年男子,情绪异常激动,扬言要与有关人员同归于尽。原来,他居住的地区进行危改,他家有5间公房属于拆迁范围,可拆迁人未与他达成补偿协议。法院裁决他依法腾空住房。在强制拆迁过程中,他拒绝履行,将自己锁在家中,收集了大量管制刀具,扬言要以极端暴力手段抗拒执行。后来,他因为拒不履行法院生效的裁判文书被刑事处理。被释放后,他坚持要求一次性支付其拆迁款,拆迁人不同意,双方僵持不下。

面对情绪失控的白某,赵海耐心地聆听了他的遭遇,了解到白某父母早亡,几年前又离婚,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如果问题处理不善,很可能再次产生过激行为。赵海语气和缓地和他聊天,引导、扭转他的思想。同时,及时向有关部门说明事态的严重性,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案。经过赵海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后来,白某买了房子,跟前妻复了婚,日子也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这些年来,赵海骑着自行车,天天进社区,日日入街道,累计巡回2000多次,指导调解民事纠纷1万多件,开展示范调解1000多件,共出具司法确认的裁定书近千件……有人问赵海:“每天都在干这些琐碎又受累的事儿,你烦吗?”他乐呵呵地说:“怎么会烦,给自己的亲人服务,我一百个愿意!”

(责任编辑:丁兆丹)

猜你喜欢
百姓老太太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不让百姓撇嘴骂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百姓记着你
青年歌声(2020年10期)2020-10-23 10:05:12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
老太太养老院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38
百姓看家“风”
小茶匙老太太
101岁老太太就喜欢吃大鱼大肉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