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远
走进博物馆,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自然要数琳琅满目的文物了。你知道吗,博物馆里的文物可不都是板着面孔、正儿八经的,也不都是灰头土脸、老到掉渣的。如果你仔细寻找,就能在展厅的各个角落,发现不少有意思的东西。在这个小栏目里,就让我们用一张张照片,带你看看博物馆里千奇百怪的文物吧!
咦,“大玉龙”,这不是你亲戚吗?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人最早做的玉龙,就借鉴了猪的形象,所以这种玉龙也叫“玉猪龙”。名字不一样,其实都差不多啦!
别说,它的嘴巴和鬃毛还真像猪哇!
人们把野猪驯化成家猪,家猪比野猪温驯,牙齿更小,肉也更多。这件红陶猪头虽然还带着野猪的影子,但已经很像家猪啦。
我知道!猪很不适合游牧迁徙,比牛、羊、狗都难养,所以养猪是远古人定居之后才开始的!
猪在古代叫作“豕(shi)”,是人们家中饲养的“六畜”之一。你看“家”这个字,就是由表示房屋的“宝盖”和表示猪的“豕”组成的。
汉代几乎家家养猪,一口猪、一条狗、两只鸡,加上一个猪圈,就是一户人家的小农场啦!
喜欢玉器的中国人,怎么能放过把玉和猪结合在一起的机会?从卧猪到坐猪,应有尽有!
哎呀,玉猪的脸好有喜感,就是皱纹有点儿多……
受到佛教影响,猪在中国古代还沾上了不少仙气,大名鼎鼎的猪八戒就是其中的代表。有的神仙還会骑猪呢!
骑猪?听上去好有意思!
猪长得憨态可掬,深受小孩子的欢迎。这两件玩具猪出自皇宫内院是清代某位小皇帝的宝贝,是不是特别“萌萌哒”?
我也想要一个小猪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