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扰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学中,笔者借助导学案的设计及运用来开展这项研究,通过平行班对比发现:导学案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逐步形成了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导学案,从字面上来看,即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它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由了解学生具体学情的教师团队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需求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的学习方案。导学案的设计者是教师,使用者是学生,课堂教学中引入导学案,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为主辅,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鼓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乐学、会学。
(一)引导学生乐学
小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均处于成长期,教师在导学案中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与情境,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促进学生会学
学生使用导学案,可以在课前就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与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目的更加明确,能够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在实践中,教师设计的导学案通常为课前、课中和課后的自主学习服务。
1.课前检测部分
导学案课前检测部分,通常以复习与本课相关的旧知为主要内容,或检测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课的基础知识。学生能够从中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了解当堂课的重点知识,从而做到有计划地预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2.课中学习部分
导学案课中学习部分通常以思维导图(MindMap)的方式帮助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形成思维框架,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学会学习。
3.课后反思部分
导学案课后反思部分通常包括自主测评与反思评价两部分,旨在给学生提供一个反思自己学习过程的平台,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同时,学生也能发现自己在自主学习方面的优缺点,并随之调整,这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课标强调外语教学应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不再是一个枯燥的背诵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检验一份导学案的标准,就看这份导学案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动机,进而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是否促进了学生高效地掌握了知识和技能,进而提高了语言运用能力;是否对学生的心智发展有帮助,进而推动了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形成。
导学案设计应包括话题、学习目标、重难点、自主预习、课上练习、自主测评、拓展延伸、反思评价等环节,具体方案又会因设计者、使用者以及学习内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版本。我校在使用导学案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实验中,尝试使用以下基本模式(女口表1所示)。
导学案的设计应着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调动自身的“学习资源库”为学习做准备,并主动采用恰当的学习策略学习新知。基于这一认知,英语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同时在设计中注重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如Word Bank版块,教师引导学生就话题进行头脑风暴;课前自测部分,引导学生复习相关旧知;课前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办法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以新标准小学英语(一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2 Eat vegetables every day.为例,本单元的话题是保持健康。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向家人和朋友提出一些有益健康的建议。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案的学习目标,了解本单元自己要学习的内容。我们秉承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念,将导学案分为三大部分:课前、课中与课后。
课前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Targets,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第二部分为Test befor.e Class,即课前测试;第三部分Word Bank,学生将与本课主题Keep Healthy相关的词汇积累在这里;第四部分为Ask before Class,即课前提问。
课后部分是Think after Class,主要聚焦学生学习方法与习惯,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效果,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一)课前
1.明确学习任务
在导学案的第一部分,教师出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和运用目标。学生看到这份导学案就可以明确自己需要学习什么(the advice on how to keep healthy)、学到什么程度(Be able to understand and say it)以及学习了本课内容后可以用学到的英语做些什么(Be able to give similar advice)。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了,学习便有了方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得到激发,注意力会更集中,学习的效果也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2.聚焦课文主题
课前测试,教师精选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What’s the doctor's advice for Sam?上节课学生了解了医生对大明提出的几条建议,这对学习本课新授知识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本课课前教师引导学生及时预习,启发学生关注新旧知识的联系,会以旧带新,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教师引导学生尝试写有益健康的建议,以此引导学生聚焦本课主题,并连接与此话题相关的知识。学生可以借此评估个人的预习情况,教师也可针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
3.进行单词积累
课前,学生可以把与Keep Healthy相关的英语单词或词组记录下来,如good habits,bad habits等。学生可以通过汉英词典等工具书扩大词汇量。课上,学生也可以从教师、同伴那里学到更多的相关词汇。这些单词都可以整理在导学案上面,形成学生自己的Word Bank(单词银行),以进行单词积累。
(二)课中
1.理清文章脉络
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将文中Be Healthy的建议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归纳为饮食(Food and Drinks)与生活习惯(Habits)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梳理出保持健康一要合理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二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多做运动等。英语学科不仅是在教授语言,教师还要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课文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知识,还能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2.掌握重难点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重点难,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学生在书上标记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如单词的发音和含义、句子的含义等。在小组互动中,学生借助教师给出的提示,在组内寻求帮助。这种“生生互动”式的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沟通时应使用不同的语句,不仅培养了学生得体使用語言的意识,还鼓励学生用“英语”来解决问题,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真正地学会了英语。
3.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完成了课文学习、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之后,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任务,即要求学生帮助Sam完成家庭中的“健康好习惯”海报。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帮助Sam提出建议,然后思考讨论其中哪些建议适合Sam的家庭,筛选后帮助Sam完成海报。通过这个任务,学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了解了自己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在复习中巩固了知识。
(三)课后
这一部分是引导学生反思。教师通过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学生通过长期的反思训练,慢慢地形成反思意识,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个人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这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导学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有较好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堂课的导学案,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起到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成为学习内容与学习者之间沟通的媒介。
(责任编辑:孙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