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约
猕猴桃和奇异果,它们两个其实是一种水果,或者说,奇异果是猕猴桃家族的一员。但奇异果的知名度更大,大到旱已从这个家族中脱离出来,另立了门户,以至于许多人产生误会,认为奇异果是奇异果,猕猴桃是猕猴桃。
为什么会这样?
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的故事,要从2000余万年前讲起……
2000余万年前的地球,处于被称为“中新世”的时代早期,中华大地的面貌与今天差别很大,南方多有巨大湖泊分布,气候潮湿炎热,植物茂盛,其中便有一种猕猴桃的先祖存在,其化石已被植物学家发现,地点在今天的广西境内。
故而猕猴桃起源于中国。
从起源地看,猕猴桃似为一种热带水果,但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远在荔枝等物之上,除了新疆、青海、内蒙古等地之外,中华大地从南到北都有猕猴桃生长,只不过在南方山林与秦岭一带分布较为集中。
与许多要经过驯化、改良才能吃的水果不同,猕猴桃天生美味,无须人类做多少技术上的努力便能食用。但如此优良的特性倒起了反作用——既然原生态的它已经很好吃了,那么就没有驯化、改良的必要了。
于是,猕猴桃在历史上长期以野果的身份存在。
先秦时期的《诗经》中有一种名为“苌楚”的野果,这是关于猕猴桃最早的文献记载。此后2000余年,猕猴桃先后得了多个异名:铫弋、鬼桃、羊桃、阳桃……而“猕猴桃”这个称呼则出现于唐代,诗人岑参曾在诗句中用了这三个字,“中庭井阑上,一架猕猴桃”,意为在庭院中种有猕猴桃。
猕猴桃被引种到庭院里面,与人类的距离很近了,但这对改变它的野果身份并无什么帮助,因为人类引种它的原因并不在其果,而在于其树叶与花颇具观赏性。
直到宋朝时,猕猴桃的果才引起了些许重视,但这种重视还是离不开一个“野”字,猕猴桃的名字多出现在一些中草药典籍中。
如北宋寇宗爽所编的《本草衍义》中,就将猕猴桃当作一种野生中药材来对待,称其“食之解实热”,还对猕猴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做了一番解释:“深山则多为猴所食。”
到了明清时期,猕猴桃还是被当作一种野生中药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猕猴桃有这样的描述:“酸、甘、寒、无毒……止渴,解烦热,下淋石,调中下气。”
另一种比较奇怪的用途,则是将猕猴桃的果皮拿来造纸。
种在庭院里面当观赏植物,当中草药,果皮被用来做纸……总而言之,就是不将猕猴桃当作一种有利可图的水果来进行大规模的驯化、改良和种植。
清朝时期,国门被西洋列强轰开,许多西洋人来到中国,采掘各种中国独有的植物资源,猕猴桃也因此迎來了其命运的剧变。
1845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一位名叫罗伯特·富沁的英国植物学家带着窃取中国茶种的任务,到了南方的宁波,在那里发现了猕猴桃,但并未引起他的注意。
10余年之后,由于中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失利,西洋列强的势力沿着长江,深入中国内地。
宜昌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当时的轮船开到这里,便再也无法前行,只能换乘小船。于是,许多西洋人便带着种种目的,坐着轮船来到宜昌,在那里建立起传教、经商、科学探索、间谍活动、贩卖鸦片的基地。
其中不乏罗伯特·富沁的同行。
有一位名叫查尔斯·马瑞斯的英国植物学家,在1879年来到宜昌,采掘植物资源。他并非是带着学术目的而来的,而是作为一家英国园艺公司的特派员,到宜昌去采掘一些有商业价值的植物品种。
他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名为奥古斯丁·亨利,此人采掘了大量中国植物资源,其中就包括猕猴桃。奥古斯丁·亨利是清朝海关聘用的一名洋员,他认为中国的植物资源具有惊人的商业潜力。于是,他多次将其采掘过程编著成书,鼓动英国当局掠夺中国的植物资源,以实现产业化种植。
在他以及一些后来者的“努力”下,1899年,第一次移植猕猴桃的尝试出现在了欧洲。奇怪的是,初次尝试并不是在英国,而是在法国——一位名叫莫里斯·德·维尔莫林的植物学家尝试移植其从四川采掘来的猕猴桃树,但未能成功。
数年之后,那家英国公司开始在伦敦出售猕猴桃种子,猕猴桃也由此开始在英国进行移植。这种移植并未成功,或者说并未取得全面的成功——活是活下来了,但是没有结果。
为什么?因为最初弄过去的种子都是“公”的。
雌雄不分,这是猕猴桃种植术上的一大难题,直到今天,还有果农因此损失惨重。百余年前的英国人也犯了这个错误,直到1911年,才引入“母”种,实现了产果。
那个时候,另一个国家新西兰早已成功移植了猕猴桃,不仅开花,而且结果了。
将猕猴桃传入新西兰的人,乃是一位名叫玛丽·伊莎贝尔-芙拉泽的女性教育工作者,曾任新西兰一所女子学院的院长,因操劳过度被“强制休假”。她选择到东方去看一看,先去了日本,后到中国。
1903年年底,芙拉泽到了宜昌。她之所以会去宜昌,与她的一个妹妹在那里做传教士有关。
当时有一位英国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正在宜昌采掘植物资源。此人在这件事上获得了惊人的“成功”,前前后后采掘了近5000种植物。
其中就有猕猴桃。
他将一些采掘来的猕猴桃和猕猴桃种子,分送给其在宜昌的友人,其中就有芙拉泽。
酸甜可口的猕猴桃引起了芙拉泽的注意,她大约因此动了将此物移植到新西兰的心思。只不过她不懂园艺种植之术,在1904年回国之后,便将这些猕猴桃种子交给了一位名叫托马斯·艾力森的从事园艺工作的朋友。后者似乎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找来园艺水平更高的兄弟亚历山大·艾力森,希望其能尝试移植这种东方植物。
经过亚历山大·艾力森几年的精心培育,猕猴桃树终于在1910年成功结果。
这是中国之外的地方第一次长出猕猴桃,而且还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人工培育出猕猴桃。
但长出猕猴桃和形成产业化不是一回事,这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许多工业主导的西洋国家不同,新西兰是以农立国,其不到3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超过七成都是丘陵和山地,看上去不适宜于农业,但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种水稻、小麦虽然没有优势,但种一些经济作物却很出彩。因此其以农立国,但粮食不能自给,倒是盛产水果,水果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猕猴桃。
从最初培育结果到形成产业化,进而大量对外出口,享誉全球,离不开大量与亚历山大·艾力森一样的园艺师不断改良,更离不开新西兰政府对这种东方物种的高度重视。为了发展猕猴桃产业,新西兰政府甚至成立了专门的猕猴桃管理局,还颁布了相关的法令制度。新西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也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用于研究猕猴桃的培育和改良。
至于猕猴桃的异名“奇异果”,那也是新西兰人的发明。
最初,猕猴桃被新西兰人称为“中国醋栗”,后又在对外出口时改称“鹅莓”。1959年,新西兰水果出口的主要对象英国对凡是名字里带有“莓”的进口水果征收高额关税,这就迫使新西兰人再度给猕猴桃改名。
这一次,他们想到了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Kiwl),便用其名来称可算是新西兰“国果”的猕猴桃——Kiwifruit,翻译成中文就是“奇异果”。
猕猴桃的故乡中国则在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对猕猴桃进行人工种植和培育改良,那个时候,奇异果已经行销全球好多年,这方面的技术,也是由新西兰人执牛耳,故而中国的猕猴桃研究者们,还要跑到新西兰去取经。
思来想去,总觉得此事有些奇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