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aria Zucconi 胡蓓
客厅里,鲜红色扶手椅、明黄色地毯点亮了这个以灰黑色调打造的空间。墙壁上猫王的影像,在光线的照耀下若隐若现,画面仿佛流动起来了。猫王影像的作品前,是由北欧现代主义之父Arne Jacobsen设计的FritzHansen扶手椅;对面是德国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沙发床;Luminator系列落地灯由Castiglioni设计,出自Flos。前方右侧,是由一个木制旧报箱改造的装置艺术品,里面摆放着英国艺术家Mat Collishaw的作品“纯真终结”,是根据西班牙画家维拉斯奎兹(Velázquez)的《教皇诺森十世像》肖像作品進行的再创作。
灰暗色调为餐厅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古老的土耳其地板上,Knoll品牌的Tulip餐桌是美籍芬兰裔设计师Eero Saarinen的作品;柯布西耶的经典座椅LC7,出自Cassina;Max Ingrand设计的吊灯;意大利建筑设计师Franco Albini设计的书柜,由Cassina出品。落地窗前的“眼睛”装置是瑞士艺术家Urs Fischer的雕塑作品“眼花缭乱”,捕捉并诠释人们在窗前观景的感受;右边墙上的艺术品,是美国艺术家Roni Horn1993年的作品,由画纸和颜料、釉料创作而成。
1.厨房装饰全由来自意大利特雷维索的Abimis公司设计并实地组装。
整个厨房空间几乎全由不锈钢材质打造,科幻感十足。在细节处运用黄铜装饰,连接处完美无缺,完全不着痕迹。
2.窗前,巴塞罗那沙发床,成为了这个家最好的“观景台”之一。
意大利建筑师Enrico Bonetti和英国建筑师Dominic Kozerski于2000年在纽约共同成立建筑事务所—Bonetti/Kozerski Architecture。两人共同的欧洲基因,在他们参与设计的项目中自然地带入了许多欧洲设计的审美,擅于营造出一种简洁、肃穆、温和、流线型的现代设计感,同时,也从细节处,通过对材料的运用,挖掘再现项目的历史感,使其与现代性达成完美平衡。
不久前,一对经常旅居纽约的意大利夫妇买下了奥林匹克大厦的第39层公寓,作为他们在纽约的家。事实上,这里也并不是他们的最初选择。这位意大利女主人很早就知道,对于非本地居民的外国人来说,要买下这里,可能会是一个非常困难且无法估量会出什么意外状况的过程。“但是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这里,”女主人说道,“这里悠久的历史,市中心商用与住宅一体的功用及摩天大楼的规模,都成为我们最终选择这里的原因。”
奥林匹克大厦1976年由成立于1936年的世界顶级设计事务所之一——纽约的SOM建筑设计事务所(Skidmore,Owings and Merrill)为当时的希腊船主Aristotele Onassis设计,具有非常典型的美式风格。特别突出的一点就是它的混合用途,设有21层楼的办公室,外加高至51层的住宅,且带有一个艺术品陈列大厅,一个希腊考古博物馆和底楼一层的奢侈品商店。“身处这里,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能给人带来一种非常特别的感受,”女主人补充道。特别在纽约的黄昏时分,摩天大楼的景致、无线电城音乐厅的灯光、洛克菲勒中心和圣帕特里克大教堂,汇聚在夕阳下,仿佛正开始一场生动的表演。“这场景似曾相识,感觉自己像是一部电影的主角,生活在一座由无数个城市组成的全新城市,”女主人总结道。
夫妇俩买下这里的39层住宅公寓之后,邀请纽约当地的建筑事务所—Bonetti/Kozerski Architecture来进行全面的翻修改造。事务所抓住了夫妇俩的核心需求—对当代艺术的热爱与收藏。建筑师Bonetti因此把这个总面积超过140平方米的公寓,部分拆分成许多小房间,以便用来摆放各类当代艺术收藏。并且,通过很多巧妙的或隐形,或可滑动的区隔设计,创造出一个流动性强,且具有多样路径的全新开阔空间。精心的展示手法,亦便于在平时品玩艺术品的特色之余,欣赏到纽约的街景,由此,窗内的静谧与文化,窗外的喧闹与历史,动静之间,岁月穿行。
其间,建筑师们考虑到了很多细节的处理。比如,为了防止灯光过于强烈,导致家具和作品看上去“失真、褪色”,建筑师们针对性地选择了深色的地板和高标准的遮阳系统。“另外,大厦所在的中央街区,通常都比较喧闹。于是,在这个家里,我们用深色混凝土和木镶板来装饰书房和客房的墙壁,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从喧闹的街区走进这里,能很快安静下来。”Bonetti解释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间公寓的改造过程中,还采用了许多来自意大利的工艺和材料。来自佛罗伦萨的泥瓦专家、熟练的铺地工,特别在这个家中待了长达一个月的时间,将细长的黄檀木条铺设好。“这里也像我们许多其他项目一样,引入了我们擅长运用的意大利工匠的技艺,并选用了并不常见的材料。”Bonetti补充说。
区别于纯粹的美式设计,这间公寓的确可见不少意式设计和工作方式的影子,加上与装修配套的家具和艺术品陈设,令这间公寓在纽约大都市中成为了一个小小的非同寻常的亮眼杰作。
1.卧室由极简主义艺术家Dan Flavin创作的霓虹灯作品照亮,营造出一种神秘空间的氛围;Arflex品牌的Lady扶手椅由意大利现代派设计师Marco Zanuso设计。
凭窗眺望,立刻能感受到窗外第五大道上的喧闹街景,脱颖而出的是美国著名建筑设计师Philip Johnson设计的AT&T大楼之一。
2.落地窗前,UrsFischer的雕塑“眼花缭乱”,就像欣赏城市的人的目光一样。
3.浴室的墙面和一对洗手盆由来自意大利維琴察的Morseletto公司打造,全由卡尼可灰色整块大理石砌成。
窗前雕塑由来自比利时安特卫普的艺术家群体Panamarenko设计,落地灯来自F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