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健
摘要:在“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教学中,一些教师由于受习得性思维的束缚,形成了“整理,只有‘乱忙”“‘操作,只见‘复制”“‘练习,只是‘纠缠”’的三大误区,影响着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整理时,要用恰当的方式来引领学生,使其增强整理意识,掌握整理方法;在操作时,要使学生在操作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概括,要围绕操作要点进行质疑;在练习时,要使学生在新知与旧知的联结中不断地生成智慧,要侧重于思维的挑战、良好习惯的养成、积极情感的体验。
关键词:误区;策略;整理;操作;练习
“图形与几何”是小学数学的四大内容之一,其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但是,由于其在每一册小学数学教材中,一般只安排有一个或两个独立的单元。有时,教材上还不安排“整理与练习”来进行单元复习。因此,其单元复习课的教学常常被一些教师忽视。一些教师把“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课,上成了“只见理念,难见内容”的课,一是只强调本单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系统复习,二是只关注本单元数学基本活动与基本思想的专项训练,三是只重视通过自我评价来引领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显然,“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的单元复习课都能如上教学。究其缘由,这是由于教师受习得性思维的束缚,形成了误区。这里,“只见理念,难见内容”,是指误读并过分拘泥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强调的教学理念,不顾及具体的教学内容,从而缺乏针对性,致使整理成为“瞎忙”、操作成为“复制”、练习成为“纠缠”。
在单元复习时,对知识进行整理、归纳、综合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整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更需强调学生通过整理知识的活动来发展核心素养。因此,需要用恰当的方式来引领学生有条理地整理知识,增强整理意识、掌握整理方法。问题是一些教师习惯于仅盯着教参,只是引导学生胡乱地整理知识,不再追问:整理什么?谁整理?需要整理的知识有何特征?怎样整理才合理,才有效?这就造成了“整理,只有‘乱忙”’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学生“乱整理”教师“乱指导”。
首先,学生整理单元知识无关乎其核心素养的发展。它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学生无从下手,只能照搬教材内容。二是教师拉着学生往前赶,提供了由一些细碎问题组成的所谓指导,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整理完单元知识。三是教师要求学生整理自认为必须掌握,实则无需掌握的知识点。
其次,教师对学生整理知识的具体指导没有层次性。在学生整理知识之前,没有对学生提出分层的要求;在学生整理知识时,教师没有个别辅导跟进;在学生整理知识后,教师没有相应地站在不同水平的学生角度上进行评价激励;在学生小组交流时,教师没有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倾听。
例如,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在其单元知识的整理过程中,有些教师如下进行教学:首先,问学生: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什么是轴对称图形?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出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三者的描述性概念,回顾画平移图形的注意点,回顾画旋转后图形的方法,回顾画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要求,并适时板书。
这样的教学中,学生难以通过话语来表达清楚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三者的描述性概念,就其教学过程而言,也如同新授课上课堂总结的拼凑,如同练习课上各类习题集体讲评时小结语的堆砌,根本无法在单元复习中利用整理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实,上面的教学可以如下进行:在学生各自通过画图独立完成对平移、旋转、轴对称图形整理的基础上,由小组长召集组员进行讨论,形成各组的观点;再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适时提问,归纳出应当注意的点。
“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中操作题的设计,要突出针对性、综合性和思考性,这是基于操作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而言的。所谓操作,是指度量线段的长短、角的大小、画图、进行图形变换、做数学实验等。操作活动都有相应的规范与技术要素,而这些规范与技术要素往往容易被一些教师所固化,他们认为,操作就应该使用操作性思维,要利用操作性思维来提高学生的正确率。在新授课时强调操作性思维无可非议,但在复习时若还固守这种方式就会形成“操作,只见‘复制”’的误区。即教师机械地控制着学生的思维活动,强调与原来一模一样地进行操作,使学生的操作性思维替代了必要的推理与概括,从而影响了学生批判质疑精神的培养。
这种误区,通常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替代操作。指学优生演示操作替代其他同伴,教师演示操作替代学生,操作结果替代操作过程。第二,只是动手。指没有对操作过程的想象,没有基于以前相同操作行为而进行指向明确的判断与推理。第三,止步于新授。指复习课上学生沿用新授课上的操作程序进行“复制”练习,教师讲评时如同新授一般对操作程序进行再讲解。
例如,有一道操作题:把三角形ABc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把小旗图绕E点逆时针旋转90度,把三角形FGH绕F逆时针旋转90度。(见图1)
对于三角形ABC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一些教师认为必须“复制”新授课的做法,用直角三角板分别找出AB、AC的对应边AB,AC1,(见图2)。他們引导学生如下机械地使用三角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图形的旋转中心点重合,一条直角边与图形的一条边重合,按照旋转方向放好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的位置就是对应边的位置。
事实上,下面的方法更有效,更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即运用推理方法,通过观察。而不是用手数,在方格图上找到点B的对应点B1,点C的对应点C,;或者先找到点D的对应点D,,再找到点B的对应点B1,最后找到点C的对应点C1。思维在操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这里的思维并不单指操作性思维,更指在其基础上进行的推理与概括。在各种思维活动中,要重视对应点、对应边运动轨迹的想象,引导学生围绕操作要点进行质疑,并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方式来表达,从而加深对“操作”的理解,建构认知体系,发展核心素养。
一些教师始终认为所谓练习,就是反复做题,以求熟练,尤其是在复习课上,’必须纠缠于知识点、技能与方法。这种习以为常,造成了“练习,只是‘纠缠”’的误区。
这种误区有以下三个纬度:第一,教师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罗列,纠缠于“新知”与做题经验,而忽视了学生对相关旧知在新情境下的应用与反思。第二,教师通过练习题帮助学生对技能框架进行建构,纠缠于书本上的结论与学生的做题速度,而忽略了学生作为主体自己对技能的思考。第三,单元复习题注重课前预设,没有课堂即时生成,忽视了学生反思习惯的养成以及主动复习意识的形成。
例如,在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单元复习中,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思考题:一个长方形被分割成5个正方形,每个大正方形比每个小正方形多15平方厘米,每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如图3)
对于这道习题,他引导学生如下思考:若小正方形边长为2,则大正方形边长为3。由此可知每个小正方形面积是每个大正方形面积的4/9,再根据条件“每个大正方形比每个小正方形多15平方厘米”,就能求出每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7平方厘米。
这位教师到此就结束了教学,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解答这道题一定要使用新知(分数知识)的错觉,失去了反思运用旧知(整数知识)解答此题的机会。也就是没有充分利用新知与旧知,让学生进行反思,从而形成可以有效开发的生成性资源。
其实,本题可以用分割方法来解答(见图3)。由条件“每个大正方形比每个小正方形多15平方厘米”,可知两个大正方形的面积比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多30平方厘米。即5个同样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30平方厘米,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也就是每個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2平方厘米。由此再求出每个大正方形的面积。这里不难看出,单元复习中的练习,除了要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外,更要侧重于新旧知识在思维上的挑战,从而养成良好习惯,体验积极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