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对民族事业满怀热忱

2019-09-10 13:49:51
科学大观园 2019年9期
关键词:于敏科学报氢弹

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至今都记得与于敏一起合作的点点滴滴。“研究氢弹机制的时候存在一个链式反应,如果把它编成计算机程序计算,工作量极大,而且当时的计算机条件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于敏想了个办法,他建议完全略去介质的运动,而首先构造一个静态无限大的中子增殖模型,专门计算中子的增殖速度,同时也就给出了升温速度。”

通过于敏的办法,氢弹机理研究略去了求解辐射流体力学方程带来的巨大麻烦,大大节省了计算工作量。谈到对于于敏在氢弹研制中的贡献,何祚庥以“足球队”作比喻。他说:“球队在场上踢球,起关键作用的人员往往是场外教练和举足射门的前锋,于敏正是这支足球隊的教练兼前锋。关键时刻,临门一脚、应声入网的总是他。”

中国工程院院士胡思得在上世纪 70年代随于敏加入实验工作队,在他的记忆中,于敏十分注重实验设计和装置细节。为了更好地观察实验情况,他坚持在现场做分析,甚至彻夜守在实验场地,累了就披上一件皮大衣,倒卧在地板上。这是于敏留给他的战友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恰恰是这“和衣而卧”的熟悉场景,绘就了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壮丽蓝图。

于敏家的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于敏曾一句句教孙儿《满江红》这首词。回顾他的一生,于敏的身上有诸多标签,但在同事和学生心中,他永远是那个独一无二的“老于”。

◎ 撰文 | 高雅丽

◎来源 | 中国科学报

猜你喜欢
于敏科学报氢弹
Yu Min: Father of China’s Hydrogen Bomb于敏
隐姓埋名的于敏
于敏中与《四库全书荟要》纂修
天一阁文丛(2019年0期)2019-11-25 01:31:58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
氢弹,不过如此
高校理科学报特色栏目编辑培养途径
新闻传播(2016年13期)2016-07-19 10:12:05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南方周末(2016-01-07)2016-01-07 15:47:28
高校社科学报特色栏目的创设与发展
出版与印刷(2016年1期)2016-01-03 08:53:38
数字化新时代文科学报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师系统文科学报2015年会在中井院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