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是梁启超之子,1912年11岁随父亲回到北京,1915年入清华学堂,1924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和研究院、哈佛大学研究院学习建筑和研究建筑历史。1928年,梁思成回国前,曾与林徽因到欧洲各国考察,参观了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古建筑,亲眼看见这些古建筑受到妥善保护,许多学者对它们在进行系统研究,而学习自己祖先的建筑文化还要依靠国外的书刊。梁思成痛下决心,一定要研究自己的建筑,写出自己的建筑史,他于1931年参加中国营造学社开始,将毕生精力投入到研究中國古建筑中去。梁思成通过访问老者,查阅县志,找出古建筑的线索,开始从河北、山西到河南逐步对这一地区的古建进行调查。梁思成工作了5年,在这几个省跑了100多个县,调查了几百座古建筑和石窟,写出了几十篇详尽的科学报告。民间谚语“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菩萨赵州桥”,梁思成除铁狮子外调查了三件宝,应县木塔、正定隆兴寺、赵州大石桥这三件古建中的著名国宝都是他当年调查研究发掘出它们的价值公之于世的。
梁思成在1943年完成《中国建筑史》著作的同时,用英文撰写了《图像中国建筑史》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研究成果。后来在完成《图像中国建筑史》之前,又写了多篇中国建筑的英文著作。1947年,梁思成凭着这些学术成就应约赴美讲学。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将中国古建筑文化以科学的面貌,展示在世界学术界面前。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建设事业中,工作繁忙,但仍继续写作《中国建筑》英文稿,不但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还介绍了新中国建设事业的发展。
◎ 来源|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