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愁落日近黄昏,甘献余热救孩子

2019-09-10 07:22:44
科教新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石门县常德市助学

2月12日晚,石門县白云乡望羊联校原校长文非同志与世长辞。

  文非,男,享年88岁,中共党员,石门县白云乡鹤山村人,1990年从教育战线退休,1993年起担任白云乡扶贫助学基金会会长。25年来,他因贡献突出,多次被评为省、市、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五好老干部”等,2006年6月,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常德市离退休干部“奉献之星”。

  故事追溯到1990年,辛苦工作了42年的文非退休了。刚回到白云乡农村老家准备安享晚年的他,还没几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村里有几个孩子因贫困常年失学在家,这让他焦急了、忧虑了。

  “治贫必先治愚,治愚必先办学”。救助贫困孩子上学的念头浮现在文非的脑海里——成立一个扶贫助学基金会,向社会募捐,救助失学儿童。在21位离退休教师的支持下,文非向石门县人民政府提出了申请。1993年8月18日,以“募集资金、资助贫困学生”为宗旨的扶贫助学基金会成立了,文非也义不容辞地担任起了基金会的负责人。

  在付出大量精力的同时,文非从他有限的退休金中拿出1.2万多元,发动家人和亲戚先后捐款近7万元,连省、市发的1.57万元个人奖金也都捐给了基金会。

  为募集救助资金,文非从此走上了漫长的走访摸底与筹资之路。先后到长沙、南京、北京等20多个地方筹款,行程达3万余里。

  在文非的发动下,基金会成员队伍不断壮大,一大群爱心人士成为了基金会的坚强后盾。基金会已在南京、上海、广州、大庆、乌鲁木齐、旧金山等13个地方设立了募捐点。

  25年来,基金会累计募集基金220余万元,先后资助了石门县425名(其中白云镇278人)贫困家庭学生读完高中或大学,216人大学毕业。

  25年来,文非苦了自己、亏了小家,他与农民老伴覃文春长期居住在白云乡鹤山村的简陋木屋中,但他从不后悔、从不言弃。“不愁落日近黄昏,甘献余热救孩子”——这是他的自勉,也是他为了贫困孩子不顾年高体弱,不辞辛劳四处奔波最好的写照。

  常德市关工委供稿

猜你喜欢
石门县常德市助学
常德市武陵区实验幼儿园
幼儿画刊(2022年3期)2022-04-08 05:53:44
石门县壶瓶山镇人民政府
提高石门县北站运输能力措施探讨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关于推进常德市水果产业化的建议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
石门县白云山高香红茶的开发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9
常德市棉花种植结构调整探讨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8
常德市农业生态补偿实践及思考
作物研究(2014年6期)2014-03-01 03: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