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国家诞生的历史不长,和印度这个概念比起来甚至更像是一个人造的国家概念。但是凭借着宗教凝聚起来的共识和几十年来的外交操作,巴基斯坦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南亚大国,对亚洲局势变化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南亚也只剩下巴基斯坦可以和印度形成均势了。但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个国家的首都伊斯兰堡的选址有些奇怪,不仅远离出海口,甚至连像样的河流也没有,不符合常规的首都选址规律。事有蹊跷,必有其因。巴基斯坦的这座首都,还是一场乾坤大挪移的产物。
细细的巴基斯坦
印巴分治是二战后亚洲最重要的地缘震动之一,两个国家在历史上本为一体,却因宗教矛盾被分割成了两个国家。负责分开两国的蒙巴顿方案其实并非一个完美的方案,对两国疆界的划分相当粗暴。这让原本不存在的巴基斯坦的地缘形势更加恶劣。
要在这样一个国家选择一个合适的首都,可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
从地图上来看,巴基斯坦是一个长条状的国家,呈东北——西南走向。这样的版图形状本就容易出现首尾不能相顾的局面,而境内的地形更是加剧了这种地理上的天然不足。再观察巴基斯坦国内的主要省份和城市,一方面国家中部薄弱、缺少大城市,一方面几个主要省份体量相当、较为均势。
巴基斯坦西部的俾路支省是俾路支斯坦的一部分,进一步向西会进入伊朗高原,干旱且荒芜,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其东南面是大片的印度大沙漠(塔尔沙漠),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只能被当作核爆试验基地,最大的作用是挡住了印度的陆上威胁。其西北部直到东北部则是连绵的群山,利用价值也很低,几乎没有像样的城市。
本来也不厚,撇去沙漠部分的话会更加单薄,伊斯兰堡、拉合尔简直都是抵在国界旁(巴基斯坦和印度都将核爆试验地点选在沙漠地带)。地理环境上差异巨大而恶劣的巴基斯坦,可想而知其各地人民的区隔也相当大。
俾路支省里的山民是独特的俾路支人,有自己的语言和传统,对民族的归属感明显比对周边几个国家政权的归属感强。这里在文化和民族上是一个过渡地带,从南方的阿曼到俾路支斯坦向北到锡斯坦和呼罗珊,是个更加宽阔且干旱的文化过渡地带。
西北部山区至今仍然有不少基于部落的政治,各地区的居民各自为政,即使中央政府在此设置了联邦直辖的部落管理区,此处的治安水平仍然堪忧。当地居民早年间常常和塔利班沆瀣一气。
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西北省份的联系相当紧密,喀布尔——贾拉拉巴德——白沙瓦也是一条传统路线。既是中亚与南亚之间的桥梁和枢纽,也是破坏性力量相互流动的通道。东部的旁遮普省倒是因杰纳布河和萨特莱杰河两大印度河支流的水系灌溉显得平整一些。但两条大河是印巴边境居民共享的,整块平原可以说是印巴两国影响力犬牙交错之地,并非令人放心的核心地带。
就更别提巴基斯坦立国之初获得的东巴基斯坦,也就是现在的孟加拉国了。那里虽然人口稠密,但是主体人口是孟加拉人,还是一块飞地,随时可能丢失(也确实丢了)。
初期的巴基斯坦分为东巴和西巴,经过多次印巴战争,分为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把以上这些边缘地区全部剔除,巴基斯坦的核心地带其实可以简化为印度河平原(这可能是一件让印度人觉得很不爽的事情)。而这一平原历史上也确实始终是从北方而来,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政权率先控制的地区。考虑到巴基斯坦的立国之本伊斯兰教是一种来自西北方的舶来宗教,他们占据这一地区遥望印度也还算合理。
如果从历史上追溯印度河流域的獨特性,确实是中亚世界和南亚世界之间的变动地带(瘦身后真是纤细)。
从可用地盘来看,巴基斯坦的长条状属性就更明显了。从最北端的巴控克什米尔到最南端的卡拉奇,直线距离1500公里,而横向上河谷的最窄处仅仅60公里,整个国家首尾不能相顾。印度军队无论从哪个方向入侵,都能步步为营,而巴军甚至无法在自己的国土内迂回作战。
因此在巴基斯坦这样一个随时面临巨大地缘压力的人造国家,首都的首要任务显然既非经济发动机,亦非文化高地,而是要能在军事上严防死守,在政治上强力统合那些可能出内乱的地区,在面对内外部压力时能有招架之功。
经济中心难当大任
真纳于1947年6月3日在全印度电台宣布成立巴基斯坦。
其实在巴基斯坦建国之初,百废待兴,内有动荡,外有强敌,真纳和他的团队并没有余力选择一个好首都。更何况面对印度人的威逼和英国人的询问,他们也必须尽快拿出一个首都方案来,使这个新生的国家有一个国家应有的框架,配得起独立之名。
可供选择的城市其实并不多,全都集中在富庶的旁遮普省和信德省。旁遮普省的问题前面已经说了,和印度挨得过于近,那么唯一的选择就落在了南方的信德省(有沙漠提供一定保护)。
其实当时信德省也向真纳明确表态,说欢迎首都落户信德。
旁遮普有拉合尔、信德有卡拉奇。当时的信德首府卡拉奇,已经是整个新巴基斯坦境内的第一大城市,不仅拥有全国最好的海洋港口,还拥有当时国内少见的国际机场。整个城市在二战时期都是盟军在南亚调兵运粮的重要枢纽,不仅积累了海空航运的大量经验,有很好的经济潜能,也是巴基斯坦反法西斯的精神前线,作为首都很合适。卡拉奇的地位相当于巴基斯坦的上海,不过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因此1948年7月,卡拉奇成为巴基斯坦的宪法首都,迎来了6任总督或总统。巴基斯坦国父真纳人生里程的最后一段,也是在这座城市走完的。巴基斯坦早期的立法、政府架构等也在这座大城市完成。这是正经的巴基斯坦一线城市。
但定都卡拉奇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让巴基斯坦早期政府官员不得不认真考虑。
首先就是国防压力。
巴基斯坦建国之初,从老印度殖民地继承的海军非常孱弱,只有两艘护卫舰和4艘扫雷艇有战斗力,剩下的海军序列里甚至还有老式帆船。而印度海军继承了32艘铁甲舰和大部分海军官兵,拥有压倒性优势。作为海港的卡拉奇随时面临被印度海军封锁甚至登陆的窘境,等于是海上前线。
巴基斯坦看似有很长的海岸线,不过良好的港口大都在较为荒凉的西面俾路支,信德省的大部分海岸线是印度河,三角洲缺乏良港(卡拉奇也算是顶在印度第一线了)。
其次是人口压力。
作为当时巴基斯坦经济第一城(至今仍然是)和首都的卡拉奇,对于新到民众的吸引力巨大。1941年,当地居民40万左右,随着印巴分治持续进行,印度北方的穆斯林不断涌入巴基斯坦,而他们的第一选择往往就是卡拉奇。到了印巴分治后的第三年1950年,卡拉奇的人口已经超过百万,并继续飞速增长。不仅住房社保告急,连卡拉奇港也忙于日常饮食刚需的调运,无法腾出手来发展对外贸易。
巴基斯坦人口将近2亿,卡拉奇就有逾2000万(同期巴基斯坦人口增长了3500万,印度人口则增长了2.6亿)。
第三是政治压力。
中央政府到了卡拉奇之后,多次提出要将其从信德省划出,作为首都直辖市使用。这样的提议,信德省当然不同意,原本对中央政府的欢迎态度也转为冷淡。双方还对卡拉奇的具体作用产生了争执,中央政府希望卡拉奇成为政治宣教中心,而省政府则大力推进卡拉奇的商业发展,抵消了宗教和政治宣传的动员能力。在这个内部差异错综复杂的国家,各地的文化和发展习惯不同确实也是正常。
重重困境下,卡拉奇越来越不适合作为这个国家的首都。巴基斯坦人知道,早晚必须另请高明。
只讲政治的首都
1959年,中央政府组织了大批专家参与迁都规划讨论。大家的意见却很一致:既然卡拉奇都不能担纲首都大任,那就没有现成城市可供选择了,必须拔地而起一座新城。
这座新城的城址便是今天的伊斯兰堡。这是一座和原来的北方大城市拉瓦尔品第相接的姊妹城市,选址在拉瓦尔品第尚未扩张到的西北角,位于旁遮普和開伯尔普什图两个北方省份的交界处,从两省各划出一块拼成了首都区。
在两个省份之间单独规划一个首都,确实也是连接阿富汗、印度、旁遮普、克什米尔的枢纽。
在陆路交通上,这个位置扼守着从阿富汗经开伯尔山口到旁遮普,以及印度河平原进入克什米尔两条路线的十字路口。M-2高速公路连接拉瓦尔品第到拉合尔。
北部的马尔格拉山为喜马拉雅余脉,海拔1500米左右,部分季节有冰雪,不仅是北方屏障,和平时期还能为首都提供自然景观。东部的拉瓦尔湖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让首都不至于干涸。紧挨着拉瓦尔品第的城址也能调用其现有的交通设施,方便建设首都。
拉瓦尔品第和塔克西拉的岁数,都比伊斯兰堡要大得多。
最关键的是,此时巴基斯坦人发现,和印度的陆上斗争主要围绕克什米尔地区展开。首都必须在北方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响应克什米尔的战争需要。他们必须抢在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爆发之前,把前敌指挥部移到北方。
1960年5月24日,迁都计划通过,要求把新首都建成一座美丽的政治中心,只扮演首都的角色,和工商业无关。而为了体现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的国体,这座城市被命名为伊斯兰堡(意为伊斯兰的城市)。很快,人们就见识到伊斯兰堡速度了……
和别国另建新都时迁延日久、反复无常的状态不同,巴基斯坦的迁都大业进展神速。迁都决议通过后,大量政府机关启程经历1000多公里的跋涉,来到了北方。拉瓦尔品第很快就成为首都由南向北的跳板,担任了一段时间的临时首都。
到了1960年代末,随着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爆发又结束,不仅是政府机关,连滞留在卡拉奇的外国使馆也被迁移到了新首都。而此时伊斯兰堡甚至还没有完全成型,建设工程还在进行,一直到1970年建设才告完成。
作为一座人工城市,新建成的伊斯兰堡是巴基斯坦国内国际化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其坐镇巴国北方中心,对容易出现动荡的开伯尔山口附近、旁遮普省、山区部落领地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大大稳定了巴基斯坦北部的局面。而向东去,其与印控克什米尔的突出部直线距离不过80公里,便于敌前指挥和激励士气。的确是一座政治和军事功能主导的首都城市。
不过既然是首都,就一定会对全国资源产生吸引。如今的伊斯兰堡,已经坐拥200万人口(卡拉奇的10%),和拉瓦尔品第一起组成了巴基斯坦国内第三大城市群,经济结构也日趋健康合理,早晚也会在政治性之外,变成一座工商金融中心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