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绘宏
朝晖漫天地
秋天的景色
这景象好像旱季的非洲草原
每年秋天,我的心情都比较阴郁,因为钓季将尽。虽然我这一年并没有几次尽兴的钓行,但是我宁愿时光永远停留在夏天,哪怕我不去钓鱼,也喜欢那种想去就能去的感觉。
忙了一夏天,我好好坏坏地也钓了几场,没有惊喜,当然也没有意外。现在,我越来越不爱凑热闹钓鱼了,对那些去了必中鱼的网红钓点实在提不起兴趣。我还是喜欢约上三两钓友,去个环境优美的钓场休闲一天,至于鱼,当然有则最好,无则省心。
去年“十一”将至,我已将长假期间手上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正好钓几天鱼放松放松。得知牡丹江有一个鱼场对外开放,里边都是大型冷水鱼,这倒符合我的胃口。说实话,在东北地区,能PK掉南方路亚品种的只有冷水鱼。东北的翘嘴钓到90厘米就难再突破了;鲈鱼虽有,但不普及;黑鱼倒是说得过去,够大也够多,但我不喜欢“打黑”,“打黑”虽然符合暴力美学,但不够文艺,我更喜欢轻型装备小竿细线搞搞休闲。正好,这个鱼讯与我的喜好对路,于是二话不说,提竿出发。
“十一”长假出门旅游的人很多,因此动车上人也很多,我抱着竿子坐在举家出游的旅客当间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到了延吉,小辉与小磊已在车站等候多时。朋友相会在东北著名的“吃城”,自然少不了好菜好酒,酒足饭饱,加上旅途劳顿,我早早睡下。第二天不亮,他们俩的车已到宾馆楼下。
吉林省东部的山区,晨间雾气很重,远山笼罩其中,非常漂亮,加之霜降,公路两旁的山上红黄相间、黄绿相映,一处一景,不要说是去钓鱼,单说在这里开车旅行都是难忘的经历。
水质极佳,清澈见底
牡丹江地处火山口,基本以火山岩为主,这造就了这里独特的地质特点;沿湖漫游,所见地貌与其他地方皆不同,加上秋天树黄草枯,置身其中就像到了旱季的非洲大平原,随时都会有埋伏在孤树下的狮群伺机出动。
我越来越爱玩溪流了
我们辗转来到钓场,放下背包,环顾圆周,真是一个世外桃园。
虽说这里是一处当地知名的冷水鱼养殖场,但是给人的感觉却似花园一样,别致的小院,体现出主人与众不同的品味与格调。我们正欣赏这里的景色时,老板娘刚好经过,为我们简单地介绍了这里的环境。这里的泉水四季常温,三伏天不热,三九天也不冻,最适合冷水鱼的生长,泉水清澈见底,可直接饮用;因头些年涨水,养殖的大鱼冲出河道,于是他们在下游又设置一道拦网,但环境复杂,水深且障碍太多,没法将鱼重新收回养殖区,下游的鱼基本处于野生状态,于是开放路亚供钓手垂钓,上游养殖区鱼的密度非常大,所以所钓之鱼按重收费。
看到這幅画面就不难理解十月为什么被称为“金秋”了
北方飞钓难得如此成绩,给小辉点个赞
我们实在不喜欢按重取费买鱼钓,所以选择了无人问津的下游河道,钓更有野性的鱼;交了钓费,跳上小船,顺流而下,边漂边钓,这样的玩法野趣十足,是我们最爱的玩法。
而经老板娘介绍,这里的鱼种也是足以让路亚玩家为之疯狂的:除了常规的虹鳟鱼、褐鳟、狗鱼之外,还有珍贵的细鳞鲑、陆封三文鱼,甚至还有体重达四五十斤的哲罗鲑,大到无法钓起,这些鱼已“出逃”多年,基本都是野生状态,鱼情实在让人兴奋。
小辉玩飞钓
的确如大姐所述,这里水清见底,四五米深的地方,十来斤的大鱼隐约可见,这种感觉很奇特,我们边划船边感叹环境之美,不时看到大鱼追饵到船边,发现不对转身箭一样躲进水草丛中。
小辉今天玩飞钓,几竿之后水面一个晶亮的水花闪过,竿子便抬不起来了。清澈的泉水下,一尾巨大的虹鳟左闪右跳试图甩掉嘴上的毛钩,身上的粉红色鳞甲映出一片光辉,远远看去就像一团跳动的火烧云一样耀眼。
因为鱼体过大,起鱼十分吃力,开始我还划船配合小辉遛鱼,后来我索性放开船桨,任他们折腾去了,大鱼竟然能把5米长的铁船拖得打转。作为冷水鱼的代表,虹鳟鱼有着鲜明的冷水鱼特性,那就是只要不进鱼网就绝不服输,有好几次鱼已经翻身到船边,一个下抄网的动作就又把鱼惊跑出去,四五個回合才能把鱼再次遛到船边。几番折腾,小辉已经不停地换手甩胳膊了,鱼最终被遛翻,一网抄上来,好家伙,大褐鳟足有七八斤重,这对于玩飞钓的钓手来说已经是极限了,能在如此环境下钓起这等鱼获,是所有假饵钓手的终极追求。
小磊首中大虹鳟
我钓获的充满野性的大虹鳟
我和小磊坚持玩路亚,我用的是L调的路亚竿,绑专门设计的溪流拟饵,为冷水鱼专用饵,可不知为什么,一直无鱼问津,几次眼看大鱼追到船边却慢慢退回去,而小辉那边飞钓竟然接连中鱼,而且都是七八斤重的大鱼,最小的也有3斤多,忙得不可开交。我分析,也许是秋末来临,飞虫基本走到生命尽头,漂落水中,而上午阳光太强,这里水质太清,小鱼都躲在草丛中不出来,所以大鱼这时都以落水小虫为食,而冷水鱼又以视觉为主导,路亚拟饵此时出现显得格外扎眼,不吃拟饵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这鱼总是要钓啊,办法总比困难多一个,这是我多年钓鱼总结出来的经验。不是不吃路亚吗?反正小辉绑了那么多毛钩,不用也是闲着。于是,我把1米长前导线绑在溪流饵的后边,前端再挂上小辉绑的毛钩,直接打到流水与静水的交界处。这下可不得了,刚收完浮线,那边就传来重重的一口,随后一口气出线20米,紧接着轰隆一声响,一条大鱼跳出水面半米多高,然后就是线松鱼逃,这一切仅发生在三秒钟之内。刺激,太刺激了!收回一看,钩子拉掉了,因为没考虑到会这样钓鱼,所以我没带适合的前导线。我用的是0.8号无影线,对于这种体型的鱼来说,显然是太细了,好在鱼钩没有倒刺,不会对鱼造成任何伤害,这些聪明的家伙甩掉嘴上的鱼钩的办法多着呢。
再绑一个毛钩,如此过程又重来一遍,连跑带上鱼,总共损失了十几个毛钩。小辉看得直咧嘴,毕竟是亲手绑的钩子,心疼啊!
难得一见的褐鳟
水清鱼肥的优质钓场
我们正玩在兴头上,小辉的表情突然不对了,就看他的飞钓轮飞一样倒转,线朝着下游方向径直冲出去,根本没有停下的意思,他想用手扶住轮子,增加摩擦力,阻止出线,可是线轮打手立马缩回来。再往下游去就是一个弯道,如果鱼再不停下,线就会缠到芦苇丛上,我马上放下竿子,划船朝鱼游的方向追去。就在这时,鱼突然转头,朝我们这边游来。小辉立马抽线,但无论怎么倒把抽线,终不及鱼的速度,眼看线已经塌下来,嘴上喊着“完了完了”,线随之完全松下来了。
他无奈地把松松垮垮的线重新收回手里,突然竿子又重重压向水面,好在他戴了手套。又是一轮冲击,这一冲又是四五十米,连他打的底线都要拉光了,然后大鱼故伎重施,再次掉头朝船的方向折回。小辉来不及收起浮线,第三波冲击又来了……终于,大鱼拉光了飞钓轮上的所有鱼线,轻松断线。
这倒底是什么东西?我钓鱼这么多年从来没碰到过这样的对手。十几斤的鳟鱼我们已经多次钓放,可以说已经做到收放自如,而这条鱼,完全不是这个量级,小辉控鱼的时候,鱼竿只弯不抖,这就足以说明它绝不是一条普通长度的大鱼。也许真如老板娘所述,我们碰到了大型哲罗鲑,最终因鱼体过大而没能钓上来,真说不上这小子运气不好还是运气太好……
说笑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太阳已经偏西,光线已经不如上午那般强烈,该按套路出牌了。我咬断溪流拟饵后边的前导线,找准转弯处的暗草区,轻弹钓竿,将饵荡至标点,紧好浮线。果不出所料,跑饵三米,一个大白影冲过来就是一口,拉得泄力嗞嗞作响。冷水鱼特有的冲击力通过钓竿传到手上,这是一场视觉、听觉、触觉的聚焦盛宴……
小磊此时也开始了他的发挥,溪流拟饵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七至十斤重的大鳟鱼见饵就吃,第一口没咬上,马上还会有其他鱼来咬,我俩已经到了抢抄网的地步了,而此时小辉的毛钩已经失去了作用,只有看我们路亚表演的份了。
钓鱼永远是一项伴随着遗憾的运动,那尾没谋面的大鱼,伴随着清澈的泉水、神秘的火山、热情周到的老板娘,成为下次钓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