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训练营

2019-09-10 07:22:44
垂钓 2019年7期
关键词:子线钓饵钓友

提问:你钓过多大的鱼?用的什么竿?窝料饵料是怎样的?分享下经验。

回答:每钓获一条大鱼,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条大鱼的钓获情况都不尽相同,每一次成功也都是不可复制的,要看天时、地利、人和,想要通过某一个故事来归纳钓大鱼的经验,结果肯定不够全面。我先简单说说我钓大鱼的思路。

钓大鱼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一个方法,即要对想要钓的钓场有足够深刻的了解——打听该钓场的大鱼有什么活动规律,它们的食性、被钓获的位置、水深、饵料、天气等等信息,越详细越好。得到这些信息后,出钓方案才有一个雏形——该用什么钓具、钓组、在哪个位置钓、钓多远、怎么把大鱼诱来,又怎么使它上钩,甚至有必要在心里预演一番遛鱼的过程,我们出钓要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要打有准备之战。如果你听说有人在某水库用海竿在70米远的钓点钓到大鱼了,除此之外什么细节都没有,你只带手竿去钓,会有结果吗?除非你运气爆棚,否则很难有好的结果,可惜钓鱼靠的不是运气,了解水情、鱼情才是关键。

另外一个重点是关于窝料的。窝料是干什么的?是诱鱼的。不同水域的鱼的食性肯定存在差别,能指望一种窝料打遍天下吗?有一次,我在一个养殖鱼塘里钓大草鱼,很多人都说里面的鱼有密度,但就是钓不到,不会有鱼咬钩。

我就纳闷了,有很大的密度怎么能钓不上呢?这可真奇怪。我分析了一下,觉得是那里的鱼被钓猾了。

为什么会被钓猾了?我猜是因为来这种鱼塘钓养殖鱼的钓友都会用原塘颗粒打窝,再用颗粒作钓饵,于是这里的鱼就对颗粒形成了强烈的警惕感。我想,要消除这种警惕感,办法就是突破颗粒产品。

这就是我的思路。

于是我在出钓当天用的是青玉米作窝料,我的窝料只有小半打窝勺,大约20多粒的样子,钓饵也是青玉米粒,结果连口。可以脑补一下,6~10斤的草鱼连口是什么场景。

每上一条鱼,我就补10多粒玉米粒,然后下竿几分钟就有口。两个小时后,我钓不下去了,毕竟和老板没啥深仇大恨,人家还指望这个过日子呢。

过后,我和朋友们分享用青玉米粒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既然这里的鱼对颗粒已经感到恐惧,那为什么不选择一种鱼没吃过的、能让鱼放心的食物呢?它们没在嫩玉米上没吃过亏,所以对嫩玉米是没有排斥的,于是我选择了青玉米粒。

那么,我为什么第一次只打了半打窝勺窝料?因为我的钓饵也是青玉米粒。崔秉亮曾形象地解释过,假如你去采蘑菇,草丛里只有一颗小蘑菇,你很可能发现不了,但是附近有二三十颗蘑菇,你是不是就容易发现了?青玉米粒也是这个道理,鱼捡着捡着就都捡起来了,包括鱼钩上的那粒。

为什么不多打几勺?几勺下去至少几百粒吧,鱼要从几百粒青玉米粒当中吃到鱼钩上的那颗,这需要怎样的概率?上鱼肯定要慢许多。所以,我从来不主张打重窝,除非你时间宽裕,能驻钓一周以上。

钓大鱼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窝饵分家。先说说窝饵不分家的坏处,拿钓大青鱼举例,我见过太多的钓友用几十斤、上百斤田螺打窝,然后用田螺钓。我的天哪,这很难钓到鱼。大青鱼确实爱吃田螺,田螺也确实能把鱼诱来,但是想让它在几十斤田螺中吃到钩上的那一颗,难度有多大?在一袋子大米中找到特定的某一粒大米很难,但在一袋大米中找出一粒绿豆就容易多了。所以我说,钓大鱼,窝饵要分家。

可能有的人还不理解,会说:那好吧,我用田螺打窝子,然后用玉米粒作钓饵可以不?我的意见是,最好不要这样,这样做看似窝饵分家了,但是大青鱼更喜欢吃田螺,玉米粒次之。有它们最爱的田螺,它们还会在意玉米粒吗?钓饵一定要比窝料更招鱼的喜欢才对。比如用老玉米打窝,田螺作钓饵。

现在,我来回答这位钓友的问题——我钓到大鱼很少过秤,大多就地放掉了;有一条57斤重的青鱼,算不上最大的鱼获,却是上秤称量过的最大的。我用的是前打竿,窝料是发酵水煮老玉米,钓饵是不去壳的田螺。

提问:两河交汇的地方如何选钓位?

回答:这样的地方可遇不可求,还用选钓位?只要能把竿子打进去,钓组还能相对稳定的地方都可以。

如果是大河,里面可能会有大鱼,要注意水深,不论是流水还是静水,大鱼所需要的安全感决定了它们不会在浅水中徘徊过久(繁殖季节除外)。

我给这位钓友推荐两处钓点,首先是河流的大石头后面。不管水流多急,大石头的后面永远相对平缓一些,无论哪种体型的大鱼都会在此徘徊歇息一下,哪怕河中鱼的密度很小,这里也会最大。第二处钓点是回水湾,在湍急的流水中,回水湾相对安静,是天然的供鱼类歇脚的场所,大鱼钟爱深水,小鱼则深浅均可,它们会在此地觅食、恢复体力。

上述两处位置,钓友不要错过。

提问:黄颡鱼突然不吃饵了是什么原因?

回答:如果不是人为因素,就是自然因素在作怪。这种突然停口的现象不仅出现在黄颡鱼身上,所有鱼种都有这种现象。比如海钓时,退潮就停口。这就是自然因素在作怪。

淡水鱼在不受人为干扰、没有剧烈的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遵循着它们自己的生活规律在活动。比如钓着钓着鲫鱼口就稀了,换长一点的竿子可能还会有口,一会儿口又稀了,趕紧再换更长的竿子,还会有口,正所谓一日三迁,早晚钓边嘛!

黄颡鱼也是一样,前半夜口挺好,到了后半夜口就少了,越接近天亮口越少,其实这很可能是黄颡鱼的习性使然——前半夜它们到岸边觅食,经过几小时已经吃饱了,于是转回深水栖息(这时我们若能跟上它们的步伐,还会有口),到天亮时,它们开始蛰伏。这就是它们大致的生活规律,少数特殊的季节和鱼情除外。

也就是说,这种所谓的停口其实只不过是它们不在钓竿所及的范围内而已。

所以,我钓鱼始终坚持长短竿结合的钓法,特别不喜欢抱着轻灵的短竿子不撒手的钓友。短竿子确实操作起来更轻松,也不累人,但是钓鱼就是要充分尊重鱼的习性,根据鱼情的变化来变化。

提问:钓鲫鱼为什么要用商品饵,而不用小黄面?

回答:小黄面也是商品饵。我认为这位钓友是在问钓鲫鱼的时候为什么采用现成的鲫鱼饵而不用小黄面,是吧?

鱼饵好用与否,靠的不是成分,而是状态。现成的鲫鱼饵就是针对鲫鱼的特点来配制的,所以它的状态更合适。鲫鱼饵的状态有哪些特点?它的特点是既可搓又可拉,入水后以雾化状态为主。

小黄面则是另一种状态——松散、易脱落。如果饵团小的话,到达水底时已经所剩无几或完全消失了,饵团大的话又不适合钓鲫鱼,鲫鱼口小,吸食动作远比不上鲤鱼,所以中钩的概率会大打折扣。假如添加一些如拉丝粉之类的状态辅料,使小黄面满足钓鲫鱼所需的状态,那么小黄面也可以钓鲫鱼。不过,这么做毕竟麻烦,而且对新手来说,状态是不好把握的,所以用现成的鲫鱼饵来得更快,更容易上手。

提问:搓饵改拉饵还用重新调标吗?

回答:不一定,这要看鱼口的轻重、使用搓饵时的调钓,以及拉饵与搓饵的饵球重量差。

大多数的时候,搓饵改拉饵不用重新调标。但是,假设我们搓饵的时候调得极灵,拉饵的饵球重量小于搓饵,不重新调标就很可能导致饵料不到底。这时,我们就要上拉浮标(现今钓鲫鱼用的灵敏浮标),基本不用重新配铅。

如果拉饵的饵球过大,重量明显大于搓饵,而鱼口又很轻,则需要重新调标。浮标的浮力是固定的,饵料的重量出现明显变化,钓组会变得迟钝,轻微的鱼口难以表现,所以要重新调。

钓鱼没有固定的模式,从调钓的角度来说,调的就是浮标向上的浮力与钓组总重量的向下重力之间的一个平衡,得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因钓组重量的变化而变化,在需要的时候要及时调整过来。大鱼和小鱼都有一个共性,下风头是它们最喜欢聚集的地方之一,在能克服风力的情况下,钓位应该选在顶风处。还有,深浅交界的地方也是好的钓位,是大鱼休息觅食的必经之路。至于岸边向河中凸出的部位,无论钓大鱼还是钓小鱼都是好地方。

提问:下了几天小雨可以野钓吗?

回答:当然可以。不过,如果水质因降雨发生变化,或者所垂钓的水域因为降雨而放水,则要慎重考虑了。另外,深秋时节降雨会导致水温急剧下降,也不适合钓鱼。

提问:用甜蜜素钓鱼行吗?

回答:不行。单靠各种味道来诱鱼其实是一个误区。

味精能欺骗人的感官,让人产生食欲,但是对鱼却不能。想要被鱼喜欢,饵料就要有货真价实的养分。比如想要使饵料获得甜味,我们可以用白糖、红糖、葡萄糖,这些都是有营养的东西。甜蜜素却不行,它真的比各种糖都甜,但是鱼不买账,因为它没有营养。

提问:我刚学钓鱼,眼花看不清浮标,请问调几目钓几目好?

回答:看不清浮标确实是个大问题,既然视力不够敏锐,那就不要考虑调几钓几的问题了,调得再好,捕捉不到信号也枉然。我教你一招:有一种泡沫豆叫醒目豆,它就是给视力欠佳的钓友们准备的。在白天,这种醒目豆像小灯泡一样,特别亮,距离很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我们可在标尾上插上两粒醒目豆,间距大概是2~3目(见左下图),钓的时候水面在两粒醒目豆的中间,一粒豆豆露出水面,一粒在水下约1目多的位置。两粒豆豆都露出來了,肯定就是送标了,水面上的豆豆沉入水下了,那肯定是黑标了。

另外,能够起到醒目作用的类似配件还有很多,比如有蝴蝶状的小翅膀(见上图),它更夸张,最宽处达两三厘米,绝对能看清了。不过,这么宽的翅膀,风阻肯定会很大,我建议在能看清的前提下剪下去一部分。这种“小翅膀”还有很多形状,比如扇形的、水滴型的等。

使用醒目豆肯定会对浮标的灵敏度造成一点影响,不过这种影响远没有想象得大,你可以放心使用。

提问:我在一个野湖钓小鲫鱼,密度很大,用手竿怎么避开小马口鱼?

回答:夜钓就可以了,在白天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彻底解决小马口的问题。饵料用得素一些、软黏状态,然后用小比重的小颗粒物蘸麻团或许能减弱一下小马口闹钩的程度。

提问:西瓜虫能钓鱼吗?

回答:能,但是效果远没有蚯蚓好。

提问:钓鲫鱼用几号浮标好?

回答:钓鲫鱼用几号浮标不是固定的,这取决于用多长的竿子和钓多深的水。竿子长或者水深,浮标就大一些,反之就用小一些的浮标。另外,浮标的载铅量不是固定的,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有自己的号数,但浮力不是标准的,有的就比较吃铅,有的则不吃铅,比如大佛手和佛手都是化氏产品,都有1~6号,但载铅量不一样。

在有些情况下,钓大鲫鱼和钓小鲫鱼对浮标的要求也不一样,钓有风天和无风天也有区别,钓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总体来说,选择钓鲫鱼的浮标要保证两点,第一要保证钓组能顺利抛投出去,第二是能够让钓组尽快到达预定水层(钓鲫鱼通常钓底)。在保证这两点的前提下,浮标用得越小越好。

提问:野钓用传统钓好还是台钓好?

回答:两种钓法各有优势,也各有缺点,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哪种钓法更好,要看具体情况。比如在南方刚刚开始钓鲫鱼的季节,鲫鱼在远处,长竿短线的传统钓就比台钓有优势。但经过几天后,鲫鱼趋向岸边了,台钓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还有就是看使用者的水平,有的人即使到了夏天也用传统钓野钓大鱼,长竿子控鱼能力明显强于短竿。不过,现在毕竟玩台钓的人更多,我们可以看那些大师们的视频,他们即使玩台钓,也会在里面融合许多传统钓的元素。钓鱼本身就没有什么公式、定论可言,怎么合理就怎么玩,遇到什么情况就用什么钓法,比如在荷花塘的荷叶缝隙中钓鱼,台钓就明显不适用。

提问:请问主线颜色对钓鱼有哪些影响?如何正确选择主线颜色?

回答:理论上来说,主线的颜色对钓鱼的影响不大。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钓友,钓得多的那些人主线的颜色都会不一样。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有的时候主线颜色对钓鱼确实有影响,比如钓透明度极高的水域,用黑褐色的粗线就会有影响。所以,钓者在挑选主线的时候注意一些也有必要。在这里,我建议有这种顾虑的朋友最好使用斑点线,这种线的特点是在视觉上给人一种非实体的感觉,隐蔽性比较好;再就是根据所垂钓水域的水色来决定,肥水瘦水的颜色是不一样的,主线和水体颜色色差越小越好,目的就是增加隐蔽性。

提问:抛竿导环哪种好?

回答:陶瓷的。陶瓷导环耐磨而且摩擦小、阻力小,抛投的距离会有所增加,出线收线时也会更顺畅。

提问:钓黑坑时隔壁钓友爆连,我该怎么办?

回答:隔壁爆连说明鱼群和你的距离并不远,关键是如何诱来。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打窝子,对此我并不提倡,扑通扑通的水声很可能把隔壁的鱼群都惊走。我建议用声音诱鱼,用打窝勺三粒五粒地打。注意,这不是在喂鱼,而是诱鱼。黑坑里的鱼都是养殖鱼,它们习惯了投喂饲料时颗粒入水的轻微水花声,一刻不停地制造这种声音会造成颗粒机投喂饲料的假象,引起水下鱼群的条件反射。如果你手中没有颗粒饲料,投小沙粒也可以,只要把声音模仿出来,再坚持下去就会有效果。

提问:野钓鲫鱼捎带钓鲤鱼的饵料应该怎么开?是搓饵好还是拉饵好?

回答:因为鱼情不同,我没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我倒是建议这位钓友试探着钓,比如用拉饵钓一会儿,如果有鲫鱼上钩,期待的鲤鱼没出现,那就搓拉结合钓几竿试试,也可以拉饵、搓饵交替使用,甚至可以拉小饵和拉大饵交替使用来试探。

提问:如何减少子线缠绕打结的困扰?

回答:这是个不好解决的问题,子线首先要细软,而细软的子线又极容易出现上述问题。现在有一种防缠绕的豆豆,设计的想法和初衷不錯,但是效果却微乎其微。为了让子线不相互缠绕,唯一的办法就是缩短子线,可缩短子线上鱼率又会下降,这很矛盾。

我的解决办法是用单子线,因为我用玉米粒钓鲤鱼,钓饵就是单纯的钓饵,不涉及到诱钓结合的问题。有人对单子线心存顾虑,理论上说,两个钓饵被鱼发现的概率是单钩的两倍。但事实上,单钩的上鱼率一点不低。

下面的问题就是子线打结了,怎么能避免呢?我们要做到每次抛投都保证钓组在一条直线上,子线就没有打结的机会了。提竿刺鱼的时候也要注意,“空枪”后钓组不飞出水面,子线打结的概率也会降低。

提问:一般钓底层鱼钓离底好还是钩躺底或者触底好?

回答:这个问题难以做出回答,因为鱼情不同,调钓就会有所区别。我仅以活性比较高的生口鲤鱼为目标鱼进行回答,钓这种鲤鱼,子线躺底的效果更好,调得越灵,效果越糟糕,建议调低钓高。

提问:野钓中离底好还是躺底好?

回答:这要看水有多深,目标鱼是什么。比如钓点水深1.5米,钓草鱼可以试试钓离底,若是同样的水深钓鲤鱼则躺底好,若是钓鲫鱼则触底比较好。

提问:怎样判断小溪中有没有马口鱼?

回答:在不同的钓点试钓几次就可以了。

猜你喜欢
子线钓饵钓友
你的钓友靠谱吗
垂钓(2023年6期)2023-08-21 02:06:24
钓友众生相
垂钓(2023年2期)2023-03-14 07:07:50
鲫鱼上钩
星星钓饵
巧避鳌鲦打劫
垂钓(2020年10期)2020-11-16 02:09:06
提问:冬天用蚯蚓钓鲫鱼,应该用多长的子线比较合适?
垂钓(2019年2期)2019-09-10 07:22:44
巧防子线缠绕打结
垂钓(2019年5期)2019-09-10 07:22:44
什么样的子线才是好子线
垂钓(2019年6期)2019-09-10 07:22:44
钓友的表情包
垂钓(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
如何正确选择子线长短?
垂钓(2019年3期)2019-09-10 07:22:44